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曙光在课堂上讲解光学相机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坚守科研道德底线?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坚守科研道德底线(做好科研把课上好是硬道理)

坚守科研道德底线

管曙光在课堂上讲解光学相机。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本报记者 徐瑞哲

距离华东师范大学的开学第一课还有一周,管曙光教授早已开始忙于备课。这门在本科教学一线开设的光学课,他已在华东师大上了十多年,每周一次,3节连上,如数家珍。但上课前一晚,他总是推掉所有的事;课前二三十分钟,他总是早早现身教室。如数家珍的,不只是教材和讲义,还有整个班上几十个修读学生的全名。在他看来,把课上好才是做老师的硬道理。

校园偶遇被“点名”,很惊讶

“作为高校老师,科研不好的话,没资格站讲台。”管曙光说,讲了经典讲前沿,只有对本专业有深刻理解,才能让学生听了课有茅塞顿开之感。管曙光对授课高度自信,他已经不必点名了。因为他的金课《光学》早已被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历届学子列入必上清单。“大二上学期我去中山大学交流,等我回来后同学们都感叹,说没能上管老师的课真是太可惜了。”学生王雅仙后来上了这门课,直言“真是一节也不能少,一节也不能错过!”

真正被惊到的是,当修读光学的本科生在校园偶遇管曙光,竟会被他准确地“点名”。上海女生赵佳蔚就是如此,管曙光至今记得她当年第一次期中考试还考了个不及格,后来却越学越有兴趣。“我能得到这份工作最该感谢的是管老师,因为是他把我引入了光学的大门,让我意识到光学有那么多的学问,有那么大的发展潜力。”赵佳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已在慕尼黑一家激光科技企业当上销售工程师。

这门课,确实不好过。管曙光很仔细地整理光学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还有英语论文供学生课外阅读,PPT上也基本用英语展示。学生匿名评教说,在光学课上学英文倒算是另辟蹊径,却也收获颇丰,“毕竟在接触一个概念或定理时,同时接受了它的英文版,比起枯燥地去背单词效果好多了。”

一人三修同一课,创纪录

大学重修一门课,通常意味着期末考试不及格,但管曙光的课却是例外。已把课程修读两遍的唐瑜问老师,“我可以再修一次光学课吗?我听说老师的课每年都不太一样。”于是,从大二到大四,唐瑜成了一人三修同一课的创纪录者。

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先荣教授告诉记者,她常见管曙光备着一个本子,每每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线索”,只要对上课有用,就立马记下灵感。70周年国庆大阅兵,当管曙光被直播画面中整齐划一的行进方阵所震撼时,他想到的竟是光栅原理的教法。因为作为历年教学的难点之一,光栅也是在光学上“步调一致”,才能保持严格的相位。

那么,管曙光是怎么记住全班学生名字的呢?这还是因为他的教学方法:高频接触、师生互动。尽管有助教,但每份学生作业不仅助教改,他还要亲自再改一遍,改的还不止于答案——专门的习题课上,管曙光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制作成PPT后,要求好几个被有幸选中的同学当“小老师”,一题多解、举一反三。

有意思的是,管曙光自己“悬赏”,请学生们“找茬”。凡是在授课材料中发现老师的错误,相关改错学生经名单公示,期末总评可以加1分。最初,荣获加分的学生还不少,可后来挑刺就变得几无可能。

对相机收藏情有独钟的管曙光,有一次,为了奖励和他积极探讨自学内容的学生,第二次上课时带来了1930年代德国制造的光学相机,让那位同学保管一周,供其研究。于是,全班再次投来艳羡目光,被激发起自主学习的欲望。

这一系列育人方法,被管曙光定位为“有爱、有理、有美、有效”。“做热爱的事,会不计成本。”他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