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一栽制草莓园管理技术

对于草莓产区人多地少,每年轮作有困难,也可以采取二年一栽的方式,这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在第二年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充实,贮藏养分多,也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1)

1、疏苗:二年生草莓苗采果后,易抽生匍匐茎和发生新茎分枝,使株丛密度大,通风透光差,植株瘦弱,很容易造成减产。因此,在采收后,或7-8月份,及时摘除多余的匍匐茎和瘦弱的植株,保持苗距合理。疏苗时可以采用以下2种方法。

(1)匍匐茎苗更新法:在老株行间,按原来的密度留健壮的新生匍匐茎苗,用新苗代替老株,同时把二年生老株全部挖掉,同时摘除多余的瘦弱匍匐茎,使留下的植株密度适宜。

(2)新茎苗更新法:每穴留下1-2个健壮新茎分枝,把多余的新茎分枝和匍匐茎苗挖掉,使留下的苗株行距与定植时大体相同。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2)

2、摘除老叶:草莓园疏苗后,要及时摘除剩下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叶,每株留3-4片新叶。一般摘叶后20天左右,新叶陆续的长出,植株很快恢复。这一措施既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又可减少匍匐茎的形成,刺激侧芽多发新茎,增加每株的顶芽生长点,促进花芽分化。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3)

3、培土:由于草莓根系分布较浅,经过一年生长之后,根状茎上部的新茎部位上移,使须根外露,出现类似韭芽的“跳根”现象,新根外露时间太长,就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对养分的吸收,严重的导致植株干枯死亡。因此,对于二年生的草莓园特别是垄栽草莓,应在浆果采收后,初秋新根大量发生之前,结合中耕除草,及时进行培土,以促进新根发生。培土厚度以露出苗心为准。培土前也可结合撒施一些有机肥,再用土盖住,这对于新根的产生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来年的产量更为有利。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4)

4、摘除匍匐茎:由于二年草莓苗没有缓苗期,植株生长旺盛,匍匐茎大量抽生,7-9月份要随时摘除多余匍匐茎,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和植株充实,增加草莓越冬能力。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5)

5、肥水管理:由于草莓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草莓生长结果一年后,草莓园肥力有所下降,再加上二年生的草莓园新茎总数多,花多果也多,因此,为保证植株生长健壮,优质高产,应加强二年生草莓园的肥水管理,多施有机肥和速效肥,施肥后应立即浇水。在9月初时,再追一次复合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越冬防寒、春季防霜冻等到技术与一年一栽制介绍的相同,在此不现陈述。只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措施得当,二年一栽制的草莓可以增产20%-30%以上。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6)

(三) 多年一栽制

多年一栽制就是草莓栽植一次后,连续生产3年以上的栽培方式。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7)

1、主要特点:多年一栽制的草莓,在栽后2-3年植株生长健壮,分株多,花序多,产量高;连种几年后,待植株衰老,产量降低时,再另选地块,重新栽植新苗。这种制度,不必每年育苗移栽,适宜在生产面积较大,劳动力少或新发展地区,病虫害不严重的地方采用。这种栽培制度也适合寒地栽培,因为草莓在寒地生长季短,一年一栽生长差,秋季花芽分化不充分,多年一栽制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栽培方式:由于栽植株行距大小不同,栽后对匍匐茎的处理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栽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定株栽植:成行栽植:单行栽植时株距15-25厘米,行距50-120厘米;双行栽植时株距15-25厘米,小行距30-40厘米,大行距50-120厘米;三行栽植与双行相同,仅多增大一行。无论采用几行栽植,定株栽对植株发出的匍匐茎严格控制,一律摘除,防止株行间出现枯株。

(2)定向整枝:采用单双行栽植均可。单行栽植其株距100厘米,行距50-100厘米。双行栽植株行距与单行距栽植相同,小行距30厘米。栽植的当年或栽植后的第一年,保留部分匍匐茎,以便有计划地增加株数。即每一株上发出的匍匐茎先端进行摘心。发出的多余匍匐茎及时摘除。

(3)地毯式栽培法:地毯式栽植就是在定植时按较大株行距栽种,该植株上长出的匍匐茎在株行间扎根生长,直到均匀地分布满畦面形成地毯状。也可让匍匐茎在限定的范围内扎根,长到规定范围以外的一律摘除,可形成带状地毯,地毯宽度和作业道可以同宽,在果实采收之后,在作业道上培育匍匐茎苗,再把畦内老苗去除变为作业道,通过畦面和作业道的交替变更进行更新。

3、栽培技术特点:多年一栽制的草莓由于多年生长在同一园地,栽后改良土壤和深施有机肥困难,因此,栽植草莓前要选择肥力主的地块并施入大量有机肥,土壤条件不好时,可在种植草莓前种两茬绿肥翻入土中,以改良土壤,培育肥力。

(1)栽种无病毒壮苗:栽种无病毒的壮苗比一年一栽制更为重要,这是多年一栽制能否成功的关健。有病毒的苗长势弱,发出匍匐茎少,不利于迅速合理利用地面。带病毒的草莓苗产量低,个小,品质差,这种不利影响将连续多年。由于多年一栽的方式,一般栽植稀,只有壮苗才能有助于匍匐茎大量形成,使草莓苗尽快覆盖地面,为多年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病虫害的积累,多年一栽的病虫害比一年一栽严重,防治也较困难。为了减少土壤病虫害,除了要选择前茬作物外,最好进行土壤熏蒸消毒,在栽种前杀死一些病原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基数。

(3)割叶:多年生栽培草莓园割叶,应在浆果采收后进行,一般从二年生植株开始,用锐利的镰刀,将露出地面的茎叶全部割除,可保留2-3个新叶。割叶后有如下好处:能明显减少匍匐茎的发生,减少养分的消耗,为草莓苗的休养生息提供了条件,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因为浆果成熟期不宜喷药,蚜虫、螨类和其他病害都有增加,割叶后能使虫口密度和病原菌明显下降。因为许多病毒病都是由蚜虫传播的,所以,在及时防治截止虫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病毒病的危害。

在割叶后可进行中耕,并及时施肥灌水,保持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为重新萌发生长创造条件。

多年一栽制,有栽后一年不产果和产果两种形式。欧美许多国家定植前繁育壮苗,春天定植,以后发生的匍匐茎和花序全摘除,栽后一年以培养健壮的苗木为重点,为来年高产优质提供条件。在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在秋天栽植,第二年春天就可获得产量。

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大棚(草莓园种植管理技术)(8)

二、草莓的生长过程及阶段

1、萌芽期:

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根系生长主要是去年秋季生长的根继续延伸,并随地温升高发出新根。

2、现蕾期:

地上部生长大约一个月左右出现花蕾。当新茎长出3片叶,而第四片叶未长出时,花序就在第四片叶的托叶鞘内显露,之后花序梗伸长,露出整个花序。

3、结果期:

从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可能需15天左右。由开花到果实成熟又需30天左右。花期长短,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持续的时间都会在20天左右。

4、旺盛生长期:

浆果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先是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发生,会形成新的幼株。

5、花芽分化期:

草莓经过旺盛生长期之后,在外界低温(日平均低温15—20℃)和短日照(10—12小时)的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开始,标志着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6、进入休眠期:

花芽形成后,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日照缩短,草莓进入休眠期,表现为叶柄短、叶片少,叶面积小,叶片发生的角度由原来的直立、斜生,发展到与地面平行,呈匍匐生长,全株矮化呈莲座状,生长极其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