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1)

赵子续 ,张宝龙1,白东清2,曲木1,王云祥1,翟胜利1

作者简介:赵子续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黄颡鱼功能性配合饲料的技术转化与应用”16YFNZNC00070资助;宝坻区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金鱼新型增色环保饲料的研发与应用”

摘 要:在黄颡鱼养殖业发展过程中,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黄颡鱼功能性饲料能够提高其生长性能,改善其健康状况,促进其免疫系统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改善体色,提升水产品品质,比传统的饲料带来更佳的生理效应。文章就国内外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综述,集中讨论了不同添加剂在常规饲料中的添加对黄颡鱼生长、体色、非特异性免疫等影响,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颡鱼;功能性饲料;应用现状;前景

黄颡鱼别称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黄股等,隶属于鲇形目,鮠科、黄颡鱼属。黄颡鱼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在自然环境下身体颜色特征为背部黑褐色,至腹部逐渐变为浅黄色,体侧有两纵及两横黄色细带纹,间隔成暗色纵斑块。黄颡鱼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黄河、黑龙江等流域,是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常见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深受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地区消费者青睐。因其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淡水渔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黄颡鱼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如今仅靠天然捕捞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必须进一步扩大黄颡鱼养殖规模,与此同时各地也开展黄颡鱼养殖技术研究。在健康水产养殖发展过程中,功能性饲料的研发与应用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功能性饲料是传统水产配合饲料的功能拓展,是一种在满足水产动物营养需求的同时具有其它多种功能的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水产配合饲料。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使用能够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改善其体色,促进其免疫系统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抗应激能力,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等,比传统的水产配合饲料更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就国内外有关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综述,集中讨论了不同添加剂在常规饲料中的添加对黄颡鱼生长、体色、非特异性免疫等影响,以期为业内人士研发科学、合理可行的黄颗鱼功能性饲料提供参考。

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2)

1 生长强化

1.1蛋白类添加剂

黄颡鱼饲料重要组成部分——鱼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以及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等,鱼粉应用于水产饲料中时适合鱼类消化吸收,是水产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1-3]。但近期鱼粉资源紧缺供不应求造成其价格上涨,因此不得不降低饲料中鱼粉添加量以减少生产成本,目前已有关于植物蛋白质替代黄颡鱼饲料中部分鱼粉的研究[4],通过功能性添加剂增强饲料适口性、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消化能力以及改善氨基酸平衡等来提高鱼类对植物蛋白质的利用。在黄颡鱼基础饲料(含26%鱼粉、32%豆粕、10%棉籽粕和10%双低菜籽粕)中分别添加400 mg·kg-1复合核苷酸、1000 U·kg-1植酸酶和20.4 g·kg-1包膜赖氨酸 2.2 g·kg-1包膜蛋氨酸均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5]。

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3)

1.2中草药添加剂

中草药有强健机体的功能,含有黄芪多糖、甘草多糖、茯苓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6],能促进动物机体代谢和蛋白质及酶的合成,在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利用中草药制剂也能起到加速生长、提高成活率等作用。基础饲料中添加混合药液(黄芩、茯苓、板蓝根、黄芪、大黄、甘草、金银花等)投喂黄颡鱼,黄颡鱼摄食含有1.0%中草药混合药液的饲料后,特定生长率显著上升[7];朱浩等使用金银花提取物为饲料添加剂饲喂黄颡鱼,饲养60d后,增重率和成活率显著高于基础饲料对照组[8];黄颡鱼基础饲料中添加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草药添加剂,也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特定生长率[9]。

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4)

1.3天然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不仅能改善养殖鱼类体色,而且会对鱼体生长、成活率及免疫力等指标产生影响,具有一般色素添加剂和营养添加剂的双重功效。基础饲料中天然着色剂金碧黄的添加对黄颡鱼的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随添加浓度的增加,成活率有升高趋势,添加浓度增为0.8%时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存活率,饵料系数随着色剂添加量的增加有所下降,添加量为0.8%时,可显著降低黄颡鱼饵料系数[10];丁小峰等在黄颡鱼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400 mg·kg-1加丽素红,100 mg·kg-1金黄素和金菊黄分别饲喂黄颡鱼,经过8周饲养,金黄素组和金菊黄组鱼种成活率达到90.2%,100 mg·kg-1金黄素和金菊黄可显著提升黄颡鱼成活率[11]。

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5)

1.4其他添加剂

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促进鱼类生长发育并维持其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当饲料中维生素A在3690~23720 U·kg-1时,黄颡鱼增重率随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增加显著性上升,饵料系数随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增加显著性降低,维生素A添加水平为40316 U·kg-1时达到最佳增重率[12]。

褐藻糖胶:褐藻糖胶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它主要是通过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促进内源性脂质代谢和增加胆汁酸排泄这三个方面来调节脂质代谢。杨晴等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有效浓度为0.1%的自提褐藻糖胶可显著促进黄颡鱼幼鱼的生长[13]。

壳聚糖:壳聚糖是至今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具有抑菌、抗病、增强免疫等功能,并且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25 mg·kg-1壳聚糖可促进黄颡鱼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并降低其饵料系数[14]。

芽孢杆菌:芽孢杆菌能够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多种代谢产物,提高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黄颡鱼基础饲料中添加3×109 CFU·kg-1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5]。

复合酶制剂:通过在水产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水产专用复合酶制剂,由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果胶酶复合而成的酶制剂),可以补充鱼类内源性消化酶,同时利用外源性消化酶帮助机体分解部分抗营养物质,提高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促进机体生长。徐黎明实验发现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400 mg·kg-1的复合酶制剂投喂黄颡鱼,增重率得到显著提高[15]。

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6)

2 体色改善

在天然水域中,野生黄颡鱼体色多呈金黄、土黄、褐黄色等不同程度黄色;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饲料养殖的黄颡鱼体色相对较深,呈现灰色、黑色,严重影响商品价值与消费市场认可。

2.1着色剂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水产养殖中鱼类体色变化,国内外这方面报道已有很多[16-17],水产饲料中的色素物质会对鱼类体色变化产生重要影响[18-19]。鱼类黑色体色的变化受到皮肤、鳞片和鳍条中黑色素细胞数量、分布、密度等方面的影响[17]。黄色、红色等体色的变化会受到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色素在皮肤、鳞片、鳍条中含量和分布的影响[19]。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一样,自身不能合成色素,必须依赖于从饲料、环境中吸收并沉积来获取色素[16-20]。玉米蛋白粉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天然色素-叶黄素,Morros等测得玉米蛋白粉中叶黄素含量是新鲜玉米的7倍[21]。玉米蛋白粉中色素总含量为200~400 μg·kg-1,是玉米籽粒(0.1~0.9 μg·kg-1)的200倍以上[22]。朱磊等以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为270 mg·kg-1)和4%叶黄素(提取自万寿菊)为饲料添加剂,经过58 d的养殖试验,发现黄颡鱼的黄色深度随着饲料中玉米蛋白粉水平提高而上升,说明黄颡鱼能够有效吸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叶黄素,当玉米蛋白粉色素量达到10%以上时可以满足黄颡鱼对饲料色素的需要量[23];丁小峰等在黄颡鱼饲料中分别添加0.4%的加丽素红、0.5%的金黄素、0.5%的金菊黄、6%的玉米蛋白粉作为色素源,也发现玉米蛋白粉等饲料原料中的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黄颡鱼腹部皮肤中有一定的沉积量,其中添加100 mg·kg-1色素的金黄素-Y和金菊黄使黄颡鱼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显著性增加[24];也有研究表明,饲料中的叶黄素在黄颡鱼皮肤中的沉积率明显高于角黄素,但饲料中添加100 mg·kg-1以上叶黄素时,黄颡鱼皮肤中沉积率明显下降,添加50 mg·kg-1叶黄素时,养殖的黄颡鱼皮肤中叶黄素含量能够达到野生黄颡鱼水平,体色也与野生黄颡鱼基本一致[25]。

黄颡鱼配合饲料哪家强(黄颡鱼功能性饲料的应用现状及前景)(7)

2.2维生素A

鱼类的体色变化与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密切相关,而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物质。陈学豪等实验表明,黄颡鱼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少于33705 U·kg-1时黄颡鱼体色出现异常,说明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水平会对黄颡鱼体色产生影响,黄颡鱼配合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3 705~40 316 U·kg-1 [12]。[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