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1)

1851年,在地处岭南地带的桂平金田,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并一路北上,最后,定都天京,开展了属于他的辉煌。

在此之后,清廷一度重新控制岭南大多数地方,但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之下,两广地界就没有平静过,各种反清武装四处起兵,其中最为轰烈的就有一个民间势力——天地会。关于天地会这个组织的历史,要讲起来,那就是“一匹布”那么长了,也很复杂,相信很多人多少有了解,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2)

因为历史社会形态,环境的变化,全国各地天地会众纷纷与当地官府作对,抗争,如福建,广西,广东,湖南等地都有天地会起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由佛山起事的陈开,李文茂的队伍。

陈,李天地会军在1854年6月起兵后,一度攻打广州城,最后攻不下来,在清军势力打击之下,转而西进,溯江而上,攻下浔州府桂平城,并于1855年4月,在桂平城宣布建立大成国,改浔州为秀京,年号洪德,并布告安民,改革赋税,设宫铸钱,开始进行政权建设。

大成国立,自然论功行赏,陈开称平浔王(镇南王,洪德王),封李文茂为平靖王,梁培友为平东王,区润为平西王,梁大昌为定北王。桂平改为永秀县,秀京所在。

关于这一段,都是网络上比较通用的介绍,但清同治年《浔州府志》却有不同的说法:~~~易浔为秀州,秀京,建伪国号大成,易桂平为秀水县,立伪五王陈开,李文茂,梁培友,区阿润,梁大口昌~~~~~~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3)

政权已定,大成国即以各种基础建设,以原浔州府衙为大成国王府,府城修筑加固,在黔、郁两江岸边修筑炮台,安置数门大型铁炮,江上停泊数百艘战船。为彰显大成国志,把城内的城隍庙石柱对联改了,改立为:

都因有庙司阴阳之变理赫濯声灵,

城复于隍鉴善恶以分明昭彰报应。

因为时代关系,风雨变幻中,那段历史已经模糊,有关的一些记录也已不清,史书中,对大成国都城的建设也只是寥寥几语,一切都随着这个显赫一时的王权渐渐没入历史尘埃之中。

那么大成国秀京王府是怎么建设的呢?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4)

关于大成国王府,现在资料只有几十个字:改原浔州府府衙为王府,原有正殿,正面向东有长100米、宽2米的通道,通道上分级设文武百官朝拜台,并有石级云梯和府门左右安放两大石狮等

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西山镇中心校的位置,因为百余年间的变幻,加上后来的各期反复建设,那些痕迹也难寻了,只留下一些残缺建筑构件,无声的讲述那段历史。

其实早三十年,那个大成国王府建筑地基遗址的基本轮廓还是可以看到的。只是后来学校重新建设,推楼改建球场,地面平整,于是天井被平,楼基被埋,一切基本就全在地下了。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5)

总的来说,整个王府是在一个高台之上,与街道地面有个一两米的落差,分两级平台,两平台之间,是十几米宽的护坡,这两级平台以及护坡其中很长一段,在八十年代末还清晰可辨,没有变化,就在现在校门左侧逸夫楼和砺志楼之间,从校门往左几十米,也就是原来王府最西南角的那段,当然,现在已经平整了,看不到了。现在中心小学进门的这个坡道,就是开了当时的围墙,填平了二级平台形成的。

当时府衙大门,王府大门可不是现在校门所在,是向东开的(如图)。门前有广场,这也是历经变迁的。最初一堵围墙把门前广场归为校园的范围,后来作为一个小操场使用,到了今天,已成为学校的农业教育基地,此情此景,谁能想到在当年,这里就是浔州府衙,大成国王府的门前广场呢?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6)

上了云梯就到现在足球场处,这也是学校早期的主教学楼所在,教学楼为U型格局,中间通道,左右对称,直到云梯上来,过了二三十米,就穿楼而过,通道与两边主楼间隔着下沉式的天井,相信这些场景,中心校的八O后,九O后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印象。

最早的天井是空的,两边廊道开有几处台阶下去,就像两个大的长方形的大坑一样,后来,搬来众多的石柱基,并摆上了各种盘载,成为了一个小花园,课间十分钟的时候,就是学生乐园,这些相信那个时代的在此读书的学生都有印象。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7)

实际上中心小学最初的建设,因为当时的经济环境,与时代环境影响,还是保留了当年的一些原貌,起码布局是不变的。

所以,可以想像,大成国时期的王府,也基本是这样建设的,云梯上来是府门房殿廊道,过了一个小天井,就到前殿,两边为回廊式侧殿。中间就是整个王府的中轴线通道,直对着主殿,比较来说,这只是两个时期的建筑样子不一样而已了。

下图看到的,是中心校早期教学楼苏式的建筑样式,而大成国王府只是传统的宫殿式中国古风建筑样式罢了。

史料中对大成国王府只有主殿的记载,其他各殿没有记述。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8)

现在足球场原来的样子

到拍摄相片这一块,就是当时的主殿位置了,也就是现在校门上来主路正中,主殿这里的建筑遗迹,很早就不存在了,在八十年代,也只依稀可见一些地基遗迹,残留在地表。

主殿后面就是王府后院了,相当是王府生活区。后院面积相对还是挺大的,在这一片区域,原来有数棵大榕树,树冠都很大,基本覆盖大半个后院,在这一区域的地面原来是也是不平的,曾经改造为一个活动场地,有很多的体育器材,榕树下有单,双杠,沙池,这周边地表依然可见众多的建筑遗址,走向,规模大小还可以看到,不过,现在都被水泥代替了。

现在进中心校转了一圈,一切都已发生了变化,也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时候改建的,地面是什么时候铺平的,那些大树又是几时砍完的。要知道,有两棵挨得很近的大榕树,几米高的地方有几个树洞,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小时候爬上爬下也有着很多的回忆。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9)

王府后院

在后院区域,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就是下图这个地方,以前是个几米高的土台,长度,宽度和现在差不多,在这里散落的残砖碎瓦最多,图标所在位置(下图)原来有一棵大榕树(记忆中好像是一左一右各一棵),图标之外,是一个角落,是后来学校公厕所在。

在大成国时代,这里就是王府最末端的围墙,如果当年王府有后门,那就在位置左右,围墙外就是下北门大道,也就是到了北江渡了。

对这里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有一个很深刻的记忆,小时候到这学校玩,父亲曾讲过,土台这个地方不允许随便来玩,当时小,只当作是一种安全提示。但回想当年,父亲言语间很是有点特别,和一般的安全提示不同,有点忌讳的意思。

那时调皮,来这玩的时候,忍不住还是爬上这土台玩,除了一地的残砖碎瓦,石碑,石块,就是大榕树了,不过大榕树下有个树洞,但不知是受父亲言语的威吓,还是什么原因,看到这个树洞心中莫名就害怕,一害怕就跳下平台了,从此也就没再上去过了。

为了写这篇文章,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也上去转了几圈,平台变矮了,大榕树没了,建成一个休闲之处了,除了宣传知识,也感觉不到有什么不一样了。这个王府末端的土台埋藏着什么样历史秘密呢?或只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理解错误呢?已经没人讲得清楚了。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10)

其实,在整个学校区域,是有着很多的历史信息的,但,都是重叠的,毕竟在这里,作为浔州府府衙,这里经历了明,清五百多年,而大成国在此地的历史,不过几年,说这里是大成国遗址,不如说是是明清浔州府府衙遗址更为准确。

毕竟大成国十年间,都是非常的动荡,王府从起建到抛弃甚至也就五,六年时间,仅几年的建设之中又能掩去多少明清的记忆,又能留下多少大成国的记忆呢?何况在大成国覆灭以后,浔州府府衙依然回到这里办公,必定清算大成国的一切,那大成国的东西更留不下什么了?

在校园内见到的各种古旧建筑石构件,必定重复利用过,曾经作为府衙基石,也必定作为大成国王府的基石,只是归属不一样而已了。在后来百十来年中,此地更是反复建设,拆了建,建了拆,大成国的痕迹也就更加模糊了。

于是,历代本地古籍中,对此地记载更多的,是清代府衙的记忆,而不是大成国王府的记忆。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11)

现在学校各处,有好几方形石板,被当作方台之用,材质有所不同,或是大青石,或红砂石,细看之下,石面平整,如同以前的石碑一样,只可惜,在岁月流逝中,石面早已磨平,不努力辨认,都会忽略掉依稀残留几笔字划。显然,曾经,上面满满都是字,但它曾经又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呢?后人已经无法知晓,曾经它所记载的故事,更无法分清,它的归属了。

近二百年后的今天,关于大成国在桂平的记忆,除了史籍,也没有多少实物见证了,曾在王府范围内挖出一些大成国铸造的铁炮,但没有逃过那个“大炼钢铁”时代,早已不知融于何处,融成何物了。

而作为堂堂大成国王府所在,政权中心的王府遗址,对外宣传来宣传去,这除了这几步石级云梯,一方水井旧址,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严格来说,这甚至都不能确定只属于是大成国时期的东西,只能说是大成国的见证罢了。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12)

见证过这段历史的草木,也已砍得七七八八了,不说远,就说现在学校现在的布局都已经和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小时候看到的,完全不同了,更不用说一百多年前的布局了。

那么,桂平还有什么见过陈开,李文茂雄心辉煌的文物吗?答案也还是肯定的。那就是很多资料中提到的王府门前的那对大石狮。

这对石狮现在被放置于桂平中山公园孙中山雕像前面的道路台阶入口两侧,当年,它们以相同的姿势,立在大成国王府门前云梯两旁,看着大成国将士的进出,见证着大成国的兴衰。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13)

不过这对石狮似乎也并不是大成国时期才出现,应该就是浔州府衙原来的那一对,平浔王陈开攻下桂平城,建设王府时,门口这对石狮并没有被更换,而是被保留了下来。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桂平的史籍曾提过到:清乾隆十九年~~~~知府胡南藩头门外置白狮二~~~~

这白狮和现在看到的这一对正好完全比对得上,这也是桂平唯一一对有史籍记载的石狮。这胡南藩是谁,前面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曾专门介绍过,(可以点击阅读:《桂平西山:人文遗迹之——乳泉,你知道谁起的名?谁砌的井?》),他是清代时期桂平城,桂平西山建设的重要主导者,奠基者。

如果真是那对白狮,那也有200多年历史了,雕成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并立在当时浔州府衙门外两侧,在它们刚过百年的时候,遇上了陈开,李文茂,并迎送了几年;又过百年余,才被移到中山公园门外两侧作为迎客狮,成为公园一景,

广西桂平市清代古城(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14)

历史悠悠,风雨之间,看尽王朝兴衰;

名利处处,刀枪之间,历经英雄气短;

尘世漫漫,沉浮之间,看透人间悲欢;

两座石狮,虽然无言,但都见证到了桂平二百六十余年历史,无比精彩,而如今,它们看到的是桂平新时代的发展,不知它们是否还会想起那些所经历过那些事情呢?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桂平历史:大成国记忆一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故事(一)——西山水利工程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二)——桂平清代古城之一,城墙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三)——桂平清代古城之二,城门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四)——桂平清代古城之三,衙门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五)——桂平清代古城之四,四穿楼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六)——桂平清代古城之五,清风楼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桂平清代古城之六,南城角的锐变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八)——桂平清代古城之七,旧街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九)——北江古渡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九)——西山石狮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千年浔州府

桂平:历史遗迹之官桥与秋柳亭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二)——城门楼

桂平:中山公园之天下为公

桂平人文之寻访清代义渡文化历史:一方义渡碑,一段仁义事

桂平:城南故事(三)——人头桥

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十六)——乾隆御赏过的百岁寿星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一——桂平城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二——永和里(西山镇不含城区)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三——军陵里(寻旺乡)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四——上秀里(下湾乡)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五——中秀里(社步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