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发生了一起事件令人难以置信,又觉得颇有蹊跷。八旬老人在生日宴上亲手洗虾,谁曾想被海虾扎了一下手指,当时没看到伤口,也没出血,他就没当回事。谁曾想过了两天,手指竟然开始肿痛,动都动不了,手掌、手臂都出现了水疱、瘀斑,人也开始发高烧。

在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病毒感染。考虑到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并且被刺的手部出现坏死,另一侧的手指也开始出现紫绀。为了掌握病因,医生先是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创伤弧菌”。事件的最后,老人除了接受手术,就只能截肢。但手术风险极高,老人和家属都决定截肢

就这样,原本只是不小心被海洋虾扎了一下手,谁曾想竟然感染了创伤弧菌,还落得个截肢的下场。

被冷冻的海鲜扎破皮很快愈合(被海鲜扎了一下手指)(1)

频繁伤人的“创伤弧菌”,到底是什么?

其实创伤弧菌伤人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广西桂林曾有2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被迫截肢左臂的2/3,才能保住性命。广东珠海一名中年男子,也因处理海鱼被扎伤,感染了细菌,事后引发了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等问题,万幸保住了性命。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生存在海鲜体内的一种细菌,有着“嗜盐”的特点。当人们的身体有伤口的时候后直接接触海水,或者处理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的海鲜的时候,不小心被刺伤,都可能感染这种细菌。当然了,如果你吃了带有海洋创伤弧菌的生鱼片、生蚝等海产品,也可能感染这种病菌。

它的危险之处在于,能够在人体内诱发细菌感染和原发性败血症。作用机制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我们就来看看感染这种细菌后可能出现哪些身体异常?提高警惕。

不少人被海鲜扎伤后,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也没出血,稍微冲一冲就好了。可是万一已经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发烧、被刺部位长出水疱红斑、皮肤发黑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不断地威胁肢体感染,引发强烈的疼痛感甚至发展为皮肤坏死全身中毒。在最后,很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数据显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发病快、急,在48小时内的死亡率达到了50%以上。

被冷冻的海鲜扎破皮很快愈合(被海鲜扎了一下手指)(2)

接触海产品或前往海边,也要警惕“海洋杀手”

我们先从3个方面来预防创伤弧菌感染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3个词:

远离:如果你身上有伤口,或者属于创伤弧菌比较“喜欢”的类型(文末会提及),建议你尽可能远离海水和可能刺伤皮肤的海产品。

隔离:在处理海产品的时候,应该戴好手套,避免不经意间被刺伤,或者感染细菌。

杀菌:在生吃的鱼生、生鱼片等海产品种,万一存在海洋创伤弧菌,被感染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将海鲜煮熟再吃。和鲜嫩的口感相比,还是自身的安全更加重要。

如果你能在这些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的杜绝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的风险,也能更好地保护健康,免受伤害。

被冷冻的海鲜扎破皮很快愈合(被海鲜扎了一下手指)(3)

在文章的最后,要特别提醒一些人,可能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成为了海洋创伤弧菌比较“喜欢”的人,更要提高警惕。

本身存在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

有慢性肝炎、肝脏疾病的患者;

虽然没有肝脏疾病,但长期饮酒的人群;

有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的患者;

原本就存在遗传性血色沉着病的人群。

当这些人接触到海洋创伤弧菌后,可能面临着比他人更高的患病风险,平时也应该尽可能避免徒手接触海产品,如果要吃海产品也应该尽量选择煮熟的。

被冷冻的海鲜扎破皮很快愈合(被海鲜扎了一下手指)(4)

万一真的不小心被海鲜扎到,该怎么办?

不少人选择用水冲一冲,或者出血后直接用创口贴一粘就算好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进行碘伏浸泡,必要时检查病原菌,再针对性地治疗,有些患者需要通过清创手术才能解决感染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医院遵医嘱决定了。

面对“海洋杀手”,人们应给打起精神,尽可能的预防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保护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