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的拍摄背后的艰辛(拍摄经典电影大决战)(1)

文/刘全

199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大决战》,影片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3部,影片对国共两党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的描写,是中国电影首次成功制作的全景式的战争巨片,至今仍被誉为“空前绝后”的军事鸿篇巨制,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电影《大决战》的成功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时任国家主席、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的关心指导,对于这部电影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决心拍摄三大战役

1948年秋,中共中央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三大战役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战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实质是人民力量的胜利,为此,党和国家一直想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上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其后20年间,国内政治生活中发生一系列大事,三大战役迟迟未能拍成电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出现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中国电影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要将大决战搬上银幕。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的拍摄开始启动。 

中央军委十分关心电影《大决战》的拍摄工作。此时,杨尚昆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督促各方下定决心,尽快从实质上启动拍摄《大决战》。1986年初,杨尚昆明确指示八一厂组织各方面力量,尽快尽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之后,他先后三次接见《大决战》创作组的同志,对电影创作指导思想和影片的主题风格样式作了明确指示。

就三大战役拍摄的总体思想,杨尚昆着重强调了四点:一是要在影片中形象地表现出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革命统帅部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反革命统帅部的斗智斗勇;二是要表现人民解放军从领导到战士如何万众一心地为着胜利艰苦奋斗,流血牺牲,着力描写壮烈英勇的英雄集体;三是要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观察;四是要反映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气势。有了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心和支持,电影《大决战》终于启动了。

电影大决战的拍摄背后的艰辛(拍摄经典电影大决战)(2)

◆杨尚昆(中)一行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审看《大决战》。

就亲身经历而言,杨尚昆在三大战役期间曾担任过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直机关党委书记等职,协助周恩来处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对了解敌情、掌握全局、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做过大量工作,对于三大战役的整个过程和具体细节都非常清楚。因此,杨尚昆还结合自己的记忆对于这部电影的创作和拍摄,介绍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史实,丰富了电影真实性和生动性。1988年,杨尚昆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继续关心电影《大决战》的进展。

 “剧本不好不拍”

拍摄电影《大决战》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其中拿出一个好的剧本是基础前提。杨尚昆对《大决战》剧本的创作很重视,多次召见主创人员进行研究讨论。杨尚昆对大家说:“《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

“剧本不好不拍”就成了创作电影剧本《大决战》的硬性要求,是贯穿剧本创作始终的原则。本着这一原则,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2月经过认真挑选,精心组织了一支过硬的创作班子,由亲身参加过三大战役的八一厂骨干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影片剧本的创作。

《大决战》自组建剧本创作组起,至第三部 《 平津战役》最后完成,恰好6年。其中前期剧本创作用了3年多的时间,投拍后又边拍边调整润色,剧本的创作工作一直延续到影片摄制的最后阶段。编剧及创作班底为了写好剧本,进行了深入仔细的采访、调查,广泛收集各种史料,查阅了有关三大战役6000多万字的档案及资料,走遍了三个战场,采访了几百名有关人员。剧本初稿反复征求各方意见,报请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审查,并多次由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大决战》剧本评审小组咨询审议,并经全国政协办公厅协助,特邀一些原国民党方面三大战役亲历者座谈。剧本数易其稿后,军委、总政领导又专门抽出原总政文化部部长、本片艺术指导徐怀中同志对剧本进一步加工润色。经过多方面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终于取得了革命军事题材影片文学剧本创作的重大突破。定稿后的剧本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三大战役的全过程,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三个战役一气呵成地连起来写,三部影片既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剧本紧紧围绕敌我双方统帅部斗智斗勇这条主线,不仅写出了我党我军军事上取得的战略决战的胜利,同时也展现了解放战争期间广阔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深刻反映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心向背的态势和趋向,给了人们许多发人深思的历史昭示。

电影大决战的拍摄背后的艰辛(拍摄经典电影大决战)(3)

◆杨尚昆

剧本创作者突破了以往战争题材电影的一般模式,很好地达到了史和诗的结合,完全实现了杨尚昆对剧本的要求,使这部革命战争巨片文学剧本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后来的首映式上,杨尚昆也十分高兴,称赞电影《大决战》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剧本的成功:“这么重大的题材,主要是剧本问题,看剧本写得怎么样,有了好的剧本,然后才能考虑摄制。要搞这么大型的历史片子,不是深思熟虑,不是占有大量材料,不是对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匆忙上马肯定会失败。这个片子的成功,首先在于以正确的态度,组织编写了一个好剧本。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摄制不出这个片子。”

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

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林彪这个人物在电影中不可回避,且占有相当重的分量。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和“九一三事件”的影响,电影拍摄时有人担心片中反映林彪会有麻烦,主张不写林彪。有人提出对于林彪一笔带过,出现他一两个侧身镜头就可以了。还有人主张,干脆就把他写成反面人物。一时间,对林彪荧屏形象有了严重的分歧和顾虑,始终无法形成一致的意见,剧本创作和拍摄过程中遇到与林彪有关的情节都不知所措,到底写不写、拍不拍林彪,八一厂谁也没有定论,也不敢定论。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决战》剧本的创作和拍摄。

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作了重要指示:“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这一表态等于是给林彪的荧屏形象松了绑,创作组和拍摄人员立马松了一口气,大家可以放开手脚实事求是地再现很多与林彪有关的情景和细节,对于整个影片真实地反映林彪,完整反映三大战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尚昆的这个表态对于创作人员的思想解放作用从导演李俊的工作记录中可以更为明显的看出来。李俊在《大决战》拍摄过程中的自问自答笔记中记载,当时有人说林彪曾经“坏”过,但他原来是好的,我们从实际出发,他在哪个历史阶段是好的,我们就不能否认那个阶段的成果。后来不好了,我们才否认他。在他好的阶段,我拍电影就一定照拍。这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地来讲故事,他的老部下都觉得很满意。

也正是有了杨尚昆的表态,剧组才能对林彪的演员选择给与足够和必要的重视,演员自己也不会再有什么担忧顾虑。为了选好林彪的特型演员,剧组前后对近30多个“林彪”进行了比较筛选,最终确定由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马绍信出演。而为了把林彪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演得神形兼备,马绍信自己除了在剧组的准备之外,还下了一番苦功夫,他先后采访了当年四野的高级将领罗荣桓和刘亚楼的夫人,采访了林彪的秘书夏桐和四野作战处处长苏静,以及林彪的女儿林豆豆。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的林彪性格内向,平时很少说话,叶群一天说的话够他一个月说的;平时没手势,没大动作,喜怒不见于色。林彪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唯一的爱好是看地图和吃黄豆。因此林彪离不了地图、红色铅笔和黄豆。马绍信在采访中认真作了几大本案头笔记,回剧组后反复揣摩,从而准确把握住了林彪孤僻、谨慎和多疑的性格,再加上他深厚的艺术功力,塑造出了活生生的林彪形象。

电影大决战的拍摄背后的艰辛(拍摄经典电影大决战)(4)

◆《大决战》海报。

据扮演林彪的马绍信后来回忆说:《大决战》完成后,杨尚昆在接见剧组主要演员时,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当有人指着站在后排的马绍信说:“在那儿呢!”杨尚昆同志便急速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眼里充满了溢于言表的复杂感情。

如果没有杨尚昆之前对林彪荧屏形象松绑的那一句至关重要的话,电影就没法呈献给观众一个生动、切合当时历史的活生生的林彪,《大决战》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就会差得多。

充分保障人员、物资及经费

拍摄大型战争片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前苏联拍《解放》《莫斯科保卫战》,日美合拍《虎、虎、虎》等都是国家参与投资。中国拍《大决战》的钱是军委批准的,在杨尚昆的悉心关怀下,各项物资和资金得到了充分保障。《大决战》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个市、县、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万余人次。解放军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兰州五个军区和海、空军的一些部队,陆军航空兵以及有关院校、武警部队共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共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累计达330余万人次。同时,还动用了大量的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大型军事装备。影片中出场的历史人物达238人,其中主要演员50余人。

一部影片涉及如此多的部门和领导,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如此浩大的参与规模与投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和机关是不可能完成的。为此,1989年2月2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大决战》影片摄制领导小组和顾问委员会宣告成立。领导小组由解放军三总部和广电部牵头,成员由拍摄工作涉及到的13个省市、5个军区和海空军以及铁道部文物局电影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

电影大决战的拍摄背后的艰辛(拍摄经典电影大决战)(5)

◆李俊展示与领导人合影照及跟演员说戏的老照片。

在实际过程中,中央军委承担了大部分具体工作,当时邓小平只管中央军委的大事,日常事务由杨尚昆具体负责。杨尚昆多次找八一制片厂负责同志了解情况,解决相关困难。八一厂对影片的拍摄也是高度重视,并专门成立了《大决战》摄制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厂党委直接负责的《大决战》摄制指挥组和一个办事机构,下设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西柏坡共产党指挥部、南京国民党指挥部五个摄制部。《大决战》动用的兵力、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庞大,当时国内没有一个电影舍得花这么多钱。《大决战》之所以拍得既有气势,又能令人回味不已,场景营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营造壮观的战争场面,影片《大决战》参拍人员数量在军事题材片中也是史无前例的,仅是八一厂1000多职工中就有近800人参与了拍摄。至于所用各项物资也堪称军事片之最:梯恩梯炸药16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药品仓库20间;120吨药品;老式电话100部。拍这部电影花了钱,但钱都是用在了钢刃上,全部花销都有会计在管账目,没有铺张浪费,没有贪污。相反,创作组和演员省吃俭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凭着一股热情,高标准高效率完成了任务。拍摄《大决战》时,担任群众演员的士兵每人每日补助2元,一个人买一斤包子都不够。

历时六年,电影《大决战》最终成功上映。该片公映后,获得全国观众的普遍欢迎,在海外也产生良好反响。邓小平看完这部影片后,满意地说:“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各方对电影《大决战》的好评都是杨尚昆对这部战争史诗巨片关心指导的检验和最好印证。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