小门神有漏洞吗(让童年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1)

辛辛苦苦一整年,累得狗爬兔子喘。看了一场《小门神》,烦恼压力全消散。

年终岁尾之际,辛劳了一年的人们最渴望的莫过于给紧张的心情放个假,轻轻松松迎新年。放个假,看动画,绝对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小门神》选择在2015年圣诞期间大范围点映,2016年1月1日全国公映,的确给观众带来一种心有灵犀的欢喜。

《小门神》是一部国产3D动画电影,讲述了由于人间供奉的减少,导致神界发生经济萧条,郁垒、神荼两位门神面临下岗再就业的窘境,于是来到人间试图通过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证明其仍有存在价值的故事。超强的制作班底、人神两届的观念解读、唤起记忆的时代共鸣,以及惊艳绝美的3D特效,使《小门神》成为一部不可多得的既有看点、又有观点、更有情怀的良心之作。

先来说说该片的幕后制作团队。导演王微是前土豆网的创始人,在国内视频网站领域叱咤风云、声名赫赫。由他带领“追光动画”160名动画师奋战29个月精心打造的《小门神》,因先天的“互联网基因”使其在孕育之初就受到电影界和IT界的双重关注,点映后更被赞为“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最高制作标准”。在人物配音方面借鉴了好莱坞“先配音,后制作”的方法,加之高晓松、易小星、白客和季冠霖等一干“网红”大腕的倾力加盟,使得每个动画人物说起话来表情神态更加生动自然,声音更加富有质感。在细节的制作上,《小门神》也做到了精益求精。无论是额前飘动的刘海,还是随风飞舞的衣袂,抑或荷叶上滚动的水滴……都是那样真实而精致。难怪有的观众看过点映后惊呼:“我甚至闻到了银幕里飘来的馄饨香!”

再来说说剧中的两位“男神”。郁垒、神荼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善治恶鬼的两位小神,故被民间奉为门神。众神之中,门神虽小,却与百姓衣食住行的关联最为紧密,因此也最为人们所熟知。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每逢农历新年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张贴门神用以卫家宅、保平安。由于乡下偏僻,交通不便,去趟县城的供销社买东西都极为困难,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头脑机灵的“生意人”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送门神”。说是送,实际上不花钱人家肯定不撒手。还不能说买,得说“请”。咯咯~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趣。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门神已如昨夜星辰,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华彩。仔细想来,生活中曾有多少美好的传统民俗,都因没有传承而与现今社会“失联”。《小门神》的“横空出世”,无疑让我们逐渐模糊的童年记忆重新鲜活起来。它不仅让我们记忆中的神仙形象由平面变得立体,进而栩栩如生,还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出离了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重返过去圆满了童年。作为一种创意,《小门神》的“唤起记忆法”的确独具匠心,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情怀。

其实在我国民间传说中门神可不只有剧中的这两个,与钟馗、秦琼、尉迟恭等一线大腕级明星门神相比,郁垒、神荼只能算作三线级别的小人物。《小门神》为何不讲“大腕”的故事而偏偏将视角聚焦小人物?燎原认为这正是导演王微的精明独到之处。因为小人物的故事更接地气,小人物的命运更能打动人,也更易引起观者的共鸣。正如歌中所唱:“告诉自己啊,再渺小的我也能伟大。路在我脚下,望不到尽头才执着地闯天涯。不停下,哪怕是狂风呼啸大雨倾盆落下……”《小门神》将羽泉的这首《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作为电影宣传曲,足见主创们的良苦用心。

小门神有漏洞吗(让童年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2)

最后再啰嗦几句,关于影片的主旨表达。古往今来,“寓教于乐”一直被当做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小门神》则将这一标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些桥段看似搞笑逗比萌,实则暗含深刻的现实意义。比如,神仙也面临下岗再就业的窘境,神仙也要通过大干一番事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将现实社会中“有为才有位”的职场规则刻画得入木三分。片中类似桥段精彩连连,为避免剧透过多扰了众亲的观影兴致,此处不再赘述。

有人说,《小门神》是适合孩子们看的电影。燎原想说,适合孩子们看的电影,也正是适合我们所有人看的电影。因为,我们曾经都是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