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1)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2)

不要辜负每一天,人生本无意义,活好每一天,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才是这点意义。

——吴士宏

文|鸽子

一本出版于1999年名为《逆风飞飏》的书,在鲁豫的书架上放了23年。这本书曾跟着她搬家,跟着她从北京到香港,又从香港回到北京,前不久,这本书跟着她走进了原作者吴士宏的家,鲁豫说,自己曾被这本书很深地影响过。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3)

吴士宏, 从一名初中毕业的护士成为IBM的“南天王”、微软中国的CEO,是当时少见的世界级企业中的中国本土女性高管,曾被媒体称为“打工女皇”。

鲁豫说,在那个年代,像她自己这样的年轻女性,身边肉眼可见的女性职场榜样很少很少,她在吴士宏身上看到了一些在生活中的女性前辈身上没有见过的“酷”和“飒”,那是一种新的人生选择,让她备受鼓舞和激励。

在如今的话语体系里,吴士宏的故事无疑是一个“大女主”的故事,那是一个年轻女性的自我成长和奋斗史,她努力打破偏见,努力往前走,往上走,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靠实打实的成绩杀出一条血路,赢得尊重和掌声。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4)

她曾成为一代年轻人的职场偶像,很多人被她的故事激励过,也有很多人像鲁豫一样,觉得把书合上,这个故事就结束了,“圆满了”,可转眼多年过去,在人生的长河中潜沉近20年的吴士宏又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她曾逆风飞扬,也曾折戟沉沙,如今,她说自己已越过山丘,再世为人。

“初心”

十六岁那年,在医院做护士的吴士宏生了一场大病,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场病“糊里糊涂”,多轮专家会诊也没讨论出个确切结果,她被下过三次病危通知,四年之后,病又糊里糊涂地好了。

有两次,她觉得自己在病房飘了起来,“无悲无喜,无忧无恐,无病无痛的感觉”,她飘在天花板上看着下面的人,看着嘴唇发白的自己,旁边的人还在安慰她,“你好多了”。

结果后来病真的稀里糊涂地好了,她如再生般审视生命,脑子里都是“不行”。

什么不行?得变,“不能再这样活着”。

那是1983年,吴士宏大病初愈,萌生了想换一个工作的想法,可这四年,好像世界已经大变样,她翻看报纸上的招聘启事,发现随便一个地方都要求“大专以上文凭”。

怎么办?先搞定文凭。经多方比较,她看上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如果顺利,这种办法最快,也最省钱,她报了需要考最少科目的“英语专科”,教材是找姐姐姐夫借来的,时间是工作之余挤出来的,她拼命拼到让人害怕,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再病倒了怎么办?

可她的心思是:反正再病倒之前我得活一回!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5)

凭着这股拼劲,她如期拿下了多门考试,离文凭只有一步之遥,在报纸上看到“北京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招聘,她决定试试。

求职信用的是处方纸,照片是从医院的工作证上撕下来的,照片齐缝处还盖着蓝章,她用酒精擦掉,还不忘在求职信上加上一句:若不蒙给予考试机会,烦请将照片寄回。

她没多想,只是拍照太贵,她就这么一张照片,以后还得用。没想到一个月后她收到了外企服务公司的考试通知。等她后来真考进去了,和同事们都成了自己人,才知道当年能有这个考试机会,还多亏了自己那张照片,同事告诉她,他们当时曾传阅她的求职信,“你能看出这人有点什么吗?她还让把照片给她寄回去,咱把她叫来看看吧。”

总有人问吴士宏,当年为啥那么拼?初心是什么?动力是什么?

她的答案简单直接:穷,想多挣一点钱。大病四年,每天都是穿拖鞋,脚都被放大了,再出去工作,买不起新鞋,穿了一年多“小鞋”,就想着“我要能买双鞋,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希望换一个能和健康人为伍的工作”。

服务公司负责给外企提供人才,进入公司没多久,吴士宏通过了IBM的面试,被外派到IBM当办事员。

吴士宏还记得,第一天去IBM上班,也是她第一次进五星级酒店,她不知道怎么进旋转门,在那偷偷地看了十几二十分钟,看别人怎么进,“特别怕进去就卡住了”。

进到IBM后,她说自己有半年的时间都是能不跟人说话就不跟人说话,溜墙根,悄悄干自己的事,那时候的吴士宏,有些腼腆,有些自卑,她说后来很多人说她“张扬”,她都会觉得恍惚。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6)

在外企的工作并不容易,除了工作上的忙和累,有时还要承受“歧视”。有一回,吴士宏负责运一些文具进公司,因为着急没带工作证,在门口的时候被保安拦住,不管怎么说,都不让她进去。她觉得自己像只被耍的猴子,后来被同事带进公司,她在卫生间没声地哭了一场,并在心里暗暗发誓——

再也不要被人拦在门外,别管是什么门!

再伟大一次

往后多年,好像真的再没有什么门能把吴士宏拦在门外。

她靠自己争取,得到了破例参加IBM专业人员招聘考试的机会,从办事员转成专业学员,名片上印着“助理工程师”

她现在回想起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通过了那些考试,怎么就敢敲人家的门说,请给我一个考试的机会。

她一路往前走,一路往上走。那时候的她,好像从不知道悠着劲儿做事,每天都要给自己定上好几个闹钟,很多年都把日程表放在枕头边上,人往上走的时候,好像没时间孤独和忧伤,甚至有点享受那种孤独,吴士宏说,有时候她穿着高跟鞋走在路上健步如飞,看到有人在外面发呆,心里会有一点优越感,“你看我在忙事业”。

不过她也逐渐意识到,事业的成功带来的那种“爽感”保鲜期越来越短,她刚被提拔时,第一次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小办公室,她偷着乐了好久,再往后快乐的感觉好像一再变短,变轻,甚至没什么感觉了。

或许这也是她一直在寻求变化的原因。

她曾是IBM的“南天王”,是微软中国的CEO,后来又成了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7)

可个人的职业理想在行业的大势面前似乎不堪一击,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当时身在TCL的吴士宏陷入到越来越艰难的境地里,内忧外患中,她的身体垮了,有一天自己上楼打算睡觉,好像听到哪里有敲鼓的声音,又觉得有马群在向她跑过来。

躺下之后,她完全不能动了,直到第二天凌晨,她感觉自己好像活过来了,床垫上有一个汗迹形成的人形,她又病了一场,不过这场病似乎也给了她一个理由,“我已经这样了,我差点死了,所以我不做了。”

没想到,这一停,就是好几年,2007年的一天,她看到家里的狗狗在院子里扑柳絮,不知道触碰到了哪根弦,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家待了快六年,忍不住问自己——我干什么了?

然后三个字在耳边炸响——混日子。

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头发根儿都立起来了,到镜子前看了看自己,好像还可以,她决定出门创业,她想“再伟大一回”。

回看当年,她深知自己这次创业初心不正,抱着再伟大一次的心,她创业失败,不但钱没了,还因此欠下巨债。

鲁豫觉得,吴士宏的这段经历,特别像一个天王巨星,在舞台上的嗨点越来越高,“他要不断重复,重复到高位的那个嗨点,然后不断超越自己,透支自己。有一天可能没有当初的辉煌,一下就到了一个抑郁的过程。”

创业失败后,很长一段时间,吴士宏不出门,也不和人说话,天还没黑,她就拉上窗帘,琢磨各种死法,浑浑噩噩几个月,觉得留在黑暗里与死亡的想象作伴是一件特别美的事情。

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

也许命不该绝,有一次不情不愿地出差,吴士宏意外接触了“教练”这个行业,专门给企业的高管做教练。她发现教练还有课程,就想着去看看。反正“死”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没想到,在第一堂教练课上,老师的一个问题问到了她心里——

你此生至今取得成绩和成就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许对别人来说没什么,却让她足足想了两个星期。她在白纸上写各种词,聪明、努力,其他种种,后来觉得都是表象,最后终于找到了那个内在因素——

害怕失败。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一直陷在一个迷障里,也许大家都忘了,但她还记得自己在大家眼中的样子,觉得不出来则已,一出来,就只能比当初那个自己更好,“如果我不比那个更棒,就不行”,于是开始跟自己过不去,每天想着怎么死。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8)

想通这一层,她突然笑得停不住,那是半夜十点多,把家里的阿姨吓得够呛。

这一笑,把她的迷障笑开了。她觉得疏通了,也痛快了,没那么想死了。也觉得“教练”这件事有点门道,决定去学一学。

吴士宏的教练生涯自此开始。

她渐渐还清了债,开始写书,生活中有了盼头和意义感。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9)

回想以前当白领的时候,每天定好几个闹钟,有做不完的事情,看起来积极向上,但具体到每一天,真正快乐的时间并不多。

如今,她自觉过着可以掌控和计划的生活,也很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做教练这件事,好像可以做到很老,也不用拼体力。“好玩,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背景,有意思。”

她不再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职位,或者做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而是“我想要活成什么样”。

她想要活成什么样?

吴士宏说自己想了三四年,总算想到了——纯粹、自然、悦己、利他。

“我现在是这样,我该买的商业保险我买。然后我自己尽量地注意,我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我每天都快快乐乐的,我万一哪一次体检出了一个什么什么癌症,看看能治就治,不能治就该吃点什么,该干点什么就挺好。”

“不要辜负每一天,人生本无意义,活好每一天,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才是这点意义。”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10)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11)

吴士宏个人资料(把每一天活出意义感)(12)

采访素材参考|《鲁豫有约一日行》吴士宏专访。

本文配图来源|《鲁豫有约一日行》及网络。图片不为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