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作为外界的对象,商品首先是一个依靠自身属性来满足某种需要的物品。

☀️商品体本身的有用性,也就是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这种性质所耗费劳动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

☀️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而且可以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在商品交换中,只要比例关系适当,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可以和其他任何一种的完全相等。正如老巴尔本说的:“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交换价值相等的商品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虽然商品有质的差别,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却只有量的差别。

☀️随着劳动产品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劳动的有用性质也相继消失,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可以抽象为人类劳动。

☀️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比如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

☀️总而言之,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该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而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由此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

☀️☀️☀️☀️☀️☀️☀️☀️☀️☀️☀️☀️☀️☀️☀️

【个人所悟】

何为商品?

☀️能进行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的产品价值

☀️产品价值是由劳动量来决定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需求量来决定的。

☀️1,商品的三个基本属性: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样描述会比“价值和使用价值”更加清晰。

☀️2,产品价值是商品的“过去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未来属性”,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现在属性”。

☀️商品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分离的,不相关的。

☀️商品的“交换价值”将商品的“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起来并进行了关联。

☀️商品的产品价值与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也就是说,生产力越高,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少,这个商品的产品价值就越小。

☀️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通过认真整理,结合自己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才能更好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这本著作“资本论”。

☀️☀️☀️☀️☀️☀️☀️☀️☀️☀️☀️☀️☀️☀️☀️

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手写(资本论读后感211122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