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礼,在我们当地农村也称之为往礼,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意思,亲戚朋友之间,一来一往,情谊的味道就体现出来了,这是随礼的积极意义所在。

随礼的初衷,也是在东家付出后的一种金钱上的支持,这本身是件好事儿,一家有事百家帮,这个时候才能体现出亲情和友情的重要。

随礼真烦人(都知道随礼是一种压力)(1)

华子看到母亲这种情况,也就没说什么,随礼的时候,他又偷偷地为母亲添上一百元,他的想法是,这样既为母亲减轻了负担,又能在亲戚那里不失面子,也只能这样做了。

村里的老村长在世的时候,经常说一句话,同是种地为生的农民,都勤奋干活,为啥有的家庭过得好些,有的家庭过得很困难呢。

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礼造成的,有的家庭一年也碰不上一个事儿,有的家庭一年到头吃大桌,眼前的整桌大席并不是享受,而是沉重的负担啊!

随礼真烦人(都知道随礼是一种压力)(2)

有人说,你随礼了,还能吃上几顿,也该平衡了,再说了,你家办事的时候,人家不是还得给你随礼吗,一来一往,不就拉平了吗?

话说的轻巧,这事儿怎么可能拉平,一般的农村人家,请客办事哪家不是要折腾几天,在我们当地最少三天,吃吃喝喝得花多少钱呀,很多时候收的礼金,还裹不住办事儿的开支。

所以,随礼随的是情分和面子,得到的却是两家的负担,对社会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拉动了内需,推动了市场繁荣。

随礼真烦人(都知道随礼是一种压力)(3)

而且如今的随礼,动不动就是三百五百、上千的也有很多,这样的随礼法,给很多农村家庭带来了无限压力。

就像人们说的那样,如今物价高了,啥都是贵的,礼金拿少了,都不好意思上人家去吃饭。所以,随礼随的不但是钱,还是人情,人情不断,礼金难断,没了礼金,什么都没了。

礼,你敢不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