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部驱动器启动系统现在只是我们救急的方式,但在最早期的PC上,由于内置存储器——硬盘价格的昂贵,其实反而是一种最正常、最主流的系统启动方式,而它们采用的软盘(Floppy)启动模式,当然就是最早的外部启动模式(图1)。 目前软盘驱动器,包括其终极衍生型ZIP()和LS-120(图2),在主流PC中已经被完全淘汰,而且因为容量等问题,也不太可能成为WinPE的栖身之所。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

IBM PC/XT才开始配置硬盘,更早期型号的存储系统就是软盘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2)

采用了光学技术并结合新磁性存储技术的LS-120在3.5英寸软盘类似的盘体内,可存储120MB数据

其实最先进的光驱应该是蓝光光驱(图4),但由于成本较高、版权保护以及半导体存储的迅速兴起,并没有得到普及,只有部分影视发烧友或高端品牌机有所配置。最基本的单面单层蓝光数据盘容量也可达到23GB以上,当然也可以做成WinPE系统启动盘,同时可搭载大量维护工具以及多个版本的操作系统安装版或备份镜像 。需要注意的是,也许正是蓝光光驱的普及度较低,在BIOS中的光驱启动选项一般只标为“CD/DVD”(图5),其实大家不用担心,直接选择系统的蓝光光驱即可。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3)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4)

● U盘

U盘因为比较合适的容量、容易携带和使用、较高的速度和较强的结构安全性,成为系统拯救、备份的最好选择(图6)。一般来讲,4GB的U盘就已经可以容纳目前常用的Windows 7操作系统以及一些维护工具和必要驱动,但难以容纳比较WinPE和更多的深度维护工具,基本只能作为系统重装盘使用。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5)

我们更建议使用8GB和16GB的U盘来作为系统维护设备,前者可以很容易地容纳功能较全的WinPE系统,以及大量维护工具,同时容纳一到两款不同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8GB同时也是目前很多品牌机进行系统备份的最低需求。而16GB U盘在容量使用方面更加灵活,可以在8GB U盘的规划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版本的Windows/Linux等操作系统,并带上常用平台的所有驱动、常用装机软件等。

● 其他

其实目前的主板还支持一些其他的启动方式,例如USB硬盘、USB-CDROM等(图7),不过他们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USB软驱(USB-FDD)的缺陷我们在上面就已经谈到。另外因为安装WinPE或者存储系统备份时经常需要格式化整个存储设备,所以使用容量为百GB级别的移动硬盘显然有些浪费。如果不想浪费容量,而将其同时也作为日常数据存储/交换设备,经常在不同电脑上拷贝数据的话,又难以保证安全性,很容易被病毒感染、破坏,或者因为误操作而丢失一些必要文件。另外移动硬盘的机械结构也不够安全,很容易因为磕碰而造成硬件上的损伤。所以作为要应急使用的系统恢复设备,移动硬盘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6)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先进,但因为成本和兼容性等问题被边缘化的移动存储设备MO(Magnetic Optical)磁光盘(图8),虽然它的容量从100多MB已经发展到了5.2GB,而且有着速度较快,寿命长等优势,但价格过于昂贵,且与已经成为标准的光驱不兼容,所以没有被市场广泛接受。在实际使用中,移动MO驱动器同样可以USB设备中启动,但内置MO驱动器笔者并没有见过,不清楚其启动方式,应该是会被识别为CD/DVD驱动器。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7)

除了U盘之外,目前比较靠谱的系统维护设备还有SD卡,使用SD卡作为移动存储设备在一些国家,特别是日本,已经非常流行。如果使用的设备全部为内置读卡器的品牌机(图9),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话,SD卡不仅易于使用,而且速度、容量都可满足要求,更具有远超常见U盘的便携性甚至隐秘性,作为SD卡标配的写入锁定拨杆甚至可以使其数据安全性比常见U盘更高,不易在使用中被病毒侵入。当然从硬件易损性上来讲,SD卡还是不如U盘,特别是一些加固型U盘的,所以在保存和携带时最好为它准备一些额外的保护措施,例如SD卡保护盒(图10),或者选择带有专用口袋的钱夹(图11)等。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8)

内置SD读卡器同样是很多品牌台式机的标准配置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9)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0)

● 实战选择

在选择系统维护/备份设备时,我们还要考虑到目前硬件平台的设计和自己的实际使用方式,例如在选择我们主要推荐的维护/备份设备——U盘时,考虑到PC的接口分布、BIOS设计、操作系统能力等,我们就建议选择使用USB 3.0标准,但可以很好地支持USB 2.0标准,同时盘体不能过于庞大的产品。其中接口标准是因为在进入操作系统前,常见BIOS实际上最多能使用到USB 2.0规范,但在操作系统中进行制作时,USB 3.0的传输速度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而对盘体外形的要求,则主要是因为目前轻薄型笔记本和台式机背部接口(图12)都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如果使用体型较大的U盘很可能会影响旁边的接口和连线,甚至可能因为盘体超过超薄笔记本的底面而影响正常放置。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1)

PC背部USB接口周围空间较小

1.LaCie Rugged U盘

参考价:239元(16GB)

这是一种高防护型的U盘,它采用牢固金属外壳,并配有橡胶保护套(图13),可支持100米抗摔,IP54防尘防水等级,以及极端温度条件下的使用。它采用USB 3.0标准接口,最高传输速度可达150MB/s。和很多体型较大的高防护型U盘不同,它在实际使用时会脱掉外部的保护套,本体的体型并不大,所以安装比较方便(图14)。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2)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3)

2.金士顿DTSE9G2

参考价:45.9元(16GB)

从基本设计看,这款U盘与摘下橡胶保护壳的LaCie Rugged U盘有些类似,金属壳体使它同样相当牢固耐用(图15),当然防护能力,特别是防水能力还是远不如专门设计的高防护型U盘。它带有尾部孔,可以方便地连接到钥匙串上随身携带,而且其较长的体型、逐渐收敛的后部设计与大型孔的配合,也让它插拔更方便省力,在台式机背部插满其他连线时也能轻松使用。它同样采用USB 3.0接口,最大传输速度为100MB/s。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4)

3.三星Bar

参考价:69.9元(32GB)

三星Bar的设计与金士顿DTSE9G2很相似(图16),当然应用特色和我们的推荐理由也比较相似,即牢固、易于使用和携带。三星还宣称它有较好的防水、防震、防磁、防X射线以及耐高低温能力,不过我们并不确定其相关防护性是否比其他金属外壳产品明显更强。由于这一产品的16GB版本性价比不佳(50元以上),所以我们更建议用户采购32GB型号。它采用USB 3.0接口时的最高传输速度为130MB/s。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5)

● 三星UHS-1 Class10 SD卡

参考价:31.5元(16GB)

三星存储卡不仅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出色的性能,而且还有一个比较高的防护能力。三星SD卡提供了防水(海水浸泡72小时)、防X光、防磁(15000高斯),以及-25℃~85℃的温度适应能力。我们推荐的三星SD卡采用UHS-1(Class10)(图17)的传输速度标准,传输速度可达48MB/s,已经可以满足系统维护与备份的要求。虽然三星还有更高速度的SD卡产品,但价格要昂贵得多,而且与U盘不同,SD卡能否达到最高传输速度除了要考虑连接USB口的标准,还与读卡器的性能有关,更高速的SD卡也需要使用高端读卡器才能达到极速。

winpe 日常使用(了解WinPE的安身之处)(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