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流程决定组织结构”还是“组织结构决定流程”?

(上海AMT咨询文稿)

有一个问题,“是流程决定组织结构”还是“组织结构决定流程”,如果你以为这是西方管理学大师著书论战时才会谈及的话题,那就错了,过去这十来年中,很多企业的经理人都谈起这个问题。这些经理人有时还不是身在企业管理部和战略发展部这种“专业管理类”部门,而是企业一把手、副总、市场总监、物流总监、财务总监等。

想想也有道理,企业里总会一次次发布组织结构、定部门职责、定岗位职责,也会梳理流程、写流程文件、画流程图,那么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业务流程再造之父哈默说,“流程决定组织结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哈默的叙述思路中,创造价值的是流程,而组织结构只是创造价值的手段,因此,流程决定组织结构。

回答“组织结构决定流程”的人,好像也有其道理,他们说,如果组织结构还没有呢、岗位和人的对应还没有呢,那么谁出来制订流程呢?如果流程上的活动比作一个个珠子,把流程比作一根线串起了多个活动的“珠子”,那么也要先把“珠子”准备好才能穿线吧。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非要贴个标签,企业中有变革的“改革派”和“保守派”,请问,这两派中,谁会说“流程决定组织结构”呢、谁又会说“组织结构决定流程”呢?

多年的管理咨询实践告诉我们,做后一种回答的人,多少是“保守派”,是已经承认了目前岗位和活动的合理性、认为当前做法是难以颠覆的,会要求在目前组织结构图的“框框”里来梳理和改良流程。而改革派会和哈默站在一起、振臂高呼,认为框框可以打破,流程不能只是改良,而完全有可能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要、根据新流程的需要来重新安排组织结构,从再造和重组的力度来“取得戏剧般的改进”。

其实,根据我们的观察,对于企业/组织里的经理人来说,两者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往往交叉穿梭。企业高层在拟定新的组织结构图的时候,往往头脑中勾勒了一种新的价值创造模式(如果画出来其实就是企业的高阶流程、企业的新的价值链模型),比如,“哑铃型结构”、“终端为王、掌控终端、经营中心下沉”、比如“集中化一体化运营”,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对新型价值链的描述。那么,高层会用组织结构来表达这种改变、来实现变革的意图。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这种“先有高阶价值链的意图”后有“组织结构图”的做法,归纳为一句话是“高阶流程决定组织结构”。

而后,组织结构发布了、部门名称和部门经理的人选确定了、岗位大体明晰了,新组织结构中会出来一些人建立流程、制订流程文件,串起“珠子”,我们注意到这种流程文件是比较具体的、是关于“这个岗位和那个岗位工作怎么流转配合”的、是指导具体业务操作的、较之高阶价值链是相对低阶的,制订这种流程文件时,一般就不会涉及到部门名称的变更了(那已经在组织结构图中被确定了),最多是涉及到一些岗位名称的再优化。鉴于此,归纳一句话是“高阶流程和组织结构一起决定低阶流程”

而如果再深入到流程内部来看,我们的认知就可以再深入一步。我们已经知道,流程是一系列很多活动的连接流转,可以把这些活动即“珠子”分为两类,如下图,A类是管控类活动(涉及各级别各部门经理人的决策、审批、评审、会审、签字、授权、批准等),B类是专业类活动(就是真正让产品和服务产生、位移并交付的活动,比如市场调研、设计、制造、发货等)。

可以从哪些方面分析组织结构(是流程决定组织结构)(1)

图1 流程中的管控活动和业务活动

那么,关于“管控设计”和“流程设计”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一个等式,即,设计一个流程=A类活动的设计+B类活动的设计。

A类活动怎么设计?就是根据企业的管控、组织和职责来定。组织结构中已经明确了谁是下属岗位应该上报给谁、谁是上级领导应该对谁的行为进行管控审批审核,这些使得流程中的涉及各级别各部门经理人的决策、审批、评审、会审、签字、授权、批准类的活动,即A类活动一个个明晰起来。所以,组织结构决定了流程的一部分(即A部分)。

B类活动怎么设计?就是根据公司内以及行业内甚至行业外的最佳实践来定,怎样是最好的市场调研、就怎么来做市场调研;怎样是最有创新且带来利润的研发设计,就怎样来研发设计;怎样是最快最准确的发货,就怎么来发货;B类活动定下来,又可以给组织里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增加一些条目。 所以,关于管控设计和流程设计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第二个等式,一个岗位的职责=该岗位的管控类活动的职责+该岗位的专业类活动的职责+其他职责(很少)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流程不能完全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也不能完全决定流程。两者是同步交叉完善的。

组织结构是企业响应外界竞争态势、结合自身能力所做出的一种应战姿态,当外界的竞争环境发生改变,企业首先是调整大的组织结构,可如果相应的流程文件还是旧的,就会导致实际业务执行和流程成了两张皮。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醒企业的高层:

第一,组织结构调整以后,组织结构图和相应的人事安排是变了,但这只是表面的变化,还需要流程、制度、绩效、薪酬、内在业务核心能力和人员技能等等连锁效应的批量调整都做到位。这就好比,哪怕孱弱老夫也做了一个“弹跳挥拳”状,表面看是象拳击冠军了,而到底能不能战胜不良少年,最后靠的还是肌肉力量和平日的训练积累。

第二,组织结构调整以后,请留下足够的时间給流程、制度、绩效、薪酬、内在业务核心能力和人员技能等等连锁效应的批量调整,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开展这些工作,甚至是自身亲力亲为来参与。否则的话,就成了组织结构变了而内在实力没有变,徒有一个“弹跳挥拳”状的花架子罢了。

第三,如果只调整组织结构,不去清晰解读和层层宣贯为什么调整,那么你作为“大脑”的作战意图是得不到“手脚”的理解和配合的。组织结构越庞大,“手脚”这些分支距离“大脑”就越远,于是员工说“哦?组织结构又调整了?调就调吧,和我有什么关系”。结果,大脑去应战了,手脚原来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难以实现变革的初衷。

第四,如果高层作为司令官调兵遣将,那么一定要給自己配备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系统运作部门”作为参谋部。作为司令官,看的是大势,司令官不需要知道每个师里面的每个士兵长什么样、也不需要知道每个旅里面的每个排长用什么枪。但“用兵一时”之前必须有“养兵千日”,每个师里面的每个士兵是否掌握作战技能、每个旅里面的每个排长是否擅长战术配合,是必须由一个“管理系统运作部门”把作战计划部门、军事训练部门、后勤补给部门等统统集结在一起,平日高强度科学训练、模拟演戏,一旦司令官下令,来则能战、战则必胜。所以,当高层做出组织结构调整时,身边如果有一个“流程管理部”或者“运营改善部”紧随其后,做好流程、制度、绩效、薪酬、内在业务核心能力和人员技能等等连锁效应的批量调整,那么高层打赢这场商战把握就大多了。

同时,作为负责流程管理工作的主管副总、总监、经理、专员,不能憧憬“组织结构不要变就好了”,我们需要时刻准备着,等待那声“集结号”,一旦组织结构调整,就快速开展流程、制度、绩效、薪酬、内在业务核心能力和人员技能等等连锁效应的批量调整。同时,不能埋在文件堆里做事,而是要面对“变革涉及的人”去做事,要把“增加一个部门!”“去掉两个管理层次!”“两个部门合并!”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集结起来,研讨需要进行哪些批量调整和变化,做“会议室”模拟,如果这些人模拟能把新流程走通,那么出了会议室的门以后,变革就在发生了,补齐流程文件只是同步的事情,而不是都坐等流程图做好了再开始应战。

(上海AMT咨询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