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说,人生就是建立在误读之上的,一切都是误读。

窦文涛说,人与人相处,误读不一定是常态,而是我们选择相信什么,这就得基于三个要素:判断、学习、信任

我想补充一点:情绪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鸟取蜘蛛之家的古怪事件

以前看《名侦探柯南》时,对“鸟取蜘蛛之家的古怪事件”留下深刻印象,更多出于少女情怀的惋惜。时隔多年再看,觉得事件中的人物仿佛那被线牵动着跳舞的木偶,而线的那一段是情绪。

傀儡岭的武田家,近几年来接二连三发生不幸事件。三年前,美沙、美沙母亲接连自杀。最近,根岸先生(美沙父亲生意伙伴)也被发现在仓库呈自杀死状。

随着柯南、美国小伙罗伯特等人的到来,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美沙的父亲信一突然又“自杀”身亡。

真相:正义的复仇?

调查之初,一些往事浮出水面。

原来,美沙不是信一的亲生女儿,而是美沙母亲和信一弟弟武田龍二所生。三年前,母亲以为美沙得知真相、痛苦不堪才选择自杀,于是满怀愧疚地跟随女儿“去”了。

根岸和信一的陆续死亡,则均出自于罗伯特的精心设计。

“美沙在你离开后就上吊自杀了,我看八成是信一虐待的。这也难怪啦,毕竟不是亲生女儿嘛!……”服了麻药的根岸眼神涣散,一面奸笑一面对罗伯特说出这番话。

悲痛欲绝的罗伯特憎恶根岸的幸灾乐祸,并相信了他口中所谓的“真相”。“这个家里的所有人,对她见死不救,都该死”,为此罗伯特不惜对无辜的人下手。

罗伯特所认为的“正义复仇”,就是全部事实真相么?

反转:“真相”背后的真相

回到故事发生的原点,三年前:

罗伯特离开前曾留给美沙一封信,里面有个关键词“Shine”,闪耀的意思。他曾和美沙讲过“我想娶一个阳光一样的太太”,所以这信实际上是一封充满爱意的情书。罗伯特以为与自己心意相投的美沙能读懂、并等待自己。

美沙呢?由于即将与心爱之人分离,当时在精神上非常不稳定的她,将英文“Shine”理解为日文中“shi ne(死ね)—去死吧”的意思,以为被抛弃,万念俱灰。

最后,罗伯特因蓄意杀人被拷上警车,他一路喃喃自语:“为什么我不是日本人,为什么她不是美国人”,就像一个故障的傀儡一样,不停地、重复说一样的话。

至此,本次事件告一段落。

故事中的两段小插曲

一,当年,美沙母亲之所以和武田龍二发生关系,“完全是为丈夫考虑”。丈夫那时病重、身体不好,她想实现对方有一个孩子的愿望,主动请求武田龍二配合,后者最终答应(自责至今)。

二,信一死亡后,当大家都得知武田龍二才是美沙的生父,尤其是当年就对这件事有所察觉的他母亲,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指责他“竟然为此丧心病狂地谋杀哥哥”。

一念之中均有情绪流转

以上。再次看完“鸟取蜘蛛之家的古怪事件”,我不禁深呼吸一口气。一切都是误读,这件事里有太多误读。

01: 恋爱中的美沙敏感脆弱多疑,她的死亡无疑是后面一切悲剧的起点;

02: 恋爱中的罗伯特充满自信,以为一封信足以表明心意,结果换来终身抱憾;

03: 藏着秘密的美沙母亲,终日惶惶,将女儿之死归咎于自己,了却生命;

04: 根岸因为生意,恶意揣测合伙人信一,口无遮拦“造谣”,搭上两条命;

05: 悲痛欲绝的罗伯特,被激起心中怒火,并放任“大伙蔓延”去杀人;

06: 美沙母亲所谓“完全为丈夫考虑”,只是一种“听我的这个事情不需要……”的“明式做法”;

07: 武田龍二的母亲自以为明白一切的自得,带着篇偏见看次子。

《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分布诸色彩”。每个人眼中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世界,其实都带有情绪。高兴时是喜悦的黄,悲哀是惨黄色,视角受情绪影响属实大。

名侦探柯南里面20年前的真相(那些真相背后的眼泪和遗憾)(1)

在“鸟取蜘蛛之家的古怪事件”中,各种情绪就交织在每个人内心、以及每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脆弱的情绪造成缺憾、惶恐的情绪稀释勇气、嫉恨的情绪让恶语脱口而出、悲痛愤怒的情绪将理智击败……不同情绪带来不同的误读,一念之中均是情绪的流转,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其中,美沙母亲的选择,让我觉得有必要再度一提,“人们很多时候对爱的误读”。将“我认为”式的自恋、控制欲、过度的亲密关系、依赖等当成爱的人,说到底不过是受自己的情绪控制(或不舍、或不安、焦虑…),不肯学会“放手”而已。

具体可以阅读我此前写的一系列文章:《亲密需有界限,亲情也要分寸》、《<小欢喜>里狡猾的爱:“善意的操控”让关怀沦为“不择手段”》、《别把我当成你们婚姻的筹码》(戳蓝字查看详情),不再赘述。

误读的反向作用

一位诗人说:“语言和文字真的是不可执取的东西,当一句话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它就不是你的了,你必须允许别人任意解读,甚至误读。所以我最想说的话,其实在我开口的一刹那就已经说完。”

从这一角度而言,被误读似乎是表达者的宿命,罗生门无处不在。但未必全是坏事。

譬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初是战友间的互勉之词,“相濡以沫”起源也并非讲夫妻感情……这些被我们“误读”的先贤名言,被重新赋予别样美妙之意,倒也是一桩趣事、美事儿。

名侦探柯南里面20年前的真相(那些真相背后的眼泪和遗憾)(2)

再如,苏轼《惠州一绝》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其实也是误读。他被贬广东,在岭南路边摘食荔枝,受到路过老汉的警告“一啖荔枝三把火”。本意为荔枝火气大,莫要贪食。但不懂方言的苏轼将其理解为“日啖荔枝三百颗”。你看,这千古名句实在有些妙手偶得的意味。

此外,有时误读还可能让我们刷新认知盲区,以更多元丰富的视角看待事件。幸运的话,某些误读,还能为我们带来灵感

总而言之,误读常在,有好有坏。而我们能做的至少有两点:

其一,不负面误读他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尊重。尽量不以最深的恶意来揣测他人,评价应基于一定的认识和认真的思考,而非情绪化的判断;

其二,不愿被别人莫名误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自知。与人沟通时,忠于事实,言语才能准确表达,降低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