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卷耳(河北高阳)

本文转载自《新鲜》微刊公众号

昨天写了猪圈,有人就说,难道你接下来就会写“鸡窝”了?

嗯。有何不可呢?

猪圈并不是什么好词汇,尽管我尽量写得生动有趣。鸡窝也不是。我们通常用猪圈形容某个懒人脏兮兮、零乱不堪的屋子,用鸡窝则来揶揄某人乱糟糟的头发。这两个建筑与人的印象观,由此可见一斑。

农家院的大公鸡(卷耳家的鸡窝)(1)

鸡窝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鸡睡觉休息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别墅。一个是母鸡女士下蛋的地方,我们姑且称之为行宫。无论别墅或者行宫,鸡先生和鸡太太都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归属感。不是天晚了黑暗令它们感到恐惧、鸡蛋已经形成不得不下,它们一刻也不在里面待着,哪怕你把它们的别墅和行宫搭建得如何的美观舒适。

农家院的大公鸡(卷耳家的鸡窝)(2)

鸡是家禽界毫无疑问的弱者。老鼠,蛇,黄鼠狼,狐狸,都任意欺凌,鸡窝的存在就是给鸡提供一种保护。所以它们的“家”总是修建得密不通风,只留一个狭窄进口出入,等鸡们进窝之后,还需要用木板牢牢地封上,这样即使是狡猾的狐狸、身手敏捷的黄鼠狼,也只能望窝兴叹。

鸡窝虽小,内里也有乾坤。通常会有十几根棍子,供鸡先生鸡太太站立,休息。它们虽然已经“沦落”为家禽,但是飞鸟的血统仍在,择木而栖,就是它们从来没有忘记的一项本能。

鸡适合散养。啄几粒草籽,抓几条虫子,偶尔拍打怕打翅膀,滑翔一段距离,就是它们的悠闲鸡生。不爱生病不说,那羽毛也生长得极为靓丽鲜艳,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在跑来跑去。

母鸡长大以后,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孩子们会被派出去给它们打野菜、或者捕捉金龟子、黑不了虫等昆虫回来,给它们打牙祭不算,有时还会格外施恩,扔给它们一把粮食。营养补充到位的母鸡,隔一天下一次蛋,那是全家人的快乐源泉,也是孩子们念念不忘的垂涎。

农家院的大公鸡(卷耳家的鸡窝)(3)

可能这也是母鸡的一项本能,它们有了下蛋的欲望之后,会主动飞上窗台,钻进主人为他们精心布置好的下蛋的窝。虽然只是废弃的铁通或者破旧的筐,但是窝里面铺着厚厚的麦子秸秆,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的温暖舒适,努力生产的母鸡一定能够感觉到幸福和满足吧。

公鸡是好勇斗狠的,两只公鸡常常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会羽毛直立,对着掐起来。所以哪怕有十来只母鸡,主人往往只留下一只公鸡作为母鸡的陪伴。这个幸福的家伙,除了每天黎明前打打鸣算是一项工作以外,整天摇晃着它那一身美丽的羽毛,在它的王国内溜溜达达。在这只母鸡前献献殷勤,在那只母鸡神气神气,骄傲得不得了。也不知道哪天和哪只母鸡分享捉虫子心得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做出了些风流事,那只母鸡就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下了蛋也不离窝,而是继续依偎在鸡蛋上。主人明白,这是这只母鸡想做母亲了,也就是俗称的“母鸡抱窝”。 鸡蛋分有色(shai)没色,有色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来,也不过是二十来天的样子,小鸡就在妈妈的呵护下啄壳而出了。

农家院的大公鸡(卷耳家的鸡窝)(4)

当上妈妈的母鸡变得不可理喻起来,这一点倒是和不说理的女人有些相像。无论是哪种生物,一旦靠近它的世界,可能对它的孩子形成威胁之后,就会遭到它突然的袭击。羽毛根根直立,脖子紧挨着地面,伸着嘴,气势凌厉地扑击而去。阿人阿猫阿狗阿猪阿鸭阿鹅,都选择了绕路或者逃避, 大家都不想对抗发怒的母亲,哪怕它只是一只毫无力量可言的母鸡。

鸡生性胆小,所以养着鸡院落,是禁止孩子们奔跑的。如果惊扰了正在下蛋的母鸡,耽误了母鸡的生产大计,那更是罪不可恕,小屁股都要被笤帚疙瘩打红的。

农家院的大公鸡(卷耳家的鸡窝)(5)

可能是饮食太过于随便的原因吧,鸡经常会闹肚子,拉在地上的便便不堪入目。手脚勤快的人家家中常备沙土,洒盖在鸡粪上,可以继续保持环境卫生。

闹肚子不会死鸡,鸡瘟才是鸡们的噩梦,而且这种只在鸡世界中流传的病,从来毫无征兆,令人防不胜防。鸡瘟发作的时候,没有一只鸡是无辜的。如果是小鸡还好,毕竟心血投入的少,大家彼此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就怕是正在下蛋母鸡一只只的相继死亡,那可就让珍爱它们的女人痛彻心肠了。这个时候,你有多远,就要跑多远,女人要是不可理喻起来,可比一只发怒的母鸡可怕多了。不可同日而语,男人们想来都很明白。

农家院的大公鸡(卷耳家的鸡窝)(6)

卷小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