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很多新指标、新表述、新举措都传递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

那么未来五年的规划里,我国将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百姓生活又会获得哪些实惠呢?从今天(16日)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数说“十四五”》,我们先通过主要指标的调整,来观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

与“十三五”相比,“十四五”规划纲要里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发生哪些变化呢?

五大类别指标,“资源环境”类改成了“绿色生态”,体现出我国从注重环境治理全面升级为重视绿色发展的新阶段,指标的设置更加直观易感,且仍然都是约束性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解读(数说十四五这些主要指标传递发展新信号)(1)

“安全保障”这次作为新类别被写进了五年规划,粮食和能源的综合生产能力两项约束性指标,也首次成为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风险,才能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此外,还有4个新指标首次入驻了五年规划,也有部分指标做了微调,这便构成了引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解读(数说十四五这些主要指标传递发展新信号)(2)

我们看到,“创新驱动”类的指标全面升级,新增指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代表着发展的新动能;发明专利前面加上了“高价值”,并提出从每万人6.3件上升到12件的高要求,更加强调了创新的质量;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年均增长将超过7%,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也力争高于前五年的实际水平。

新加入3个指标的“民生福祉”,成为“十四五”主要指标最多的一个大类,相比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调查失业率”能更好地反映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而“医师数”和“托位数”两个指标,则回应了看病难和入托难的问题;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位数,从1.8个大幅增加到4.5个,也为今后托育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在保留的指标方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解读(数说十四五这些主要指标传递发展新信号)(3)

我们发现,有三个保留指标并未设定具体的数值,“GDP的增长速度”强调“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而另外两个指标也都依赖于GDP的实际情况,分别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切都是国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审时度势做出的合理调整。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解读(数说十四五这些主要指标传递发展新信号)(4)

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将在亿万中国人民的真抓实干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刘佳昕 孙茜 覃照莹 张志)

(编辑 丰树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