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封控后,感觉除了家人之外,我们楼栋群的邻居变成了最亲的人。虽然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年龄、长什么样、从事什么职业,但大家互相鼓励,彼此支持真的太温暖了。”住在上海市宝山区的唐小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楼栋的一楼开启了无接触式物资共享——几个箱子围成的“爱心加油站”,成了这几天楼栋里最温暖的一方天地。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1)

箱子里装满无接触式共享的物资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以下是唐小姐自述

我们小区从3月26日开始封闭,封控时物资少,过得比较艰难。原本我们小区就有两个团购群,这两个群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

从4月13日开始,我们会把自己充裕的物资或邻居急需的东西放在楼栋里,有需要的邻居就会拿走。

最早我是拿了个纸箱里面放上蔬菜,用彩色圆珠笔在上面写上“欢迎自取”。我放这些东西不仅仅给我们这栋楼,如果有志愿者或者帮忙搬运东西的人进到我们楼里,看到也可以拿。所以我上面就写了“欢迎自取”,然后怕大家注意不到,我又用那个水彩笔描了一下,贴了个贴纸上去。

做这个小箱子之前,我们也交换过,因为总有人在群里求助:“需要盐”或者“需要酱油”。谁家有就立马回复来拿。其中一个邻居他很想吃甜品、冰淇淋、巧克力,我就说“我有冰淇淋”,然后让志愿者带了两袋过去。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2)

共享的物资

这之后,我们就在群里聊得更“嗨”,虽然邻居大部分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有点像是隔空的网友互动。

后来,隔壁邻居拿了个蓝箱子,里面装的纸巾、厨房用品、口罩等物品,他在上面贴了一张纸,写着“物资分享”“应急优先”“按需拿取”等,其他人也纷纷把自己富余的物资拿出来分享。4月13日上午,一个小时一楼的换物区就集齐了三四个箱子,里面放满了各种生活物资。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3)

一楼邻居分享的葱

最开始,我们一楼的邻居会把自己种的葱拿来分享。虽然看不到他们人,我猜他们年纪比较大,打字手速也没有那么快。他们平时也不太在群里发言,就默默地拍了一大把葱的照片发到群里,他说:“自己家里的分享给大家”,然后有人还立马回复:“奢侈品来了!”也有人表示了感激。

还有邻居拿出香菜、菠菜,大家好像都不会藏着掖着,只要有人缺,就有人回应。包括可乐、薯片这种现在的“硬通货”也都会拿出来分给大家。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4)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5)

这两天下过雨,分享香菜的那家邻居都是自己现割的香菜,我还能看到香菜上沾着水和泥。当然分享的还有一些急需的高血压药品,有邻居在群里问,就会有三四个邻居说自己家里有,还说:“可以都拿出来。”

有一次,我拿了两包速食的面,里面有调料包。放过去很快就被人拿走了,其中一个邻居就拿了一大瓶蚝油作为补充。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6)

上海沪城环路共享区(上海这栋楼无接触共享物资)(7)

还有居民拿了两罐红牛和一些粑粑柑,然后换走了一盒奥利奥,他说“他儿子喜欢吃奥利奥”,拿走了一盒草莓味道的。另一位邻居拿了一大瓶可乐,他拍了个照说“可乐放到楼下”,不过,可乐非常抢手,立马就被换走了。

虽然大家之前都很少打照面,但感觉很亲切,很温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大家相约:“解封之后一起去吃烧烤。”“要一起喝茶、赏花。”我们都想将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来源: 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