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炳刚 上海市崇明人,微信昵称“饼干”,出生于老浜镇以西石角施宅,曾就读于马桥小学、浜镇小学、大同中学。现在市区工作。©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公交 51 路

说起公交51路,相信许多曾经在崇明插队落户的知青朋友以及生活在岛上而又有机会经常外出的居民,一定记忆犹新并不陌生吧!在交通尚欠发达的80年代前,它是一条进出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由吴淞开往市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繁忙的公交线路之一。

我第一次乘坐公交51路车是在70年代中期,在上小学的暑假放学期间。那次,我大哥作为毛脚女婿,头一次上门去他住在市区的丈人家省亲,我跟随他一同前往而途经的。

记得那天从早晨乡下出发,经过脚踏车、汽车、轮船,再几次汽车换乘,一路颠簸折腾,我被弄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总算到达了目的地。

出一次崇明不容易。对一个尚未成年的我来说,虽是新奇兴奋,但由于平日几乎没机会外出,晕车晕船厉害。尤其是挤进了双节头车厢的51路公交后,别说找座位了,过道里站满了人,摩肩接踵犹如插蜡烛一般,根本转不开身。

马庄桥20路公交车经过路线 施炳刚公交(1)

我被挤压在大人中间,闷热的天气伴着浑浊的空气,顿感嘴唇、背脊和屁股丝丝发凉,额头上冒着冷汗,严重的晕车症状。好不容易熬到了终点站,跌跌撞撞地下到地面,蹲在路边缓了好久,才勉强跟着大哥又去换乘其他车辆。

当时的公交51路终点站还不是在码头,而是设在吴淞镇上(市区的终点站好像在老北站附近)。崇明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进出只有靠轮渡。每天上下午各设一个航班,且航行时间又特别地长,正常情况下需要两小时三刻钟。

轮渡虽为双体客轮,上下又有两层船舱,但由于航班相对较少,船务公司为了满足出行旅客的需求,只能加卖了许多散席票(即没有座位的)以致过道里甲板上,到处都是人。尤其是船舱出入口,更是挤满了乘客。

马庄桥20路公交车经过路线 施炳刚公交(2)

不知道是技术原因还是其他,反正那时轮船靠码头似乎全无现在的精准。眼看着快靠岸了,大家都自发地挤在船舱出口处。结果莫名其妙地又掉了个头,害得大家推推搡搡一窝蜂地又拥到船体的另一侧出口处。

大家的目的无非都是为了在听到放客下船的铃声拉响后,最好能第一个冲上码头,能快速地奔到公交站,挤上公交51路。若错过了一趟班次,不知道要等多久,望眼欲穿难见下一班的踪影。

此刻,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还好,老弱病残的就惨了。你看,有多少拎着大包小包或携家带口的乘客,如过江之鲫挤出船舱拥向码头奔去车站。这样的场景,似乎延续了很多年。

马庄桥20路公交车经过路线 施炳刚公交(3)

八十年代末,由于工作关系,时常要去市区办事。无论是出码头还是回来时赶往老北站附近,乘坐公交51路几乎成了我出行中最为担心的线路之一。好在随着石洞口码头的建成,后来宝杨路码头相继开通,再到上海长江隧桥通车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岛上居民的出行。尤其是当汽车成了出行代步的主要工具后,挤51路公交车早已成了历史。

前一阵子,有一批昔日农场广播站的通讯员,成立的一个“东风广播”群,在商议准备摆在市区某处聚会时。有位住在吴淞附近的朋友,说起要乘51路公交前往,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当年自己曾乘坐该车的一些过往,所以我就特意在网上查阅了一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公交51路的“前世今生”吧!

公交51路的“前世今生”

1949年7月1日

通车

鸿兴路←→吴淞镇

1982年

配合淞滨路通车

延伸至吴淞码头

1982年

终点站迁移至宝昌路

1986年

线路改走中山北一路、西宝兴路、宝山路

1987年

恢复原线路走向中山北一路、东江湾路、宝山路

2002年

延伸至宝杨码头

原51路公交宝昌路←→吴淞码头的线路,更名为51路区间车

2004年

配合吴淞客运中心启动

线路上行改走

牡丹江路➝淞宝路➝永清路

线路下行改走

永清路➝淞宝路➝化成路➝泰和路➝牡丹江路、淞滨路➝同济路

2006年

恢复同泰路、泰和路、同济路的走向

2007年

终点站迁回鸿兴路永兴路车站

2010年3月

51路合并101路

并调整线路走向

51路公交改走同济路、水产路、永清路。并在51路全程车运营开始前和结束后,开行51路区间车鸿兴路永兴路←→水产路同济路。

2018年

鸿兴路永兴路←→水产路同济路的51路区间撤销

2020年

8月29日起

配合上海市逸仙路一路一骨干

2020年

10月1日起

一站连接上海轨道交通换乘上海公共汽车

逸仙路场中路车站向南方向移至轨交3号线江湾镇站的公交车站旁

2021年

人民广场·武胜路←→宝杨码头

马庄桥20路公交车经过路线 施炳刚公交(4)

回望公交51路的历史,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吴淞地区以及沿线居民进出市区,尤其是崇明三代人走出海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进世界,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条从解放初期就建立起的公交线路,像一位见证上海交通变迁的历史老人。虽因隧桥的开通与岛内大部分民众脱离了渊源,但对家住崇明西部地区和宝山区范围内的人员往返市区与崇明之间,还是轮渡更为便捷。因此与公交51路的情缘未尽,将继续履行着它的神圣职责。

马庄桥20路公交车经过路线 施炳刚公交(5)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投稿请加anxinlu

编辑 | 沈雯逸

审稿 | 陆安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欢迎关注陆安心的私媒体“心语”。(anxin20141124)也可扫描上面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马庄桥20路公交车经过路线 施炳刚公交(6)

Copyright © 2014-2021 心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