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阖家团圆的日子,小时候听奶奶讲过“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民间故事。

八月十五杀鞑子(八月十五杀鞑子)(1)

鞑子

传说元朝末年,汉人不堪元政府的残暴统治,纷纷揭竿反元,但元军控制严密,义军无法传递消息,适逢中秋节将至,有人献计,在中秋节互赠的月饼里面夹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纷纷约定在八月十五那天起义,大家一起反抗,推翻暴政。

八月十五杀鞑子(八月十五杀鞑子)(2)

月饼夹纸条

详情

元朝惠宗末年,颍州刘福通及全国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元廷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为了巩固统治,他们一面派兵镇压起义军,一面派家鞑子到各家各户进行控制,大伙儿被卡得苦不堪言。

住在户上的家鞑子,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但将兵器没收,连切菜刀都得由他保存,用时去领,用后即还。哪家有大闺女、小媳妇,都要出高价钱向他买门槛子。谁家不买门槛子,不管是谁家大闺女小媳妇任由家鞑子淫奸,新媳妇洞房任由家鞑子先睡,他可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坳犟不得。如果拿钱买了门槛子,他就稍微规矩一些。门槛子这玩意儿,又没有固定的牌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许你还口。这样,富户能买得起,穷户就作了难,一个门槛子,就能让你倾家荡产。实在买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家鞑子比自家的老祖宗还要尊贵,好东西得尽着他吃他用,稍不顺心,不是打就是骂,甚至处死你都无处伸冤。平时三朋四友在一起聚会,或者两个在一处说悄悄话,你要惹着他,他诬赖你想谋反,连命都没有了,所以那时候,天黑就吹灯,谁也不敢胡遛乱逛,免得祸从天降。

金庸《天龙八部》有过一段元朝前身大辽对汉人不平等待遇,(乔峰当上南院大王坐镇南京与汉兵的一段对话里,汉兵在大辽只能是下等兵,及时立功也不能晋升,后来被乔峰改革)

八月十五杀鞑子(八月十五杀鞑子)(3)

萧峰当上南院大王

当今社会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和睦,人人平等,共享太平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