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买房子,会想知道市场房价情况;就算是买新的电脑或手机,肯定也会先掌握产品信息,包括价格、性能、耐用性等。所以,我们通常会认为“得到信息”一定会有帮助。
事实上,研究证明,人们其实没兴趣知道大量的信息——很多对我们来说毫无价值,只不过是浪费大脑容量,无聊透顶。
诸如是否会罹患阿兹海默症、基因上是否容易得癌症和心脏病、所有同事对自己的实际看法;又或许也不想要知道啤酒、咖啡、冰淇淋对于健康造成的风险,这些食物提供当下的愉悦,却可能对未来造成伤害。
如果满脑子都想着风险,这些信息只会带来恐惧、内疚和羞愧。这种时候,无知或许才是幸福的。
所以,最重要的问题应该在于:得到信息能否让人们变得更幸福?
这要谈到幸福的定义。
▲ 支付意愿的高低,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理性的选择,希望避免痛苦;另一方面也可能想保留惊喜的可能。
经济学家总爱将“支付意愿”(WTP)挂在嘴边,觉得只要知道一个人愿意为了取得某样事物(衣服、食物、笔记电脑、汽车或知识)支付多少金额,就能判断这个事物对他/她的得失利益。
但对于将“支付意愿”当做判断标准,我有些不同的看法,而且偏向负面:真正重要的应该是人们能否幸福快乐,而不在于支付意愿高低。
如果民众本来就没钱,哪谈得上支付意愿?
后面会看到,要谈支付意愿,还必须先看看民众当时是否理性、是否拥有完整的背景知识。关键在于,当他们被问到对于某种“信息”的支付意愿时,这些人可能根本没有足够的参考知识。
也就是说,他们是在“信息不足”的状态下,判断自身支付意愿的高低。此外,就算取得某项信息能让生活品质大为改进,也可能因为面临生计困顿,根本无心取得这些知识。
支付意愿也会受到各种认知偏误影响,例如现时偏误(只看眼前而不看未来),或是现成偏误(误以为承担某些风险比较容易有成效)。
支付意愿的高低,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理性的选择,希望避免痛苦;另一方面也可能想保留惊喜的可能。
惊喜派对若过早露馅就没意思了;读悬疑小说也不能太快被剧透。但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可能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于是一谈起健康,就不想听到任何坏消息。
大众对不同信息/知识的支付意愿高低有别,已经足堪玩味。而更有趣的是,甚至有时候宁愿付钱,也要避免得到某些信息和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