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关于初夏的诗(诗词日历陆游立夏)(1)

5

May

《立夏》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译文

红旗插满城内的窗扉迎接赤帝,太阳神准备驾车携着青帝归去。泥巴还是新的,燕子巢中欢闹;百花已经开尽,蜜蜂越加稀少。槐树和柳树,绿荫渐渐浓密;窗帘和窗牖,暑气依旧轻微。太阳西斜,洗个畅快惬意的澡后,熟练地试穿起夏天的衣裳。

注释

赤帜:红旗。城:门扇。东君:传说中的太阳神。代指春天。整驾:备好车马,准备出发。泥新:即新泥。花尽:花已落尽。帘栊:亦作“帘笼”。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汤沐:沐浴。单衣:单层无里子的衣服。《管子·山国轨》:“春縑衣,夏单衣。”。

赏析

首联“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赤帝的旗帜插在了城内每一家的窗扉上,东君驾着青龙回去了。意思是夏天来了,春天走了。赤帝和东君,都是古代神话人物,但在古人心中,他们是被尊崇的,也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他们住在天上,但他们主管着大自然的风火雷电,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东君主管春天,夏赤帝主管夏天。所以诗人说,赤帝来到城池遍插旗帜,而东君完成了使命,乘风归去了。颔联“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春燕衔泥筑巢,生了小燕子之后,还要继续不断添加新泥,把巢穴做得大一些,小燕子在窝里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春天的百花开败之后,采蜜的峰儿越来越少了。这一联“泥新”对“花尽”,“燕闹”对“蜂稀”,分别是春日的场景对初夏的场景,季节的交替轮回,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天地周而复始,春去,夏才回来。颈联“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槐树和柳树的树荫越来越浓密,窗帘和窗牖,依旧有轻微的暑热。这一联承接颔联而来,继续交代夏日的景象。槐柳是相对高大的树木,对诗人来说,村居时在暑热的夏日,可以在槐柳树下纳凉避暑,该有多么惬意。为什么要出门在树下避暑呢,因为日照充足,气温很高,窗户被晒得很热,屋里自然也很热。还好,大树下面好乘凉。尾联“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诗人纳凉直到日落之后,才冲凉洗浴,熟练穿上夏天的单衣。最后一句极具生活细节描写,尤其是诗人如孩童一般,对夏衣情有独钟,必须亲自试一试合不合适。对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来说,这种顽皮可爱,犹如一个一直保有童心、诗心以及初心的“老小孩”。这首五言律诗,构思巧妙,清新自然,意境脱俗。从春天“新燕啄新泥”写到春归夏来,把“燕闹”、“蜂稀”、“阴初密”、“暑尚微”、“汤沐”、“单衣”这些人间琐事来呈现立夏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诗中采用的意象皆取自于生活日常,然而写的意趣盎然,流转有序,过度巧妙,有声有色。读起来典雅自然,似乎走进一幅清风铺面的立夏风物图。让读者似乎看到诗人在大树下品茗消暑,倦极入睡,醒来读书写字的日常生活。

陆游关于初夏的诗(诗词日历陆游立夏)(2)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