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考不到100天

成绩不理想咋逆袭

洛教融媒邀请多位学长学姐

以及一线教师

为大家准备了

中考文化课提分宝典

赶紧来看看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1)

=语文=

提高 8~39分

学长档案

张时源:洛阳地矿双语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40分被科大附中录取,语文从中招模拟考试94分到中考102分,提高8分。

屈正阳:西工区建中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04分被洛二高录取,语文从3月月考86分到中考94分,提高8分。

李武京:苏秦中学(原洛龙三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63分被洛十二高录取,语文从3月月考40分到中考79分,提高39分。

提分经验

●重视古诗文背默

最后100天,李武京整理了80篇中考常考的古诗文,每天早自习背诵一篇,第二天复习、默写;屈正阳背古诗文时,还会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借此理解其作品的中心思想。

●整理易错字词

写卷子、做作业时,李武京把常写错的字抄在小本上,并标注其意思;张时源归纳总结古诗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每页写一个词,下面分条记录该词的不同释义及用法,经常拿来翻看。

●总结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是不少学生的弱项,三名学生均坚持每天做1至2篇阅读理解,并对照答案总结答题模版。屈正阳做现代文阅读理解时,会从文章体裁、结构、主旨等角度分析并写下要点;张时源归纳出解题步骤:1.速读,确定文章体裁、中心思想及题目要求;2.通读全文,圈画有效阅读区域;3.分条作答,将最重要的内容排在前面。

●打造个人作文模版

中考前100天,屈正阳每两天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内容是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或记录心情、景物变化;他还重点学习优秀作文在素材选用、修辞手法等方面的优点,并记在摘抄本上。李武京每周练一篇我省其他地市中招模拟考试的真题作文,他先用5分钟列提纲,再采用六段式、按记叙文六要素写作,首尾呼应;从写人、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准备四五篇自己写得较好的作文,请老师批改后当成个人范文,考试时结合命题要求略做修改,就是一篇高质量作文。

名师点评

西工区建中学校语文老师 徐双双: 和其他科目相比,语文提分相对较难。以上3名同学懂得从基础知识入手,每天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值得多数考生借鉴。

中考语文考查内容主要有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块,其中古诗文默写、阅读鉴赏等约占20分,考查篇目均为课本内容。语文基础薄弱的考生,可先将复习重点放到背默上,弄懂老师标注的重点字词。

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中占比较大,考生可结合不同题型总结答题思路,并在日常练习中熟练运用。此外,不建议考生背所谓的“中考满分作文”,可梳理自己较满意的作文并请老师指导、修改,必要时多练几遍,提分效果更好。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2)

=数学=

提高 12~30分

学长档案

张超然:西工区建中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35分(享受分配生政策)被洛一高录取,数学从3月月考105分到中考117分,提高12分。

孙锦毅:市东明外语实验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46分被洛五高录取,数学从3月月考80分到中考109分,提高29分。

张书睿:洛阳东方外国语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64分被洛十二高录取,数学从3月月考70分到中考99分,提高29分。

李昂:古城中学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53分被洛一高录取,数学从3月月考80分到中考110分,提高30分。

提分经验

●重视课本

以上4名同学,在最后复习阶段均未报辅导班,每节课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并认真完成作业。张书睿在一轮复习中重视课本上的练习题,将初一、初二时课本上未完成的习题全做了一遍,不会做的先看例题,思考例题与习题之间的关系,仍弄不懂的再问老师;对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无论难易,李昂、孙锦毅每道都会“吃透”。

●针对弱项训练

李昂经常在计算上出错,他坚持每天限时做5 道计算题,并在草稿纸上分区演算,便于最后检查;张书睿在函数部分失分较多,她请老师针对失分点给她推荐习题,每天做3至5道;张超然的几何证明题常因步骤缺失难拿满分,他利用周末整块时间,用《面对面》等复习资料进行专项练习,并对照答案解析规范解题步骤。

●归纳错题

张超然用活页本当数学错题本,按类型整理错题:题目摘记在本子左侧,下面分析错题原因,并用铅笔写出解题步骤、思路,涉及的知识点、注意事项记在本子右侧,周末将答案擦掉再做一遍,直到不再出错。李昂将错题剪下来放在纸盒里,每周末随机抽取练习。

●成立互助小组

张书睿的文科成绩好,她请老师将文科弱、理科好的同学调到她旁边,她监督同桌背书,同桌辅导她做题;孙锦毅和同学成立互助小组互相讲题,平时不仅看自己的错题本,还借阅对方的学习。

名师点评

市东明外语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 李静: 数学是令一些学生比较头疼的科目,但也是现阶段最易提分的科目;4名同学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提分明显。

近两年,中考数学难度降低,基础题约占八成以上。建议中等程度以下考生重点梳理日常练习和中考真题、模拟卷中的错题,反复训练同类型题目。

中等程度偏上考生,可针对中考真题、模拟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的最后两题,解答题的最后一问,总结做题思路,建构数学模型;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解题思路讲给其他人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3)

=英语=

提高 14~46分

学长档案

张时源:英语从中招模拟考试101分到中考115分,提高14分。

白佳怡:高新外国语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22分被科大附中录取,英语从3月月考96分到中考116分,提高20分。

董鹏翔:苏秦中学(原洛龙三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66分被洛十二高录取,英语从3月月考60分左右到中考106分,提高46分。

提分经验

●自制单词本

董鹏翔每天用20分钟,将英语《解析与检测》及课本中的单词全过了一边。白佳怡、张时源做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时,将生词,易读错、写错及熟词新义、一词多义的单词抄在本子上,利用课间、打饭排队的时间翻看。

●多听真题听力

董鹏翔每周听3篇中考英语真题听力题,并形成听力做题三步法:听前,快速浏览题目,勾画时间、地点、人名等关键词;听时,记住关键信息、圈出答案;听第二遍时,重点检查。张时源听录音时将其调整为1.25倍速,锻炼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练衡水体

中考前一两个月,张时源、白佳怡都练了衡水体。白佳怡打印了中考英语衡水体高分作文,对照临摹;张时源写英语作业、试卷时降低书写速度,尽量把每个字母写得圆润,每个单词间留一个字母的位置,写错轻轻划掉,保持书面整洁。

名师点评

市隋唐城初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杜蕊: 词汇不过关,英语成绩难提高。中等程度以下学生,中考前要背会英语课本中的1600多个单词;程度中上等的同学,可像白佳怡、张时源一样,善用联想、归纳等方法强化记忆。

听力在中考中占20分,难度不大,考前可以每天听5至10分钟听力培养语感;阅读理解占比较大,除每天练习1到2篇、每篇限时8分钟左右外,还应养成细读题干、用笔圈出文中关键词、线索句的习惯。书写习惯不好的同学可练衡水体,短期内提分效果明显。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4)

=物理=

8~17分

学长档案

王忆萌:东方二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47分被理工附中录取,物理从3月月考59分到中考67分,提高8分。

孙嘉琪:伊滨区实验中学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94分被市实验高中录取,物理从3月月考40分到中考57分,提高17分。

提分经验

●回归课本

不少中考物理题由教材例题、习题演变而来。孙嘉琪基础弱,她先把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等板块的实验、练习题做会,再把自己的易错题和老师强调的经典例题,各打印5份反复练习。

●分模块复习

物理知识点细碎,孙嘉琪分块复习,将知识点分为6个模块:声学、光学、力学、电学、热学、电磁学,将每个模块的知识点用树状图画出,通过地毯式梳理查漏补缺。

●多刷套卷

考前100天,王忆萌做了近6年的河南省中考物理真题、12套模拟卷,做卷子时她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作答,做完一套,再对答案,并马上整理错题;基础题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偏题、难题了解做题思路即可,不必深究。

名师点评

东方二中、市英才初中物理老师凌少华、郭艳:中考物理的基础题占50%,中等难度题占30%。教材是中考物理命题的出发点,基础不好的考生要像孙嘉琪一样吃透教材,除弄懂书上的例题、课后习题外,还要清楚课本上每幅图例中包含的知识点。平时刷题要规范做题习惯,练作图题时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直角标记、箭头指向等问题,利用直尺把线画直。

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越发贴近生活,平时可多了解相关新闻。如:“天宫课堂”中包含不少物理考试素材——奇特的“水透镜”、失重对浮力的影响等,考生可多看几遍视频,结合物理教材理解。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5)

=历史=

10~12分

学长档案

张露月:东方二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35分被理工附中录取,历史从3月月考33分到中考43分,提高10分。

胡博:市外国语初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47分被洛一高录取,历史从3月月考35分到中考47分,提高12分。

提分经验

●画历史框架图

历史知识点较多,为防止记混,胡博在二轮专题复习中,针对每个专题都画出了历史框架图。如将不同时期历史事件进行纵向对比,对同一时期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有助于理清历史脉络。

●做题不翻书

历史是开卷考试,但胡博做历史试卷时几乎不翻书。对熟悉的知识点,他尽量凭记忆直接作答,以保证答题速度、连贯性;有难度的题目,他会先写出重点,最后集中查阅、补充。

●标记关键信息

历史主观题里有大量文字、图片、图表等材料,张露月审题时会“圈圈点点”:圈出材料里的时间、人物、数字、文献出处等,这些材料、信息,往往跟答案有直接关系。

名师点评

东方二中、市外国语初中历史老师王晓莉、胡旭静:最近几年,中考历史出题灵活,不直接让考生回答某个历史事件的时间、意义,重点考查综合能力。基础没打牢,光靠翻书难拿高分,特别是材料题,不能生搬硬套课本知识,而是要认真审读材料和题目要求,找准题目与材料或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再作答。

复习历史时,考生可像胡博一样将教材读“薄”:先读目录,包括单元标题、每课标题;把握每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理清重大事件先后顺序、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网络。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6)

=化学=

7.5~20分

学长档案

孙马笑雯:市英才初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552分被洛一高录取,化学从3月月考42.5分到中考50分,提高7.5分。

廖盼兮:东方二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80分被市实验高中录取,化学从3月月考25分到中考45分,提高20分。

提分经验

●熟记元素、方程式

考前3个月,廖盼兮每天把所学元素的名称、符号、化合价、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顺序等默写一遍,夯实基础。背不常见的化学元素时,她会从网上找顺口溜、口诀歌帮助记忆。

●重视《解析与检测》

化学《解析与检测》的例题、模拟题较基础,适合中等以下程度考生练习。廖盼兮把这套书上的题反复做了3遍,以巩固了解化学概念、定义、实验过程等。

●刷中考真题

中考前最后100天里,孙马笑雯做了近8年的中考真题,把往年频繁出现的知识点列成表格,作为复习重点,并找到类似习题巩固练习。

名师点评

市行知初中化学老师杨晓环:《说明与检测》是中考的纲领性材料,考生要高度重视。这套书对每个考点都有相应的考核要求,如“了解”“理解”“应用”等;与去年相比有调整、新增或替换的内容,老师讲课时会指出,考生可用红笔将其标注在书上,重点复习。

平时练填空题、简答题时,语言一定要完整准确,关键词不能有错别字,如致密的“致”、吸附的“附”、饱和的“和”等,可将易错字写在纸上贴在课本第一页加深印象。

洛阳洛一高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洛阳这些学生被洛一高)(7)

=道德与法治=

19~28分

学长档案

李健健:洛龙区第七实验学校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72分被市实验高中录取,道德与法治从3月月考45分到中考64分,提高19分。

曾怀钰:市外国语初中毕业生,2022年中考以475分被市实验高中录取,道德与法治从3月月考的36分到中考64分,提高28分。

提分经验

●精读导语

复习课本时,李健健重点关注以下两点:对单元、课前导语进行精读,它们是对本单元、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有助于整体把握知识框架;关注插图、说明,它们很可能是中考政治列举题的答案。

●找关键词

曾怀钰用关键词把零散知识点串成线,如:用“改革开放”把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内容串连起来,用“创新”把九年级上册第二课内容串连起来,熟记相关知识点。

●限时训练

曾怀钰做套卷时,掐表限时做题,比中考规定时间提前15分钟做完,留出检查时间。

名师点评

市英才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张六梅:考生练真题、模拟试卷时不必贪多,每套卷子可多做几遍,直到100%正确。做第一遍时不要追求速度,尽量把每个点都答全,及时对照答案订正;一周后,再把试卷拿出来限时训练,提高速度、准确率;中考前一周再做一遍,能提高自信心。

除回归课本外,考生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梳理近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每天看《新闻联播》,结合热点问题与课本知识,思考新闻讲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意义是什么等。

(来源:洛阳晚报教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