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北京冬奥会即将落幕,我们不仅记住了赛场上高水平竞技的精彩瞬间,看到了先进精良的运动设施,也向世界展现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大国自信,更以奥运为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团结互信无疑,这已然是一届影响巨大的,非常成功的冬奥会这个舞台呈现的不仅是冰雪运动本身的魅力,更是一种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品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京冬奥首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冬奥首日(北京冬奥新的超越)

北京冬奥首日

来源:人民网

北京冬奥会即将落幕,我们不仅记住了赛场上高水平竞技的精彩瞬间,看到了先进精良的运动设施,也向世界展现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与大国自信,更以奥运为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团结互信。无疑,这已然是一届影响巨大的,非常成功的冬奥会。这个舞台呈现的不仅是冰雪运动本身的魅力,更是一种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品质。

超越,是追逐梦想,迎难而上。北京冬奥会,我们见证了奇迹,也目睹了失利,我们为成功喝彩,我们也为遗憾惋惜。我们看到了“四届元老”徐梦桃和齐广璞圆梦冬奥泪洒最高领奖台,年轻小将谷爱凌和苏翊鸣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为中国赢取3金2银;我们也关注到“冰上王子”羽生结弦与奖牌失之交臂,世界纪录保持者武大靖未能再续辉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运动员身上永不服输、永不言败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令人动容。羽生结弦即使已蝉联两届冬奥冠军,但为了实现4A——目前难度最大的花滑跳跃动作之一,仍选择拼尽全力、超越自我。武大靖也在赛后表示,如果国家需要,他将继续为热爱战斗。年龄和伤痛,往往是运动员前进的最大阻碍。一个人的青春壮年何其短暂,但他们为了心中所爱、为了不断超越,始终坚持、永远拼搏。

超越,是创新突破,精益求精。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撑保障,离不开科研人员的钻研探索。赛程至今,“冰丝带”已见证了多项奥运纪录和世界纪录的诞生,“最快的冰”名副其实。为了保证高标准的冰面质量,制冰团队大胆创新,利用超长不锈钢冷排管分区域制冰,而这种方法无先例可循。不仅是制冰,中央广播电视台历时5年研发出来用于转播赛事的特种摄像设备、开幕式中画质高达16K的赛事影像、奥运村餐厅里的送餐机器人等各种“黑科技”,都展现了科研人员为实现科技奥运,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超越,是从容自信,热情包容。七年前的夏天,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后,北京成为了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彼时的中国,用最大的热情和投入,努力向全球展现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大声地告诉世界“我是谁”。而如今家门口再办奥运,中国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因为强大,世界的目光必然聚集在这里。世界期待北京,北京做好了准备。

超越,是交流互信,携手共进。去年7月,奥林匹克格言更改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体现出在疫情和逆全球化思潮的阴霾下,世界各国对加强团结合作的愿望愈发强烈。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召唤,展现出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的大国姿态。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是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增进友谊的盛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早已深入人心,此次北京的“冰雪之约”必将成为各国加强联系的桥梁,助力各国人民冲破阻碍,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北京冬奥会造就了无数个“超越”,冬奥会也因这些“超越”熠熠生辉。奋斗不息、超越不止。时代正是在这无数的“超越”中不断前进。

(作者系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