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电力大学校园内有一座非常奇异的建筑---石头楼。

这座石头楼全部由大块花岗岩材建筑而成,庄严肃穆,楼的顶端和女儿墙部位,加装了石砌斗拱花纹,门柱上部按中国建筑风格安装石雕螭吻, 看起来非常神秘。

那么,这座石头楼是谁建设的呢?

东北电力大学老校区主楼(东北电力大学的石头楼是谁建的)(1)

梁思成

设计者就是中国最有名气的建筑师梁思成。

梁思成的父亲是梁启超,清末改革家,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国,所以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1912年,辛亥革命后,梁思成随父母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1912—1914)就学。1915年,入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社会对梁思成的评价非常高,说他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那么,梁思成为啥会在吉林市设计石头楼呢?

东北电力大学老校区主楼(东北电力大学的石头楼是谁建的)(2)

梁思成

石头楼始建于1929年,1931年建成。

当时,梁思成正生活在东北。

1928年,梁思成听说父亲病重,正在欧洲进行建筑考察他和夫人林徽因乘火车从西伯利亚回到中国。到沈阳接站的正是梁思成的清华校友,这位校友任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便邀请梁思成和林徽因到东北大学创建建筑系。梁答应了老同学的邀请,遂留在沈阳。梁思成任建筑系主任,林做建筑系教授,教授美术和西方建筑史。那时梁和林除了教课外,也给一些有钱人家设计宅第,很是有名。

就在1929年的时候,一位东北地方权贵找到了梁思成。

东北电力大学老校区主楼(东北电力大学的石头楼是谁建的)(3)

张作相

这人就是张作相,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主政吉林省。

当时,东北地区仅有沈阳一所刚刚创建的“东北大学”。吉林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若想升学只能去“东大”,但因名额等原因所限,绝大部分家境宽裕的子弟均远涉关内京津等地求学。因此,地方有识之士纷纷向吉林省当局、时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省政府主席的张作相请愿,要求创办一所吉林省自己的大学。

张作相也是一位有识之士,决定建立吉林省立大学,选址在了今日的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号。既然创建大学,张作相就想着一定要让这所大学非常有名气,于是就找到了当时在沈阳任教的梁思成,帮忙设计学校。

能够被东北权贵看重,梁思成当然也很愿意,于是就担任学校总体设计师。在梁思成的精心设计下,这座石头城就脱颖而出。

东北电力大学老校区主楼(东北电力大学的石头楼是谁建的)(4)

石头城

设计组共设计了包括三座石造办公、教学楼和一座学生宿舍以及实验室、汽车库、收发室、服务组、20栋家属宿舍,大小共28栋建筑物。

梁思成在设计石头楼的时候,打破了一般对这种类型建筑设计的常规,即主楼中矗,东西配楼对称,取得庄严和谐的做法,将三座石楼按海、陆、空三军的含意,象形飞机、军舰、堡垒的特点进行设计,并采取中式建筑和西洋式建筑结合的做法,使全部建筑实现了特异的色彩。

东石头楼除了在一楼的东西侧各有一门外,在楼外的南北侧也各开了一个门,象征通往军舰前后甲板的通路,而且在楼的东北角矗立着一根高达36米的烟筒,象征军舰的烟筒,并且除在二、三楼的走廊的两端(即一楼南、北门的上部)为了照顾走廊的采光照明,设有较小的采光窗外,南北山墙的其余部分全部封闭,不再开窗。而西侧石头楼则仅在东西两侧开门,南北两侧不设门,并在南北山墙上按全楼统一标准设置大型采光窗,同时在一、二、三楼走廊的南北两端也按同一标准开设明窗,象征堡垒。中间主楼的设计,则使门厅部分朝前突出,象征飞机的首部,两侧办公用房象征机翼,中间礼堂和图书馆则垂直向后延伸,模仿机身,在飞机的尾翼部分,梁思成只在图纸上画出了轮廓,并注明作为图书馆藏书库的扩建部分留归后期建设。

这座建筑非常有特点,但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这所大学停办,吉林省立大学也成为了历史。

东北电力大学老校区主楼(东北电力大学的石头楼是谁建的)(5)

内部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5月,长春电机高级职业学校搬到了吉林市,来到了石头楼办公。此后,学校几经易名,成为今日的东北电力学院,石头楼也就成为了学校的一部分。

在“文化大革命”中,石头楼也同样经受了“战斗的洗礼”。

造反派认为楼上的螭吻有反革命的嫌疑,遂用水泥涂上,喷水鱼池被拆除,建成了毛主席像。学院成为武斗据点,有两派红卫兵,一个是八一三,一个是井冈山,在此进行武斗。井冈山红卫兵在北山炮轰石楼。

如今,主楼东北角现在还能看到炮轰的痕迹,许多地方的小白点就是当时用炮轰的结果。但是,石楼确实很结实,只是东侧石楼烟筒上的维修铁梯被炮弹毁了,有一段翻卷起来高悬半空。现在这个烟筒也没有什么用了,但是为了保持建筑的完整,学院没有拆。

就在那段时期,学院负责维修工作的同志曾因三座石楼防水层破坏、一楼严重漏水问题去北京请教原设计者――当时关在“牛棚”中的建筑工程部梁思成副部长。

虽然因为年代久远情况生疏,他表示爱莫能助,但抚摸着学院带去的具有他本人签名的图纸,他仍感慨万千地表示,在他参加过的大量建筑设计中,对这份带有青年豪气与几分稚气的最初作品还是颇有偏爱的,可惜这个原来一直保存在学院档案室的图纸现在已经没有了。【作者:每日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