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挺直民族脊梁实有必要再造湖湘文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湖湘文化系列作品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湖湘文化系列作品展(在复兴中华文化大背景下再造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系列作品展

为挺直民族脊梁实有必要再造湖湘文化。

由此我们就必须思考和回答如何再造湖湘文化,毛泽东有番妙论微言大义:“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同理,只说是再造湖湘文化、然却不回答如何再造湖湘文化,纵有心愿也枉然――从一定意义上讲方法就是世界。

敢问如何再造湖湘文化?应之曰: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工夫,因为湖湘文化乃是中华文化的一支脉,中华文化是源、湖湘文化是流,中华文化是根本、湖湘文化是枝叶;惟有培元固本、方能枝繁叶茂,惟有令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健行不息与日月同辉、湖湘文化方能得以再辉煌――这应是不言而喻的。

要知道,再造湖湘文化不能、也不可能在一张白纸上来进行,经典作家早有云:“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中国,这个“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文化。湖南人说到底乃是中国人,所谓“中国人”说到底就是由中华文化哺育和造就出的人。事实证明,中国人真能听得懂、真能入脑入心、真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唯有中华文化,君不见:“小康”一出立即心领神会身体力行;出自中华五经之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为人们铭记在心、念兹在兹……。只有“立根原在破岩中”方能“任尔东西南北风”,脱离中华文化搞“再造”就如同沙滩上建摩天楼、陶瓷上做水粉画,虽也能热闹一时但却难经时间考验,只要风头一过便烟消云散随风而去,试看:五十年代有“思想改造”、六十年代有“兴无灭资”、七十年代有“斗私批修”、八十年代有“五讲四美”、九十年代有“精神文明”、步入新千年又有“三讲”……,其实这些也都是搞“再造”、试图再造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然而“再造”的结果又如何?无须讳言,反倒“风气不如五六十年代、道德失范、诚信下降、假冒伪劣、腐败滋生……”。敢问原因何在?究其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脱离了中华文化、没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搞“再造”则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要知道,再造湖湘文化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其实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本就并行不悖、殊途同归、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讲“舍别归总大一统;九九归一、一画开天;天下一家、万众一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家无二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执要、四方来效……”;后者讲“一党领导、思想统一、保持一致、步调一致、全国一盘棋……”;毛泽东的著作对马列章句引用很少、但所引用的中华文化经典却比比皆是信手拈来;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治国必先治党”实是对“经世致用、与时偕行、不辱君命、首正君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则是对“民为邦本”的杨柳新翻;“小康”一词源于《诗经》成于《礼记》;“和谐”二字系中华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以发展经济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中华文化道“农桑乃为政之本,农事伤则饥之源,女红废则寒之源”;坚持改革开放不折腾,中华文化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忌讳之最是折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加微观放开”,中华文化既讲有为而治(儒家)又讲无为而治(道家);新时期我们要以“德治加法制”为治国方略,中华文化称“明教化以成善性、正法度以防人欲;隆礼重法、王霸兼用、德刑并举”为治国之经纬……,发轫于西方的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黄天后土扎下根,中国之所以不能走、也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究其真正秘密就在这儿,著名学者陈志良先生说的对:“正是气学儒学的经验理性和求实精神,充当了儒家接纳西学和走向近代的重要桥梁。如果没有气学儒学的理论创造为铺垫,很难想象中国人会较快地接受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虽是舶来品,但它也是中国儒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文化最终趋向马克思主义一途,不是偶然的”――“结合”是将外来的东西结合在本土之中并以本土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非相反。

要知道,再造湖湘文化意在恪守中国特色,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中华文化恰恰就是中国特色之源,不信试看:“春运高峰、清明祭祖、三十晚上包饺子、正月十五耍龙灯、八月十五过中秋、儿子绝不能与老爹相互拍肩膀、讲忠尽孝人伦之最……”,这些独具中国特色之现象莫不是中华文化之使然;所谓国者、实乃“人情”也,而打造“人情”的必是文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离开了中华文化谈“中国特色”及“中国国情”乃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知道,再造湖湘文化须有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中国之所以是中国、湖南之所以是湖南,追根溯源在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实乃中华之根本道统、特色之根本所在、再造之根本基石、荡世界之根本法宝,她能定国家、安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得之则治安存,失之则乱危亡。人生代代无穷矣、但见长江送流水,千古风流浪淘尽、万古长青是文化,各种时髦口号及华丽说词千变万化转瞬即逝,中华文化与炎黄子孙长相左右参天地之化育,因为中华文化是历经悠悠岁月而挺拔屹立起的一棵人类文明参天大树,只要人类万古、她就玉树长青。前进须有定盘针、千变万化总在根,根者、中华文化也,中国(包括湖南)走向世界说到底就是令中华文化策马扬鞭荡世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说到底就是中华文化凤凰涅槃再辉煌。

是的,再造湖湘文化当然有赖于指导思想,蜜蜂建造蜂巢的技巧令人类叹为观止、人类建造房屋之前就已在头脑中将其建好了,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这儿。问题则在于“指导”与“基础”并非一回事、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就如同“阳光”与“土壤”并非一回事、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道理一样。没有阳光当然不能灿烂,离开土壤则无法生长。

莫只谓中华文化有糟粕。哪个民族的文化尽是精华全无糟粕?没有阴何来阳?没有东何来西?没有前何来后?没有大何来小……?熊熊火能取暖也能酿灾,滔滔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世间本无只能治病而无副作用的灵丹妙药,“一物两体、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之谓也。我们无须因中华文化有糟粕而汗颜,因为中华文化也还有精华、且是精华成份居主糟粕次之,否则何以能称灿烂辉煌、何以能延绵千载而不绝?

莫只谓中华文化忒传统。传统与现代绝非犹冰炭不能共器、若寒暑无法同时,历史与现实更无法一刀两断截然分开,从湖南走出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言极是:“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没有传统何来现代?没有历史何来现实?我们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我们,历史若与我们毫不相关的话、它也就不是我们的历史了。

十八大报告有明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故,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做工夫――重修四书、弘敷五典、责六经以开生面、尊礼仪而教有源――此乃承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攸关根本、最为紧要,不可不明、不可不察、不可不守、不可不成,这是为再造湖湘文化、为挺直民族脊梁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本文为湖南省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挺直民族脊梁,再造湖湘文化”的征稿文章)

活动链接:“挺直民族脊梁再造湖湘文化”征文活动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