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我们都是活成了七月,寻求安定、无风无浪的生活,却为安定的枯燥和重复的乏味,感到煎熬,羡慕安生的放浪与自由。若是终究无法摆脱这份束缚,唯有欺骗自己,目前的人生已经足够的美好。
看着七月摆脱一切,获得自由、忠于自己,观众感觉到心里某种压抑给释放了,伤痛治愈了。
所以重看电影《七月与安生》因着这份治愈,超越了安妮宝贝的原著、国产青春片的苍白和虚弱,这真的值得推荐。
电影的艺术手法
影片大概呈现出了五个阶段——相遇、三角、撕裂、妥协、瓦解。
先论拍摄手法,在时间轴上充分利用明处与暗处来交叉去留白,去营造了气氛并让观众去思考情节过往,并以简单俐落的去表达了主角们的内心层次。
从第一人称的主观切换到第三人称的客观,来增加剧情的悬念,这是令人感到惊喜的手法,故事篇幅里引人入胜的千回百折,创作驾驭上游刃有余又精彩纷呈的功力展示。
《七月与安生》以其细腻的情感,唯美的画面,加上扎实的剧本,淋漓体现了几位主演的爱恨情仇和青春的迷茫。撕的漂亮,脱的真实。
这是一个初试啼声就一步到位的大师之作,电影是绝对值得推荐的。
片头很流畅,光影交错的树林里,十三岁的七月与安生奔跑着,淡淡响起那首空灵的主题曲,而后七月的声音作为旁白,轻轻说起: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是十三岁的时候”。
那样的叙事呈现像一个漩涡把观众卷进了一个青春的回忆中。
虽然故事架构是老梗三角恋,但是表演很真诚,叙事很流畅,意象到位。好多段表演,看完之后好一段时间都印象深刻,火车送别、互寄明信片、浴室拉扯、历历在目的流浪与角色互换...后来补看安妮宝贝的短篇原著,才明了电影改编得多好,把很多小细节的轻重做了调配,改写了结局,让这个三角恋故事升华成女性的自我审视与成长。最后,确实如此,金马奖台上的双料影后,真的是《七月与安生》最圆满的结局了。
这个故事的两面性从名字就开始了。
七月代表热情的夏天,安生是安于生活。
拥有七月名字的女孩却乖顺安稳,名为安生的女孩却活泼外放勇于冒险。电影则用颜色对应两个女孩,最先沉稳的蓝色是七月,奔放的红色是安生,在过去的故事线,她们基本都穿着代表颜色的服饰。
后来她们爱上同一个男孩,男孩是蓝色的,却被红色吸引。
后来她们分别、吵架、再相遇,后来人生翻转,颜色也翻转了,安生沉淀为成熟的深蓝,七月则走进红色的冒险幻影中。
也许是这样吧,蓝色的家明是另一个七月,干净、安稳、沉静,遇到七月和安生也是一次次被选择的结果。
成长的过程
成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从古至今都没人能说个懂。
有人说,青春期的人生就像胸罩——有,会觉得束缚自由;没有,又空空荡荡缺少满足感。
安生开启了流浪之旅,她跟着吉他手到北京、在酒吧上班;七月与家明留在家乡高考,她依照父母的意愿填了不怎么喜爱的志愿,与家明讨论毕业后的将来如何共组家庭。
安生流浪的路上写了许多明信片都不忘问候家明,看起来简单温暖的问候,在七月的眼中却有些刺眼,她终于体会到,人生不是所有事都可以跟别人分享。
也许在你我的成长过程中,都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相似的过去,既熟悉、又深刻,却永远不敢化解,仿佛曾经是那么充满革命情感的闺蜜,但如今已沧海桑田,有着不敢再延续下去的牵绊。
如果说,七月就是个不愠不火、温熟娴淑又婉约邻家女孩;那么安生就是个古灵精怪、活泼开朗、个性大方的阳光少女──在马思纯和周冬雨的诠释下,彼此的互动就像是开启彼此心底的开关、凡事都先想到对方。
两个原本就差异极大的角色,一个流浪、一个安稳,加上有距离感,不知不觉就把两人拉的好远好远,看来享受其中的安生其实很想念家,她也想和七月一样有个爱她的家庭,如同所有在海上漂泊的船只都希望能有靠港的地方;
而七月又何尝不是羡慕着安生,她羡慕安生能不顾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羡慕安生自由自在,羡慕她能远走高飞,远离所有的规范体制。
然后,安生想家了;七月,想她了。
也许一切都怪时间,两人分开的日子里各自有了自我想法。七月不懂安生,安生也不懂七月,她们都在用自己所见所经历的观念套用在对方身上,针锋相对,相互误会。
或许成长,就是那么的血淋淋。
火车离别的一段,七月看到安生脖子挂的佛牌,突然就明白了,一刹那间两个人的眼神转变;
比如两人撕破脸,在浴室中赤裸的哭喊,那样撕心裂肺;
比如两人交换人生,那眼神都变不一样了,比如两人并躺着说我们都特别爱装,那样坦诚释然。真的是相辅相成。真的是没有你没有我,没有对方就不可能成立这么精彩的表演。
这其中的感情,也并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从小到大,从青春到成长到职场。人生各阶段不间断上演,难的是,没人告诉我们这该怎么做、如何面对;难的是,没人告诉我们这就是人生。
七月毕业后进入职场,她与家明吵了一架,家明想往大城市发展,留下承诺后便离开。在陌生城市里,安生与家明的故事展开,安生和之前看起来不太一样了,不变的是,她命不好。
安生亲眼看见论及婚嫁的男友车祸身亡,严重打击下又跌回以前的她,幸好,又可能该说不幸,家明照顾着她。这样的复杂关系让七月走进更高难度的迷宫,她得逻辑清晰、不带任何私人情感的介入,真的太难了。
我非常喜欢电影中的一段七月与安生在浴室里的对手戏。
七月问安生:“不是要自由自在吗!”
七月问安生:“家明不喜欢你这种的。”
安生问七月:“我们怎么会变成这样?”
几段对话不只问的安生哑口无言,也让观众一时不知如何回应,不是问题太尖锐而是太复杂。
如此纠结、微微痛心,七月与安生在浴室的对白,特别惨烈,但最后她们还是抱在一起互相安慰。
将时间拉回电影开头,家明在地铁遇到安生,安生问他:“这段关系先离开的人不是你吗?”
两女一男的故事,从青春到成长到体会人生。我想起另一部,在故事时间轴上同样也跨越多年的杨雅喆电影作品《女朋友。男朋友》。
青春时期我们相遇,成长阶段我们分离,真正成长为人而为人生的时期又再次相遇。
七月与安生都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七月选择安生,安生选择了七月,不论哪个时期的过程,谁都是不容易的。就因为如此,结局虽纠结,却也迷人。
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
七月与安生两人的个性虽然大相径庭,但你可以说他们就是彼此的影子,两人的故事可以看成一个故事,也有着它的一体两面。就像是爱情没有对错、友情更没有永远的成败,唯一有的,是那不同人生的体悟和感慨。
有时候,七月是安生的影子;有时候,安生是七月的影子。
与其说这是个两女爱一男的三角恋故事,更多的是两个女孩相爱相杀的人生故事,更甚者,两个女孩就是一个人,你爱自己也恨自己。
当她们失去了彼此,七月与安生,分别踏上自己的路,但她们在自己的路上,却越走越像另一个人。
七月像是变成了安生,她用疗伤成了离家的最佳理由,过着自由无拘的冒险人生,而流浪久了的安生,现在却像是原本的七月,努力踏实地打造生活里的安稳。
“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长大后的七月,见到安生时这么说。
青春爱恨的迷雾,终究会随着时间散去,岁月洗链了生命里的杂质。家明是谁、在哪里,也早已不太重要。她们才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依存,过去她们不知,对方其实就是将来的自己。
七月说:我们都爱装;
家明说:你们都爱藏。
七月是盛夏的炙热,安生是安稳的余生,这两个名字在影片前半部分构成反讽,在影片后半部分揭示人物的结局。
“你是谁?”家明曾问安生。
“别问我这种哲学性的问题。”安生如此笑回。
七月与安生谁是谁?看完电影,才发现这问题真的难回。
对我来说,七月是蛰伏待起的安生,安生则是想家却回不了家的七月。七月与安生,是两个人,但也好像一个人。
七月与安生,一起在冬阳筛落的树林里追逐,一起洗澡一起羞赧确认胸部发育进度,一起读书一起玩乐一起上夜店一起为未来迷惘,两人的生命因为彼此重叠交错而有了重量。
七月与安生,有少女情谊的深刻书写,也是自我追寻的辩证之旅。周冬雨和马思纯的演绎,既保留了自然率真的本色,更精准地呈现这对双生花之间幽微隐密的嫉妒,以及最终说不出口的对对方的成全。
也让这段只属于少女的故事有机会成为经典。
电影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几个意象的运用。
像是影子,安生说:“只要踩住对方影子,就可以永远不分开。”
年少的七月与安生互相追逐对方的影子,青春的七月踩住家明的影子,青春的家明偷偷望着安生的影子。三个人都爱着对方,但也因此没有人能得到幸福。七月与安生,两个人都在追逐对方,仍困在自己的人生里。
像是赤裸,年少的七月与安生一起洗澡,赤身露体,坦承秘密。安生流浪回来后,成年的七月与安生无法像年少那样坦诚,不只因为家明的存在,还有她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七月发现安生和家明背叛自己,在浴室里与安生的争吵,情绪赤裸而椎心,爱与恨、强势与卑微、憎恨与告白通通一起摊开来,像把自己剖开一样。
这一段在《七月与安生》里,算是一个转折很大的情节。
七月哭着说:“我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样。”
这是我觉得电影里最揪心的一句台词。
剧情走到这里,七月装累了,前面都是她被选择,这次她选择放手家明、选择去找安生、选择放下伪装,说出自己深层的愿望。乖顺的、安于平稳的七月,也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她也有那一份奔放的渴望,只是舒适圈的安稳大于这份渴望,只是拥有安生就是拥有那份自由的生活...
直到在浴室的对峙把一切撕毁,她失去安稳也失去安生。最后,两人都想得到自由自在的生活,更显得每一帧回忆画面的揪心。
也许友情就是这样吧,自己的灵魂也同时存在着乖顺和冒险的因子,但乖顺还是多了一点。所以我一直对七月这个角色特别有共鸣吧,压抑的、平稳的、安静的七月,总是装得无所谓,不想承担选择的后果和尴尬,所以宁愿被选择。
也因为我很喜欢马思纯的声音表演,也许是先天的播音主持专业优势,她轻轻说着台词、旁白的时候,都特别的有味道。
想你所想的结局
青春片的结局大多不会太好,煽情是一定要的,但七月与安生在煽情之外,却有另一股额外的力道。
所有的意象收拢,你看着两个女孩微笑地看着对方,那样真诚、深刻、明亮,七月的声音说着:“流浪的七月知道,某一天她回头的时候,踩住自己影子的人,一定就是那个已经过上幸福生活的安生。”
忽然之间,你真的希望她们都能够得到幸福。
最后,还真的幸福了。如果你看过第5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颁奖,似乎就能明白为何镜头转到林依晨她也哭了,看过电影的人更加有体会,这真的是最圆满的结局了。
其实能让《七月与安生》跟其他国产青春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两个女主角的演技以及结局巧妙的布置之外,曾国祥导演玩了一点手法——很少用到的三重结局。
第一个结局是标准的大团圆。七月与安生交换人生,七月成为浪迹天涯的背包客,安生找个一个爱她的人过一个安稳的人生,她们如愿活成了对方,活在了小说世界里。
第二个结局靠近了残酷的现实。七月放开家明,却怀了孕,找到安生和解,把小孩留给了安生,她就离开了,去找跟安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她们如愿活成了对方,活在安生给家明的善意谎言里。
第三个结局揭示心痛的现实。逃婚的七月怀孕来找安生,生下小孩却难产死去,安生独自抚养七月的小孩,踩住影子的人没有得到在一起的幸福,七月死在了二十七岁,安生则在余生中完成了她们的救赎。
原著是安生死了,安生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七月仍是那个七月,那样乖顺走到最后;
电影版是让七月死了,安于自身命运的乖巧女孩反而死了,两个女孩都有罪也都没罪,安生活成了七月的样子,或者是说,七月与安生的灵魂合在一起了。
原著作者安妮宝贝在《七月与安生》小说扉页赠语是——生命是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
我是因为电影才特别去看了安妮宝贝的原著,是个很文笔漂亮的短篇小说。
一个三角恋的心痛故事,结局很惨很催泪,安生远走,安生怀了家明的孩子,七月和家明结婚,七月叫安生回来,安生难产死了,七月收养了安生的孩子,七月和家明没再要孩子。
平行来说,就是《小雏菊》那种青春期的你读完觉得很难过,但久了也没什么印象的故事。
片面而言,安妮宝贝的作品其实有点物化女性。
安生大概继承了《告别薇安》中薇安的难以捉摸,却更继承了《小镇生活》中安蓝依附男人的宿命。可能是某种自白,追寻自由的女性或许都要面对残酷现实、只能如摆柳般生存。
就像七月的妈妈说的:“女性无论选哪条路,都很不容易。”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我这才发现,曾国祥电影剧本改得很好,原著的结局就是一般爱情青春片的套路,而且家明还是有点戏分的,一个大家都很惨的三角恋故事。原著将悬疑点放在最后,那年的佛堂里,安生吻了家明,家明把佛牌送给安生,他说,我的灵魂在上面,跟着你走。
电影加强两个女孩的羁绊,削弱了家明的戏分,这是非常聪明的改法,模糊家明和三角恋,将焦点放在七月与安生两种女孩的性格对照,灵魂的不同面貌。
不得不承认剧情还是狗血的,但至少不是一条路到底的狗血,设置了较为丰富的转换。
其实以现实角度来看,大多数的活人都像七月,温顺地走着铺排好的人生,心中藏着安生出走、叛逆、奔放的想望,但是仍然区域现状。逼急了也会怒吼,感到情势不对也常装,不想撕破脸,让别人选择,自己顺着命运。
2000年的原著让安生死了。从时代发展来看可以理解,「安生」是个人的想望,但不是社会的期待,小三、放浪、任性放在传统的脉络下是大逆不道的,就连安生也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救赎的时候到了。
但2016年的电影版结局让七月死了。或许是对这种常态性格的批判?你为什么不反抗?反抗命运、反抗舒适圈、反抗自己的温驯?而「安生」已是一种对于自由的追求,做自己怎么会是有罪的,所以新时代的发展是让安生走到了七月,从自由、潇洒、放荡到安稳、沉淀、平静,都是人生的路。
结局之外的,是世界的尽头。
还好,电影最后没有泛滥的回忆跑马灯,而是流浪的七月走过世界的尽头,走向那座灯塔。
世界的尽头我不知道在哪,我只知道,《七月与安生》中,灯塔在礁岸上,灯塔是红色的......
电影最后,上演了一段七月环游世界的场景:品尝美酒佳肴、结识异国朋友,画面温煦,笑容灿烂,把整部剧的失落和灰黯都填补了。
许久之后,听到陈粒的一首《历历万乡》,很是喜欢,看歌词跟《七月与安生》很搭配。
开头就唱道:“她住在七月的洪流上,天台倾倒理想一万丈...”
中间一句根本就是安生的台词:“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结尾也如七月与安生——我们仍旧想要当初想要的不一样
,
- 也以此文致我们曾经逝去的青春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