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今晚,突然想到了“分水岭”这个词。人之一生,的确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分水岭。
你的童年里有那么一瞬间,是你人生的分水岭——你的父母把怀抱中的你放到地上,那一次之后,他们再也不主动把你抱起来了。那一年,你3岁还是4岁了?
都说小学三年级是孩子教育的分水岭,此前就像水泥的浇筑期,并没有完全凝固,而此后就进入了水泥的凝固期,性格与习惯逐渐固化。记得在我的童年,9岁那年的确是我的分水岭。之前我特别喜欢画画,常年背着画板在山间水畔写生,梦想着把自己眼中见到、梦中浮现的一切画下来。小学三年级那一年,父亲将我送到一个正规的绘画班,带课老师毕业于专业美院、工作是在当地电影院绘制巨幅海报,是我们当地有口皆碑的美术老师。在上绘画班之前,我凭感觉画画,常把复杂的物体概括成简单的线条,画得非常自由,也拿过许多市级画展的奖项,被身边人认为是有天赋的。9岁,是我从感性绘画过渡到理性绘画的分水岭。以前的绘画听任天性、信马由缰,虽然幼稚,却像毛茸茸的小鸡,非常可爱。但在正规绘画班中,我被要求开始更理性的绘画。这个分水岭时期的我,成人的绘画还没有开始,儿童画可爱的造型已经消失。像大公鸡漂亮的羽毛尚未长出来,淡黄色的绒毛已褪尽的半大小鸡。我没有顺利度过这个“秃毛鸡时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渐渐对绘画失去了兴趣。我在那个时期的画,既没人称赞,又羞于参加画展,没有了成就感又得不到鼓励的孩子,最容易自我怀疑与放弃。这个艰难的蜕变时期,也许要维持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假如当时老师或父母能给予我更多的鼓励,假如当时我能有机会饱览中外美术作品千姿百态的风格,也许能越过这个关卡,继续行进在绘画的道路上,而不是一个转身,充满了伤痛与遗憾地,告别了曾日夜厮磨的多彩画笔。
不知你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在你9岁那年,一次下腰的意外扭伤,让父母大惊失色替你作出决定,让你放弃了练习多年的舞蹈;一次校园霸凌,让你对踏入校门充满恐惧,从此成绩下滑,不再充满上进心,泯然成为了班里最没有存在感的普通学生。还有很多很多,小学三年级的分水岭上,悄无声息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改变啊!
然后,还有一道道分水岭,不动声色地在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步近。
高考制度的存在,让我们的十八岁必然成为人生分水岭。一场高考将我们抛向了远方,我们的人生迎来了生活空间的巨大变动。曾经亲密的少年伙伴,从此天各一方。如果日后偶然在某处碰到了,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因为彼此已经没有生活的链接了,而共享的旧日记忆,又已在岁月中渐渐模糊,无论如何都回不去了。
三十而立,30岁是道分水岭,青春的飞扬从此写在记忆中。三十岁之前可以横冲直撞,可以试错,可以跌倒重来,但年龄到了,以前的路走不通了,三十岁之后必须要找到一条更合适的路。背负太多的责任,人生再也经不起折腾。三十岁之前你可以自称是少年郎,摆弄所谓的态度和新鲜事物,三十岁之后要慢慢向现实低头了,收敛年轻时的暴躁脾气,要努力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生活即使很不如意,也要抵住风雨去往前,就算你不往前,时间也还是不停地走。三十岁是道坎,这是一道很大的坎,怎么样都得迈过去。破茧不一定成蝶,也可能成蛾。但无论如此,都不再是一身刺的毛毛虫。
四十不惑,人活到被时间撵着跑的年纪,一定经受过几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四十岁像条分水岭,男人经历种种后变得不惑,敏感细腻的女人则更遍尝世间种种情愫。
五十岁到来,不管你服不服老,身体都会或多或少显露出一些健康隐患。在这个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阶段,通常会呈现出人们所说的“中年危机”。人到中年,曾经热切追求的目标已然实现,开始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于是出现了茫然和恐惧的“信仰危机”。稳定和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感到沮丧,一种失望的气息侵袭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在半夜里惊醒,开始觉得烦,开始觉得人生缺乏意义,开始觉得衰老……进而,为了避开这种对自我的不满,开始把不满发泄到身边人的身上,道歉,后悔,再接着又闷,又惊醒,又烦,再嫌,循环往复,无比纠结。平静生活的静水之下,涌动着一种无法突围的空虚感。有的中年男性会借沉溺飙车、不当穿着以及交年轻女友来逃避衰老,因为,体力、原始冲动都在下降,很多微妙的快乐和痛苦都在消失,他们想让生活体验再度兴奋,他们渴望蓬勃的生命力。但是,当这些欲望对象到手之后,他们依然衰老将至又疲于奔命,从家庭到事业,责任重重,无法逃离。或者,这些打鸡血般的全新生活方式,并不能成为希望的避难所,甚至显现为危险的陷阱。这些在“中年危机”中艰难渡河的人,被最后燃烧一次的情绪所折磨,一旦这番折腾结束,他们的精力也就衰竭了,开始加快速度苍老下去。这道五十岁的分水岭,就像李宗盛充满沧桑所唱:“越过了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越过了山丘,最终还是回到现实,与自身的衰老达成和解,分水岭之后的人生,有种看透之后的练达感。
在任何国家和任何人的历史上,都有几个戏剧性的分水岭。比如说一九二九之于美国,一九四九之于中国,卢比河之于凯撒,斯大林格勒之于希特勒……这些东西在某种场合,属于那类谁都不会看漏的明确转折点。人们提心吊胆、紧张肃穆地通过这种地点。但在另一些场合,却难以同时感知到那种冲击。当我们老了,回顾一生,才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但是,我们做出选择的那一日,有时在记忆中,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这类事件的真正意义,宛如长期票据的结算一般,得到将来才会静静前来造访。人们得相隔一定岁月之后,才会重新认识到:“哎呀!现在回首往日才知道,那原来是个分水岭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