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昨日南都记者报道“无印良品等饼干在香港被测出致癌物”后,今日(17日)随即引来部分市民热议讨论,并引发对相关涉事产品的担忧,对此有医院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如果长期大量摄入这类高温烘烤和油炸类食物会对身体有害,“但如果偶然摄入,一般问题不会太大”。

“含致癌物饼干”引讨论

据南都记者昨日报道,1月15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称,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从香港多地购买了58款饼干类食品,部分检测样品中发现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

今日,南都记者从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中了解到,除无印良品外生产的饼干外,包括丹麦蓝罐曲奇、趣多多、荣华蛋卷等14个产品含有致癌物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以丹麦蓝罐曲奇为例,其丙烯酰胺数值为140毫克/公斤;趣多多的环氧丙醇为570毫克/公斤、丙烯酰胺为64毫克/公斤。

香港点名5款致癌饼干(香港多款饼干含致癌物引讨论)(1)

部分被检出含2类致癌物的产品

在“无印良品等饼干在香港被测出致癌物”,家住海珠区一小区的家长徐女士向南都记者微信报料,表示该消息在小区的“妈妈群”中引发讨论,在徐女士提供的部分截图中,南都记者看到,群众部分妈妈对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议论纷纷,有妈妈甚至称:“其中一个蝴蝶酥才厉害,吃20块就(致癌物)超标了”,不过亦有家长询问,国内饼家是否有相关检测报告。

另外,南都记者从其他家长群及互联网社交平台中看到,市民对“含致癌物饼干”持两方面意见,担忧者认为“致癌物饼干有高风险性,不会购买”,但另一方则认为不必过度担忧,因为“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专家:不建议常吃高温烘烤类食物

资料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环氧丙醇(缩水甘油)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丙烯酰胺在2类致癌物清单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解释,前述物质在动物实验中系明确致癌,但对人致癌方面证据并不充分。

“实际上这两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而是淀粉类食物在高温烘烤、油炸时有可能比较容易出现,一般而言像油炸类食品(薯片、薯条及油条)及高温烘烤(如饼干),很容易会出现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邓宇虹主任医师向南都记者说。

邓宇虹表示,人通过饼干等摄入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是否可能致癌,主要是看摄入量,如果系偶然吃一两块基本上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吃”、“天天吃”、“大量吃”则其对人的危害或致癌的系数则有可能增加,“尤其是小孩子,天天吃肯定是不行的”。

邓宇虹还认为,这些高温烘烤和油炸的食品系高热量的“垃圾食品”,除了本身制作方式使得食品热量高之外,还可能存在多加糖、盐分及脂肪等增加口感和美味度,因此她从营养角度建议这类食物应该少吃,最好能吃一些新鲜的、低温烘焙的食物。

南都记者 贝贝 通讯员 许咏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