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生道路中,遇到过多次迈不过的坎,甚至有过轻身的念头。但是呢,每当往往此时,就总有一个人的出现,有一件事的发生,要么打乱了我求死的思绪,要么惊醒了我对生活的重新认知。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1)

总而言之,这突如其来的事物便会屡次阻挡了不该发生的事的发生,促使我一次一次走出生活困境,自强不息地活到现在。所以这一次又一次的经历,在我认为这就是菩萨在帮我,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有真正见到菩萨真身现身,但我深信:菩萨以一切众生相来度一切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不知道大家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事情的发生,或是说有相同的经历,当然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毕竟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生活在凡生肉体的躯壳当中,又没有一双别于平常人的慧眼,所以我们真的很难发现不同于平常人的“一些事物”,或是“佛菩萨”。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2)

唐朝著名的寒山大师,又是世人皆知的一代诗僧,“寒山与拾得大师”的故事可能都已家喻户晓,曾经不少平常人就这样评论过,他们说:相传寒山为文殊菩萨化身,拾得为普贤菩萨化身。根据又从何而来呢?

①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②拾得大师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通过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的对话,在一众人看来,菩萨的标准是什么呢?其实这就是菩萨,虽然生在五浊恶世,娑婆世界,却随时随地都在清净之中。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3)

这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菩萨其实就在尘世凡间,他们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当中,之所以有平常人和菩萨的区别,主要就是在于,这些所谓的“菩萨们”随时随地都能处于清静之中。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先生曾经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4)

如果让我们设身处地地去设想一下的话,身处于繁华的闹市当中,又怎么可能没有车马的喧闹声呢?这来来往往的沿街吆喝叫卖的声音,还有孩童玩耍、成人之间交流的各种声音,还有日常生活琐事的一些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这都是人境闹世的特征,那为什么陶渊明先生会说“无车马喧”呢?

想必大家都能够猜出先生的意思,先生的意思很简单明了,那就是即便身处于闹市当中,也完全可以达到那种“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如此看来,岂不就是没有任何车马喧闹的声音了。哪怕是一群人将你团团围住,然后分别冲你大喊大叫,那只要你具备一个清静的心境,那自然在内心当中也不会听到任何嘈杂的声音。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5)

所以说嘛,真正的菩萨就是这样子,他的外在根本看不出什么有别于平常人的区别,他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内在的心中却是清净,不染着,不执着,不随波逐流。不会随便施展神通,不会随便说人事非。更不会造因果,因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所以菩萨不会轻易地答应别人什么,更不会轻易地承诺什么,因为菩萨知因识果。

紧接着下边的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在庙里拜佛,这个举动其实是为什么呢?不少人肯定第一时间会回答“信仰”,但是吧,去到寺庙中虔诚拜佛,其实不是拜佛菩萨,而是去拜自己的心,那么这里的心如何解释呢?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6)

此心是《心经》中说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自性,也就是说这是你的一种性格,也可以说是一种心性。目的就是要消除你的贡高慢我之心,培养自己的恭敬心、谦卑心和慈悲心,只要你自身的心境能够达到如此境界,那你就真正的可以把这种信仰转变为自身的内心所追求的那种境界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当你面对个别人群的时候,即便他是现实生活中的佛菩萨,可是在你看来,你却极不认同,或是不太敢相信眼前的佛菩萨。就拿大众熟知的“活佛济公”而言,济公师傅之所以被称为活佛,那是因为他完全已经具备了佛或菩萨的标准,那如果不了解济公师傅事迹的话,你真的敢相信眼前那个“破帽破扇破鞋嗜酒食肉”的疯癫和尚吗?

佛界够资格称菩萨的有多少(人人皆是佛菩萨)(7)

现实生活当中,你可能会真的遇到那些自称是大师的人,但以往的一些经验告诉我们,这些人往往会是欺世盗名之辈;因为真正的佛菩萨根本不会如此标榜自己,他更不在乎世俗的一些虚名。

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情便是,佛或菩萨,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常人,但所有凡夫俗子皆不可能成为佛菩萨,他们或许就在你的身边,如果想要寻得的话,刻意追求那是不太可能的,就看你是否具有一双发现佛菩萨的慧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