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福建客商戴先生通过朋友了解到,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的柳河县营商环境特别好,便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前去考察在近一周的实地考察中,这个有着“千年古城百年县、一城柳绿半城河”美誉的秀美山区县,不仅在区位和资源优势上吸引住了他的眼球,更是在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方面深深打动了他的心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投资1.2亿元的鸭肥肝产业化项目落户柳河在全国各地有多个投资项目的戴先生感慨地说:“谁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柳河的营商环境不比沿海地区差,某些方面还要优于沿海地区”近年来,吉林省柳河县全力推行行政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目前,柳河县正在成为开放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吉林省柳河县优化营商环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吉林省柳河县优化营商环境(吉林省柳河县优化营商环境)

吉林省柳河县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夏天,福建客商戴先生通过朋友了解到,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半山区的柳河县营商环境特别好,便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前去考察。在近一周的实地考察中,这个有着“千年古城百年县、一城柳绿半城河”美誉的秀美山区县,不仅在区位和资源优势上吸引住了他的眼球,更是在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方面深深打动了他的心。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投资1.2亿元的鸭肥肝产业化项目落户柳河。在全国各地有多个投资项目的戴先生感慨地说:“谁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柳河的营商环境不比沿海地区差,某些方面还要优于沿海地区。”近年来,吉林省柳河县全力推行行政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目前,柳河县正在成为开放高地、投资洼地、创业福地。

不断发展壮大地方民营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补齐营商环境这个短板是关键。柳河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立足政务、政策、创业、投资、诚信、金融六个方面的软环境进行自我剖析,查找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打破阻碍经济发展、制约营商环境的条条框框,创新政务服务新模式,全力构建亲商清商的新型政商关系。全县上下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理念,推行“妈妈式”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严格按照“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的标准,打造“一次办、网上办、马上办”政务服务体系。重点把不动产登记、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范和办事指南,细化每一项具体执行方式,明确“跑”几次、怎么“跑”,取消不必要的“空头跑”。构建以政府少投入撬动企业大投入、以政府收入“减法”撬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法”的政策支持体系。福建客商戴先生投资的鸭肥肝产业化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时间三年。工程一期建设冷库、产品深加工、科技研发中心等,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因为投资额较大,涉及到用地、环保、建设等重大问题,该县便采取了“提前介入、上门服务、超前辅导、预审预核”的工作方式进行审核审批,仅用7个工作日办完了前期手续。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4.6亿元,上缴税金1200万元,直接解决劳动力就业600多人,带动农(场)户1000家,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计划三年工期两年即可建成。难怪戴先生对柳河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以问题为导向,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金融支持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过去,企业虽然享受到金融机构开发的“接续贷”“缴税贷”“小微快贷”等金融产品,但分支机构自主权有限,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很难对现金流不佳的企业给予融资支持,一些信用贷款还需要土地厂房等抵押物和担保,企业“借新还旧”过程中,因为办理不动产登记抵押担保等手续时限较长,使得贷款的“过桥费”增加,大大提高了贷款成本。该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银行争取更多的贷款指标,支持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依托新建县政务大厅,要求税务、房产、不动产等部门集中进驻新政务大厅开展工作,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共享。针对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供便捷服务。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柳俐粮食有限公司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提高稻米附加值,投资8000万元建设“富硒大米”工业园区,同时新增流转水田2万亩,有机水田2000亩。企业获得贷款后,在“以贷还贷”环节的“过桥费”每天多达10万元,如果按过去承诺的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多拿出150多万元。现在,只要一天就能办结,给企业减轻了负担,更促进了柳河稻米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通过QS认证稻米加工企业发展到26户,其中加工高端精品米9户;建立优质水稻种植基地32万亩,有机米基地1.1万亩,荣获“中国火山岩稻米之乡”称号,“柳河大米”也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欧盟有机认证、全国放心粮油、中国好粮油等称号。

今年前三季度,柳河县招商引资签约14项,域外投资额99.5亿元。新增民营企业303户,达到42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9%,增幅位居通化市6个县(市)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