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足 也就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会珍惜。学会满足。不会盲目的过于的去追求。谓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而不思进取的意思就是;不想努力上进,不想有所作为。这与知足常乐还是有区别的。不思进取的人一开始就没有努力上进 没有去奋斗。而知足常乐的人却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有去努力,只是后来达到一定高度时他们便已知足。所以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其实知足常乐并没有什么不好。所谓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运用老子的伦理观点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满足,进而追求,定招灾祸。知其足,不追求,安于所得,无为无德,反而常常满足。知足才能避免灾祸,才能全生保身。

知足常乐是一种境界(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1)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要人们有适可而止的精神,而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表现。正因为知足,才懂得得到有多么的不容易;正因为知止,才知道适可而止是为了以后的发展铺下道路。

知足常乐是一种境界(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2)

理性的进取应当以知足的心态去制约内心的贪欲,《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往往导致人们违背自然法则去得到贪欲的短暂满足,而更大的灾害隐藏在背后。如同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大肆破坏森林植被、过度开采矿藏势必会令资源极度匮乏,从而引发各种灾难,这也正是没有适可而止的观念和知足常乐的心态而造成的。所以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