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大社村太行山南麓的盘古寺,现存御碑亭、接官厅、山门、大雄宝殿、钟鼓、东西廊房等,均系清代建筑,2000年9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古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唐贞元年(公元801年),李愿归隐盘谷,因好友韩愈作序送之而负盛名。这篇文章就是韩愈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33岁时写的。
李愿隐居盘谷时,韩愈写下长诗《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为了说明写诗的原因,他在诗前加了一个序,即《送李愿归盘谷序》。谁知道,长诗没有广为流传,而诗前的《送李愿归盘谷序》却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李愿所居盘谷的地理位置:泉甘土肥,草木聚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第二、三、四自然段内容是,韩愈在这里借李愿之口,写了三种人的作为和生活方式。第一种是高官权臣,穷奢极欲,妻妾成群;第二种是隐居之士,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第三种是钻营之徒,趋炎附势,可怜可卑。
第五自然段内容是,韩愈听了李愿的一番话,深有同感,并置酒送行,为之作歌。歌词以古体诗写盘谷之美和隐居之乐,并表示自己的向往之情。
这篇序文,既是赠友之作,又是抒怀之篇。文章虽是散文,却有辞赋的特点。
苏轼曾经说过:“余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平生欲效此作,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清乾隆皇帝弘历作《盘谷考证》,并亲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定盘谷为“名山胜迹”。
寺前的御碑亭像清朝皇帝的帽子,御碑亭碑首上写四个大字:“歌盘合契”,碑文内容是乾隆皇帝所写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书法洒脱而凝重。
盘古寺附近的摩崖石刻着乾隆亲书的《盘谷考证》及“名山胜迹”四个大字。
《盘谷考证》全文390多字,笔力沉稳雄健,结体洒脱流畅,是乾隆传世书法作品中十分难得的鸿篇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