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郭医生

分享丁香医生

长辈们总是将「看不清」统称为「老花」,好像「老花」是伴随人类年龄增长,势必会发生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当心!父母所说的「老花」,可能是潜藏着致盲风险的「假·老花」——眼底病变。

眼底病变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所有发生在眼底的病变总称。

最直接的危害是影响视力。视野缺失、看不清、看不见……生活处处暗藏风险:

还可能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出现严重情绪问题。老人会嫌麻烦而少出门、少社交,甚至觉得自己一点小事都干不好,陷入自我闭塞状态。

更可怕的是,我们的父母可能正处在眼底病变的重重风险中,却没有人注意。

风险一

眼底病变,常被误认为是老花眼

父母说的「看不清」,可能是假老花,真病变。

有些「假·老花」,刚开始视野中心模糊,慢慢的,模糊范围越来越大,直至遮挡住整个视野。

其实,这可能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1)

有些「假·老花」,所有东西都歪歪扭扭,手机报纸上的文字仿佛变成乱码。

其实,这可能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2)

有些「假·老花」,起先觉得看东西总有颗黑黑的东西遮挡,慢慢的,黑色遮挡物越来越多,直至失明。

其实,这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3)

有些「假·老花」,逐渐失去色彩,直至世界变成灰白色。其实,这可能是「视网膜静脉阻塞」。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4)

有些「假·老花」,常常在瞬间或几小时内突然发生,视力迅速变差,视野变暗,甚至完全变黑。

其实,这可能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5)

这些问题刚出现时,很可能被老人统统被形容为「看不清」,直到最后看不见才被重视。

风险二

各种慢性疾病,加速眼底病恶化

老人,是各种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

眼底有视网膜、静脉血管、动脉血管,这些组织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而引发眼底病变,加速恶化。

比如,糖尿病容易诱发视网膜病变。

这是 50 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诱因是糖尿病造成的长期高糖环境,伤害视网膜。[7]

糖尿病病程越长,糖尿病相关的眼底患病率就越高。

更可怕的是,一部分患者,在早期病变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症状。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6)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再比如,高血压容易诱发视网膜血管阻塞。

高血压诱发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成人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还会加速黄斑老化,出现看不清、看不见、失去色彩,通常在静脉堵塞后数小时到数周内发生。[4]

还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它没有痛感,没有预兆,大多在瞬间或几分钟内,视力完全丧失。

眼底血管阻塞的患者,发生脑卒中、脑梗死的风险也更高。

一项报告显示,7 例同时患有重度颈动脉疾病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有 3 例在 4.5 年的随访中出现了脑卒中。[3]

更可怕的是,多种多样的病变,可以同时在小小的眼底叠加发生。

假设一位 65 岁的长辈,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那在他的眼底,可能同时存在 3 种,甚至更多的病变。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7)

通过眼底检查,早期发现病变

好在,上面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眼底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避免严重的视力损失。

遗传性眼底病变症状(小心爸妈看不清)(8)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没有基础疾病:父母如果出现看东西模糊、看不清,就需要去医院眼科检查。

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检查眼底一次。

糖尿病人群:许多糖尿病导致的眼底病,早期没有症状,要格外重视。

面对可怕的眼底病,真诚地建议大家:请务必尽早,带爸妈做一次眼底检查。

希望没有人听到那句:如果来早一点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