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只要读过几年书的人都敢自称会写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流传下来的只是沧海一粟,时间才是最公正的评论家。

北宋中期,范仲淹在杭州为官时,特别喜欢提携下属,只要是人才,他就大力向朝廷推荐,因此有很多人得以升官。

他把三十年光阴献给了唐诗(此人写了一辈子诗)(1)

不过,有一个名叫苏麟的巡检,由于经常在属县各地出差,很少在范仲淹面前出现,因此也就得不到关注。有一天,他特意写了一首诗给范仲淹,其中一联曰: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他把三十年光阴献给了唐诗(此人写了一辈子诗)(2)

这两句诗看似吟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大发牢骚:好处都被别人占了,而自己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关于苏麟的事迹,在历史上只留下这一笔,作为一名官员,苏麟在平时肯定写过不少诗词,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写了一辈子,流传后世的只有这么两句。

后来,这两句诗频繁被人们引用,耳熟能详到成了谚语的程度,能为汉语的博大精深贡献一丝力量,苏麟也应该感到满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