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谈结构性货币(易纲博鳌问答实录)(1)

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亮相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4月11日上午,新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亮相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在主题为“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的分论坛上,易纲不仅一口气宣布了总计11项将在今年落地的金融开放措施 ,还回答了分论坛主持人和现场听众总计十余个问题,涉及中美贸易摩擦、中国金融监管框架,具体的虚拟货币监管、利率和汇率、资本项目可兑换等。

以下是澎湃新闻梳理的要点:

1.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和是否加息

易纲: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关于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问题,我们在很早前就已经预期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已经完全准备好了。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7%,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8%,中美利差处于比较舒服的区间。包括货币市场的隔夜利率和七天利率,中美利差也在舒适的范围内。简短地说,面对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中国仍存在一些利率“双轨制”,一是在存贷款方面仍有基准利率,二是货币市场利率是完全由市场决定的。目前我们已放开了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可根据基准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情况来决定真正的存贷款利率。其实我们的最佳策略是让这两个轨道的利率逐渐统一,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市场改革。

借贷储蓄我们还是有基准利率,我们对基准利率放松了一些空间,基准利率作为一个参照,但是贷款利率,或者存款利率可以就基准利率而言稍微有所上浮或者下降,这个是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状况来决定的,他们决定实际的存款和借款的利率。虽然我们有基准利率作为一个指导,但是在未来,借款和存款利率也将会主要由市场来决定。

我要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了逐渐使这两条利率轨道逐渐融合,更向市场利率统一,这是我们的改革方向,所以我们要考虑什么是最好的策略,最好的策略在未来就是要让这两条轨道更加审慎,然后更加遵从一个市场利率的这种方向。

2.关于金融对外开放举措细节

易纲:昨天,宣布,中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部门正抓紧落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大幅度放开金融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遵循以下三条原则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根据所说的落实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以下金融领域的开放措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落实:

1.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

2.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3.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一家是证券公司;

4.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5.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业务。

6.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

在今年年底以前,我们还将推出以下措施:

1.鼓励在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

2.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3.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

4.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内外资一致。

5.全面取消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前需开设2年代表处要求。

此外,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将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此前宣布的各项开放措施均在顺利推进,我们已经放开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对外商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

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修改法律法规相关程序,将在上述时间节点前落地实施。为促进金融业开放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我们还将做好配套措施,在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在放宽外资准入和业务范围的时候,依然要按照相关法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进行一视同仁的审慎监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我们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3.关于中美贸易摩擦

易纲: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我有以下几个观察。首先,这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中国处于亚洲产业链的末端,会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进口部件,加工完成后对美出口成品。中国对美的顺差其实反映的是整个东亚产业链对美的顺差,所以还是应从多边视角来看待贸易平衡问题。其次,这是一个宏观问题。如果看国民账户恒等式,等式的左边是经常账户,等式右边是政府赤字、投资和私人储蓄,现在美国财政赤字在扩大,财政赤字越大,经常账户逆差也会越大。美国的投资在增加、储蓄率在下降,经常账户逆差也都会扩大。根据这个恒等式,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是比较难解决的。第三,如果我们看贸易,不能只看货物贸易,还得看服务贸易。美国在服务贸易有比较优势,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增长很快,过去十几年年均增速接近20%,去年这个逆差超过380亿美元。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之后,美国还可以更好地利用比较优势,所以商品和服务贸易加在一起,两国的贸易关系是更平衡的。最后一点我想说,我们需要看一下美国的跨国公司。他们在中国卖了很多产品,利润也很高,但都是通过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存在进行的。当我们看中美贸易失衡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些包含进去。如果我们把这个考虑进去,可能能看得更全面。总结一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认识到这是个结构性问题,并且是个长期的问题,所以要更理性的解决。

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我们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市场现在运行的很好。目前外汇市场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银行在过去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过外汇干预。并且目前的外汇市场可以很好地服务个人和企业,也可以让中国及外国公司方便地进行贸易和投资。我认为未来外汇市场也会运行的更好。

4.金融开放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易纲:货币政策的变化开放对实体经济肯定是有好处的,我们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为了金融业怎么样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来设计的。这些政策也有利于中国银行在国内的竞争,并且有利于中国的银行业走出去,在全世界的竞争。

5.中国央行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

易纲: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比较少,并且其中有一些投机行为,甚至还有一些洗钱行为,所以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一直比较谨慎。

但实际上,在目前全球对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研究中,中国是走在前列的。中国正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以及金融科技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并且要安全发展这些技术,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整体来说,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其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6.流动性陷阱

易纲:过去在日本曾出现,中国目前离流动性陷阱比较远,但流动性陷阱这个极端情形,对中国制定货币政策一直是一个有益的极端情形考虑。

7.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

易纲:关于开放措施、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我认为我们一直在稳步推进。大家想想,现在和多少年以前比,我们资本项目可兑换不管是在FDI(外商直接投资),还是ODI(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在金融市场方面,比如说中国股市、债市,外资怎么进入,中国的股市债市怎么样纳入全世界主要的指数,这些工作都在做。包括刚刚宣布的提高沪港通深港通每日额度,实际上都是在有序的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使大家更方便。

同时,我们的改革措施是稳妥的,稳妥的意思就是要控制住风险,使整个过程比较平稳。

人民币国际化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是市场驱动的过程,如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需要,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节约货币错配的成本、降低货币错配的风险,我们也乐见其成。但主要是要市场推动,使人民币与欧元、日元等的竞争是平等的,让企业自由选择用哪种货币。

8.关于金融监管

易纲: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要加强,但总体是分业监管的框架,在分业监管框架下监管职责是清晰的,但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我们要特别关注跨市场、跨产品、跨机构的风险传染,比如我们将要出台的资管新规,我们要确保资产管理业务不管是银行、保险还是资管做的,是公平竞争,都要尽量减少监管套利。

9.网联平台和“断直连”的目的

易纲:这是是出于支付系统的公平竞争和安全考虑的,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手机支付和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面,全世界都在说中国的手机支付和移动支付有多方便,中国的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风险,我们就需要在鼓励竞争中防范风险。这是一道挺难解的题,我们的整个政策思路都是朝这方面努力的。

10.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房贷利率

易纲:其实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很稳健的。大家看我们的隔夜利率、七天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很多发达国家实行零利率时,我们这几个利率依然很稳健。

既然我们有稳健的基础,当其他国家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时,我们依然会保持稳健。比如美国目前已加息了6次,但人民币的收益率曲线还是一直比美元收益率曲线高80-100个基点,保持了稳定的利差。我们认为,目前货币政策格局和利差格局总体上都是稳定的,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观察政策是否稳定,是否是好政策,一是看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看我们的融资情况怎么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怎么样。二是看预期,就是大家怎么看待未来的事。就这两个方面考虑分析,我们都处于比较适度的区间。

11.关于跨境资本流动

易纲:目前跨境资本流动平稳。当我们进一步金融开放的时候,我们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中国的货币市场,中国的债券市场和中国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同时,中国的老百姓也好,机构也好,将来在更大的程度上在全球配置他们的资源,这样使得我们的金融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过程当中,它是需要有资本流入、流出的。所以我们希望流入流出是平稳、平衡的,这样资本流入流出是有利于我们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比如说中国一些主要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纳入MSCI指数,从外国的投资者来讲,他们是机构投资者,就要相应的配置这部分资产,他们要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

从中国投资者来说,我们的理财,我们的老百姓也想在全世界范围内来配置他的资产,中国的老百姓、企业和机构,在全世界配置资产的比例还是偏低的。随着开放,两个方向的需求都有,所以既然是两个方向的需求都有,我觉得跨境资本流动是可以平稳和高效的。

12.关于中国REITs的发展

易纲: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资产的问题。国外资产证券化后这部分基础资产是要卖给市场的,使得银行的贷款在下降,而中国REITs中的基础资产一般是最好的资产,不舍得卖断,我们也在政策上考虑如何更有效的将REITs市场发展起来。

13.中国金融开放是否是中国的“大爆炸(big bang)改革”

易纲:中国的哲学讲究“逐步”和“渐进”。我们在推动各项政策时都是非常谨慎的。我刚才说,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要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三是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因此,这些措施是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后,在评估各项条件已经成熟、监管已到位、数据已到位后,才往前推进的,不能把它形容为大爆炸式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