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其顿和马其顿的关系(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1)

资料图。联合国总部。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1月11日,联合国正式成员国--马其顿共和国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议会投票,表决通过将国名由“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c of . Macedonia)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一、建国第一天,马其顿就陷入“我叫什么”的困惑

《论语·子路三》中,孔子的学生子路受“雇主”卫国国君委托,请教老师“将奚先”(治理国家什么是最优先事项),孔子掷地有声地表示“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认为堂堂一个国家,“名正言顺”是第一位的当务之急。

然而作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6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马其顿,似乎自建国第一天就陷入了“我到底叫什么名字”的困惑。

尽管这个年轻的国家在独立后不到两年便获准加入联合国,但国名却在联合国“花名册”上变了模样--成为拗口冗长的“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而在马其顿共和国自家,大家仍继续管自己叫“马其顿共和国”。

如今有将近140个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承认,马其顿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在国名方面却各叫各的——

133个国家和马其顿自己,管这个国家叫“马其顿共和国”;

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叫它“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或者简称之为"FYRM";

引人瞩目的是,马其顿的南邻--希腊,在称呼这个邻国时尽量回避“马其顿”这个单词,习惯于称之曰“那个北边的邻国”、“那个国家”。

问题就出在希腊身上。

北马其顿和马其顿的关系(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2)

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老城夜景,瓦尔达尔河南岸的辛塔尔区是该市的中心。图片来自 视觉中国。

二、 “虚胖帝国”走过的兴衰路

说起“马其顿”这个名字,熟悉世界历史的人并不陌生--

在古代史上“希腊”并非一个统一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或“一个世界”,在这个拥有相近文化的“世界”里,有雅典、斯巴达、叙拉古、科林斯等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

马其顿则是希腊“世界”中位于北方、以萨洛尼卡为中心的一个邦国。

希腊和波斯人开战之初,马其顿原本是波斯的附庸,但很快“倒戈”回到希腊人阵营中,并在公元前4世纪趁雅典、斯巴达两个大国争斗两败俱伤而崛起。

一代英主亚历山大大帝一度带领这个王国席卷希腊,攻灭波斯,直抵尼罗河和印度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但好景不长,这个“虚胖”的帝国“消化不良”:在亚历山大死后分崩离析被“打回原形”:

留在本土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征服,公元前146年成立了隶属于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公元298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马其顿隶属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成为“马其顿军区”。

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崛起,1453年消灭了拜占庭帝国,整个“马其顿军区”被土耳其吞并、占领达400多年之久。

19世纪奥斯曼衰落,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占领区出现“复国运动”,塞尔维亚王国、希腊王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相继独立,而马其顿却成了个大大的尴尬。

北马其顿和马其顿的关系(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3)

1月11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后,马其顿总理扎埃夫与议员拥抱庆祝。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三、“南斯拉夫马其顿”更名为马其顿让希腊“很不爽”

原来在漫长岁月中,马其顿成了个被戏称为“沙拉拼盘”的复杂存在:古代马其顿人都是希腊文化的一部分,如今却分成了自称“马其顿人”但分属希腊和斯拉夫文化的两大块。

而后者又分为认同保加利亚的“保加利亚斯拉夫马其顿人”和认同南斯拉夫的“南斯拉夫马其顿人”。昔日罗马帝国的“马其顿省”,则更分属于希腊、塞尔维亚王国、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四国。

在几块“马其顿地区”中,“南斯拉夫马其顿”原本是最温和、民族意识最弱的,保加利亚马其顿人曾多次“任性”,希腊马其顿人更在二战结束之初卷入希腊内战,闹出许多风波和争议。

而“南斯拉夫马其顿”却在铁托死后的南斯拉夫内战中置身事外,直到整个南斯拉夫分崩离析,才恋恋不舍、一步一回头地独立了。

这样一来,希腊就不干了:马其顿在历史上是我们希腊的概念啊,你独立叫什么不行,偏叫马其顿?难道想挖我们墙角不成?

希腊这么想也不完全是过度敏感:在那乱哄哄的年月里,的确有势力提出过“大马其顿主义”,甚至新的“马其顿共和国”也一度使用了“大马其顿主义者”的标志--维吉纳太阳旗,即有十六道金色光芒的太阳红旗。

按照相声的说法,希腊那边才是“正根儿”,因此联合国什么的都得给点面子,于是才会有FYRM这个奇怪别扭的“学名”。

马其顿共和国羽毛未丰,只得能忍则忍,在1995年把国旗改成了现在的样子(国旗上的太阳从原来的十六道金色光芒改为八道,这样就不是“大马其顿象征”了)。但希腊仍不依不饶,非逼着马其顿改名不可。

北马其顿和马其顿的关系(马其顿改名北马其顿)(4)

2018年6月,马其顿和希腊就马其顿改名一事达成协议后,马其顿民众举行大规模集会 抗议政府就更换国名向希腊“妥协”。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四、委曲求全改名不过是为了加入欧盟

对于希腊的咄咄逼人,马其顿国内主要右翼政党、国内第一大党“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表示“是可忍孰不可忍”。

2018年初,希腊、马其顿两国政府在讨价还价后“各退一步”:希腊方面放弃一直坚持的、要马其顿改国名为“上马其顿共和国”主张;马其顿方面则同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

2018年6月,两国签署普雷斯帕湖协议,推动马其顿更名公投;9月30日公投结果揭晓,尽管91%的有效票数支持更改国名,但投票率却只有可怜的37%,远低于公投最低有效标准(50%),迫使马其顿政府谋求国会修宪更改过名。

在“内部革命组织-民族统一民主党”集体退出联合政府和抵制投票的背景下,1月11日马其顿国会惊险万状地以81票赞成、29票弃权通过更名修宪案。

在120个议席的马其顿国会,修宪案通过的最低票数是80票,更名修宪案的赞成票仅比这个“门槛”多出一票而已。

马其顿人之所以一忍再忍,说到底是为了加入欧盟、北约,尤其是欧盟,以便“搭车享福”,不再做守在豪宅边要饭吃的“欧洲乞丐”。

所以,尽管马其顿人(其实是“前南斯拉夫马其顿人”)不服不忿,但他们中大多数仍然抱着“只要能加入欧盟忍就忍了吧”的心态,满怀委屈地投下了修宪更名的赞成票。

好吧,从今往后我们不要叫那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内陆国“马其顿共和国”,而要与时俱进地称呼其“北马其顿共和国”,并祝他们心想事成了。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王言虎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