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余姚市大岚镇大俞村,美丽的大皎溪穿村而过,村民靠山临水居两岸,有历史,有故事,也有风景的山里人家,每次深入四明山,我都会在此停留。
前往大俞村,无论是宁波方向的细北线,还是奉化和余姚方向的浒溪线,每一条路,都是美丽的风景线。
大俞村人多姓俞,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年间,即公元1457—1464年期间,原居于嵊州东部覆卮山乌坑一带的俞氏兄弟,迁移至此。
俞氏兄弟以烧碳为生,与定居于此的唐氏、竺氏、高氏、邓氏为邻,俞氏后裔人丁兴旺,遂名大俞村。
穿村而过的大皎溪,发源于四明山唐田一带,下游流经周公宅水库和皎口水库,与小皎相汇于皎口,称为樟溪,再下游为鄞江,至江口,与奉化江相汇,奔流向海。
前些年的夏天,大俞村的四窗岩漂流,远近闻名。
下游的周公宅水库和皎口水库,是宁波人民的饮用水库,被誉为宁波人民的两个大水缸,因为环保原因,上库上游的漂流项目,被停止运营。
大俞村,东为杖锡山,西有华盖山,南有四窗岩,北有韩采岩,历史人文荟萃。
韩采岩,又叫寒草岩,相传这里曾是韩湘子的采药地,故名韩采岩。
韩湘子是八仙过海故事中的八仙之一,也是吕洞宾的徒弟。
《四明谈助》载,“岩石嵚崟临溪,溪阔数十丈。左为寒草洞,初伛而入,徐可仰视,右为钓台。岩在大阑之东,仗锡之北。”
元代铁充有诗记之:
寒草岩前春色稀,
桃花无数映清溪。
吾行已到仙家窟,
不比渔人此路迷。
韩采岩在当地人心目中,没有那么文雅,当地人称之为“汗出岩”,与“韩采岩”谐音,真是有趣。
“汗出岩”所在的山岭,称为“汗出岭”。
从大俞村沿古道登顶大岚,山高路陡,上山之人必然累得大汗淋漓,因此而名汗出岩、汗出岭。
大俞村还有一处原始风光,罗汉谷。
罗汉谷,这名称大有来头。
罗汉谷溪流发源于大岚山顶,峡谷之北是包裹岩,峡谷之南是太师椅,每个名称都有来历。
太师椅,因山头状如太师椅而名。
包裹岩,则因吕洞宾下棋时在此落下包裹而名。
在八仙过海的民间传说里,核心人物就是吕洞宾,道教尊其为“吕祖”。
相传吕洞宾常到山谷之北的岩石下棋,有一天,吕洞宾下棋时因急事离开,居然把包裹给落下了。
十八个虔诚的罗汉,一直守护着他的包裹。
遗憾的是,一直到罗汉们终老,吕洞宾都没有回来。
人们被十八罗汉的虔诚所感动,将这个峡谷命名为罗汉谷。
吕洞宾下棋落下包裹的岩石,称为包裹岩。
包裹岩有洞,如石屋,洞口高约二米,宽近二十米,洞深八九米。
《四明谈助》记载:“岩形特异,秀出群峦。上平区为钓台,下有棋盘石。坐望群峰,屏列一面,洋洋大观。最上一石屋,曰‘包裹岩’,昔有僧缚茅守山。”
打开地图,四明山中,可以看到这几个非常有意思的地名,包裹岩、太师椅、罗汉谷。
罗汉谷的原始风光,藏匿了千万年,很少有人深入其谷,近年终于揭开了面纱。
罗汉谷旅游度假村,已经建成对外开放,西大线路边榧树潭水库畔,建成了精致的四明岚舍民宿。
罗汉谷景区内,沿溪而上,一路潭瀑相间,怪石嶙峋,藤蔓纵横,一树一竹,一洞一石,尽呈原始风貌。
到大俞村,还有四窗岩,不容错过。
四窗岩位于大俞山的山巅,长方形的悬岩崖,有四个洞孔,如四扇窗户,可通光,故名四窗岩。
四窗,如山之四目,意指山的四个眼睛,四明山,因此而得名。
公元738年,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设明州。
明州之明,来源于四明山,“因山氏州”,故名明州。
明州,源于四明山,而四明山源于四窗岩,可见四窗岩在宁波的人文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四窗岩,现在人迹少至,但是在漫长的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都曾游历四窗岩,并且留下了传世的诗篇。
刘长卿、陆鲁望、皮日休、沈明臣、黄宗羲、李东门、全祖望等文人墨客,都曾游历四窗岩,并且以《四明山九题诗》中的《石窗》诗,相互应和,为四窗岩增添了传说和佳话不少。
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从江苏老家南下到宁海途中,也曾游历四窗岩,游记从宁海开篇。
蒋介石也曾两次登临四窗岩,第一次是1913年到此避难,第二次是1949年最后的惜别。
风景背后有故事。
故事比风景,更有意义。
自驾的朋友导航大俞村即可。
公交出行的朋友,宁波方向到鄞江公交站,转乘617-4路公交车,至终点站百步阶下车即可;余姚方向至大岚,转乘639路公交车可至大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