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汉字演变的有趣故事(汉字解密编故事为什么是编出来的)(1)

历史上关于汉字演变的有趣故事(汉字解密编故事为什么是编出来的)(2)

甲骨文的 “编”是一个会意字。这个字由两部分构成,右边是一束丝,也就是“糸”,代表绳子,左边的部件是画册的“册”。“册”的中间是一个椭圆形,与椭圆形垂直的是几条竖线。这个椭圆形表示系东西的绳子、皮条儿之类的东西,几条竖线代表的是竹简、木简。

历史上关于汉字演变的有趣故事(汉字解密编故事为什么是编出来的)(3)

上古时期,纸还没有发明和使用的时候,竹简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书写材料,因为竹子这种材料很容易获得,也容易加工成竹片。通常一片竹简从上到下只能写一行字,那么如果要写的内容比较多的话,必然要很多竹简才够用。为了保证顺序不乱,便于翻阅和携带,就需要用绳子把这些竹简串联起来,这就是册,可以表示书籍。

我们继续看 “编”的字形:“册”旁边放一根绳子,意思是要用绳子把册或者若干竹简连接起来。《说文解字》说,“编,次简也。”就是说“编”的本义是用绳子依次串联竹简 。

小篆的编,字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册之上增加了构件 “户”,于是变成了形声字,从糸,扁声。

历史上关于汉字演变的有趣故事(汉字解密编故事为什么是编出来的)(4)

作为一个可以独立使用的字来说,扁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户,下面是册,它的本意是门户上题的字,即门匾,现在写成匾。但在“编”中,一般认为“扁”只作声旁表音。楷书的编,左边的糸写成了现在的绞丝旁,右边则按扁的楷化方式变化,表示册的部分,写成了三面包围、中间一横两竖的冊。

历史上关于汉字演变的有趣故事(汉字解密编故事为什么是编出来的)(5)

编的本义就是用绳子按顺序排列连缀竹简,“编印”“编撰”这些词语,都有按顺次编排这个意思,再如《春秋》是编年体史书,就是说这部书是按年代顺序编排的。

历史上关于汉字演变的有趣故事(汉字解密编故事为什么是编出来的)(6)

由编排这个动作,进而指代编的东西,所以后来把一部书或一部书的一些内容称为编,比如简编、上编、下编。后来,我们有了纸张,不再用竹简,并且还有了专门制作书籍的出版社、制作节目的新闻传播机构,那些安排书籍或节目内容的人,就叫编辑。

编本来是指与书籍有关的动作或事物,也可以扩大到指其他类似的动作。比如编毛衣,头发长了可以编辫子,用竹篾可以编背篓、编箩筐。计算机程序员设计软件叫编程序。毛衣、辫子、箩筐、程序这些东西,本来是没有的,只有编了以后才会有,也就是说毛衣、箩筐是编的结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编又引申出来“捏造”“杜撰”的意思,也就是编造。战国时期的韩非是一个非常善于编故事的人,他在《韩非子》这部书里编了很多寓言故事,比如自相矛盾、讳疾忌医、守株待兔、郑人买履等等,故事虽然是编的,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发人深省。作家往往都是编故事的能手。对他们而言,编故事就是创作。鲁迅有一部一部历史小说集,就叫《故事新编》。

下期预告:明天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万献初将为您解读——梦想。梦想与幻想的区别是什么?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