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老佛爷真实历史(慈禧为什么要称为)(1)

看清宫戏,我们常常会看到李连英一口一句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而慈禧太后则称呼李连英为“小李子”。

这里插一句,李连英是慈禧的心腹太监,很多书把“李连英”写成“李莲英”,这其实是错误的。作家霍达在写《补天裂》一书时,专门查阅了李连英的墓碑碑文,上面写的是“李连英”而非“李莲英”。

称呼李连英为“小李子”这个容易理解,李连英姓李,称“小李子”既显得亲切,又可以倚老卖老,显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度。

可是,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就不好理解了,首先,慈禧太后一个女流之辈,称“爷”就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再加上一个“老”字、一个“佛”字,就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到底是嘛回事儿?

有人妄加猜测地说,之所以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那是李连英为拍慈禧的马屁,专门替慈禧量身定做所构思出来的“美称”,意为吹捧慈禧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再世。

只有稍微通熟一点清朝的历史,就不难发现,“老佛爷”其实并不是慈禧专用称呼,清代历届皇帝都曾被称呼为“老佛爷”。

怎么会这样?

这又得从古代帝王的名号说起了。

通常,历代帝王都会有“庙号”、“谥号”等等称呼。就拿慈禧的丈夫咸丰帝来说,“咸丰”不是名字,是年号,清朝十帝都是一帝一年号,所以,用名字来指代皇帝的名字,算得上是清朝的一大特色。咸丰帝的名字是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奕詝在位时,臣民是不能直呼他的名字的(当然,就算他死了,只要还是清朝统治,臣民也同样不能直呼其名的),那么,该怎么称呼爱新觉罗•奕詝呢?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上,通常都是用“今上”二字,即“当今皇上”的意思。但爱新觉罗•奕詝要是死了,则“今上”的称呼就应该留给下一任皇位继承人了,则对曾经的“今上”,就应该加“谥号”、上“庙号”了。爱新觉罗•奕詝的谥号很长,共有二十五个字,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般用省略简语,就称“显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的庙号为“文宗”,人们称他为“清文宗”。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君主是宋仁宗赵桢,“仁宗”是庙号,谥号是“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宋仁宗的年号是宋朝皇帝中最多的,共有九个: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所以,就不能像清朝一样用年号来称呼他了。那么,在宋仁宗的有生之年,人们又不能直呼其名“赵桢”,那除了用“今上”称呼他之外,还会有其他什么称呼呢?

有的。

慈禧老佛爷真实历史(慈禧为什么要称为)(2)

通常,帝王除了“庙号”、“谥号”之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特称”,当然喽,不同朝代皇帝的“特称”是不同的。比如说,西汉皇帝的特称为“县官”;东汉皇帝的特称为“国家”;到了宋朝,皇帝的特称就叫“官家”。《水浒传》第十九回中,阮小五唱了一首打渔歌,里面就有关于“官家”的歌词,为:“打鱼一生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说了这么多,该回到“老佛爷”的话题上来了。

“老佛爷”,就是清代帝王的“特称”。

把皇帝称呼为“老佛爷”?怎么这么奇葩啊?

话说,明代有一位女真部落尊长,名叫李满住。“满住”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吉祥”、“仁厚”的“佛爷”,李满住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后代——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建国后,历代清帝就以“满住”作为特称。开始时,根据这个音译成汉语,又称“满柱”、“曼珠”。后来则干脆意译为“老佛爷”。

慈禧让别人称她为“老佛爷”,目的很明显,即希望别人拿她当成皇帝看待。

可见,慈禧并非清朝皇帝,本来是不应该叫“老佛爷”的,但因为她太张扬,反倒使后人只知道她是“老佛爷”,而不知道康熙、乾隆也曾经被叫做“老佛爷”!

再补充一下,慈禧的名字其实也不叫慈禧。

慈禧到底叫什么名呢?事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永久难解的谜。所能够考究的,是她的姓——那拉氏,因为她的祖先居住在叶赫,也称叶赫那拉氏,玉牒(皇族家谱)称她是“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

慈禧在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入宫,当年就被封为兰贵人,咸丰四年册封懿嫔,生子后晋封为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咸丰死后被尊称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即慈禧皇太后。

慈禧老佛爷真实历史(慈禧为什么要称为)(3)

说起来,慈禧还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亲爸爸”。

慈禧的儿子同治帝死后,慈禧立侄儿载湉为帝,是为光绪帝。慈禧逼光绪帝叫自己为“亲爸爸”。

慈禧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慈禧老佛爷真实历史(慈禧为什么要称为)(4)

慈禧对外宣称自己是“老佛爷”,就已经隐含自己有登基为帝的意思了,但真正的皇帝毕竟是光绪,于是,她就以“太上皇”自居,强迫光绪称自己“亲爸爸”——曾经在宫廷里生活过的德龄女士在《清宫二年记》一书中就写她曾亲耳听到光绪皇帝每次向太后请安嘴里说的都是:“亲爸爸吉祥!”

真恶心。

也由此可见,无论是称“老佛爷”还是称“亲爸爸”,慈禧那迫切地成为帝国第一话事人的心理全都彰无遗。

慈禧老佛爷真实历史(慈禧为什么要称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