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年轻时,他们曾一起做生意,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分得的却比鲍叔牙还多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又一起到齐国从军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每次撤退时,他却跑在最前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鲍叔牙与管仲三人关系?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鲍叔牙与管仲三人关系(据说管仲人品很差)

鲍叔牙与管仲三人关系

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年轻时,他们曾一起做生意,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分得的却比鲍叔牙还多。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又一起到齐国从军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每次撤退时,他却跑在最前面。

因为这两件事,大家都认为管仲是个既贪小便宜又贪生怕死之人,在当时这被称作“贪利”“不义”,是人品极差的表现。然而,鲍叔牙却不这么认为,他向别人解释说:“做生意时,管仲多分些钱是因为他家里很穷,又要奉养老母亲;在战场上,他躲在最后边,逃在最前面,是要保住性命,也是为了照顾母亲。他这是孝顺啊!”

当时,齐国政局很乱,为避免杀害,齐公子纠与他的智囊管仲逃到了鲁国,而另外一个公子小白则与他的智囊鲍叔牙投奔了莒(jǔ)国。

不久,齐国果然发生政变,国君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得到消息后,急忙动身,他们知道谁先赶回齐国谁就是国君。这时,管仲为了让公子纠当上国君,就在路上堵截小白。他假装恭顺上前拜见,然后猛然一箭射向小白,小白应声倒下,口吐鲜血。其实小白并没有死,管仲这一箭正好射到了他的腰带钩上,他咬破了自己的舌头,为的是迷惑管仲。管仲走后,小白日夜兼程回到齐国,继承了君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位于安徽颍上县管仲公园内的管鲍祠,是为了纪念管仲和鲍叔牙而修建的祠堂。

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辅佐下,齐国很快就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管仲和鲍叔牙的关系,好比俞伯牙和钟子期。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公子纠失败了,其他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做阶下囚。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更大的抱负而不在乎一时的名声。生养我的人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人却是鲍叔牙!”

后来,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内容来源:《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华夏历史》中华书局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