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朋友圈,被《在杭州,见未来》刷屏:

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传达了杭州城市气质和产业精神。艺术上用创意分屏的形式:传统,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梦想的起源与创新的迸发!两者交汇融合,包容,创新的杭州。画面,杭州代表性元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从中,可见杭州大气开放,创新融合的城市气质和开拓奋进,一往无前的城市精神!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2)

赞誉者爱之:

一半山水一半城、一半日月一半湖、一半市井一半江、一半晴雨一半潮、一半桃柳一半戏、一半诗词一半情、一半古今一半梦、一半虚实一半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3)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都有他自己的文化。在当下这个匆忙的时代,杭州还能推出这样一本学院派的片子,实属难得!

一座城市的两个维度,丰富了城市的内涵,也体现了城市的沉淀,新旧激荡之间彰显城市韵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4)

但是,惊艳之后紧接着就是满满争议。因为宣传片创意借鉴了2019年东京奥运城市宣传片,音乐是日本的《尺八·一声一世》,所以很多人仿佛在吃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之后,被人指出,那道菜被人吃过的感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5)

反对者骂之:

149万招标的项目全案抄袭,杭州宣传片踩雷了?

魂都是抄袭的,照葫芦画瓢,艺术最难的是创意、思想,具体怎么做是工匠就能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6)

笔者很早就知道了借鉴创意这个事,第一时间在朋友圈是这样写的:高手都在朋友圈,我发了之后,好几个朋友把原片找到发我了。这个宣传片借鉴了2019年日本东京城市宣传片的手法,但是我认为瑕不掩瑜,依然很好。我们是第二个做的,但是我们依然很出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7)

这不是危机公关,更不是有些人所谓的洗地,这是凭良心说话。熟悉笔者和泽思的人都知道,笔者尽可能只唯实,不唯上,写这些话是基于认真看完两部片子,对比之后得到结论,而不是像一些人片子都没看完,就开始哔哔哔。

一句话概括:片子确实参考了东京宣传片的创意,这点必须承认。但是东京版过于迎合西方审美,杭州的做的更具有东方和本地特色。

首先,分屏对比,不能算东京宣传片的独创,最早是在道达尔的广告片就看到过。

杭州片子是有问题的,主要两个:一是流畅度远逊于东京片,很多对比很硬很尬;

二是分屏对比全片用中国风音乐似乎不合适,比如机器人跳舞看着很别扭,东京用的鼓点配乐好很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8)

实话实说,思路是有借鉴的,但杭州的内容和创意很不错。全片看完,会认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绝对不是百分百原创,但抄袭也谈不上,在东京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提升和解读,也是很美的。

这是一种表现形式,内容不同,怎么算抄袭?表现形式就是一个载体,就像古体诗的格式、韵律、平仄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只要诗的内容不同,就不是抄袭。同样七律的格式,你会说杜甫的七律抄袭李白的七律吗?

一直很奇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很多朋友就不能接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9)

也有人对149万提出了很多异议,这里我想引用一位网友的话,非常有道理:

“也拍过不少广告和宣传片、纪录片。首先想说这些东西做起来非常不容易,you know?要经过多少严格的剧本筛选和创意流程,集思广益。然后动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资。光花费在交通运输上面的费用就成本颇重,不但马不停蹄露天拍摄还需要租借影棚和辅助人员…然后这种片不可能在网上购买现成素材,日后的特效建模和剪辑工作也需要原创团队夜以继日的盯着屏幕一段段整理先前拍摄的素材,这么长的片,此道工序不是几天几周就能筛选出来的,再搭配音乐骨架一段段加入、排序…有些画面甚至需要逐帧修片调色。整个公司为了这个任务还要放弃别的很多生意。再省去一大段“商业机密”…对得起这个价格”。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10)

片子的音乐确实是日本的《尺八·一声一世》,按照这样的片子,一定是付过版权费用的。

考量这个作品的精致度,真的还是可圈可点的。我恳请网友,不要因为刚开始多少人发就跟着发,然后紧跟着一群人骂就接着骂,去看看作品,仔细对比,会发现许多的不一样。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1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哲学观点(为什么就不能容忍)(12)

我的朋友说得好:其实主创人员,在发布之时自己说一句“这次片子,我们参考了东京宣传片做法,他们的传统和现代对比非常有意思,我们借鉴了”,大家都不会说什么了。

学习并不可耻,借鉴更应明示,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未来,要有更多自己的创意,这点尤为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