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为人子女,经常会有这样一种体验。
那就是,听着父亲忆当年。
在吹牛与怀旧兼有之的长篇大论中,你有没有试想过——不是爸爸的他,到底是什么样?
或者说,什么才是父亲的全貌与真实?
这就是最近惊艳了许多人的小众处女作——《晒后假日》所抛出的问题。
站在固定的身份里,你永远只能获悉这个“最亲密的人”的一角,一个最平淡的侧面。
有心的话,你也许会像侦探推理一样,从对待朋友、对待同事、对待妻子的父亲中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
但大部分时间里,你们无比近也无比远。
这种微妙、紧张、温存的亲密关系,被来自苏格兰的女导演夏洛塔·威尔斯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片,刚刚从戛纳导演双周单元载誉而归,烂番茄新鲜度甚至高达100%。
我们也终于可以一睹为快了。
本片的男主角是凭借《正常人》大火的保罗·麦卡斯,96年出生的他,才26岁就要出演11岁少女的父亲。
挑战性自不必说,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感叹一句保罗的品味极佳。
从题材上,这似乎还是一部走温情路线的父女成长电影。
阵容上,初执导筒的个人经历改编,也无甚亮点。
但导演的能量催生出了一部完成度如此之高的处女作。
它跳出了亲子关系,尤其是对父女关系描写的那些套路。
说窄一点,本片所讲的不过是一对父女的假期回忆而已。
但在无比纯熟又毫不造作的视听下,我们来到了定式之外——用35mm胶片和大脑皮层去目击一种无比真实的情感体验。
试想一下,让你去回忆儿时的一次假期。
你一定记不住日程,也记不住细节,记住的只是一种感觉,一些可有可无的片段。
它往往被时间沉淀后,一股淡淡的苦涩所统摄。
因此,“晒后假日”的翻译也非常之准确。
苏菲回忆的假期,就像太阳暴晒了水迹后,亮到赤裸的水泥地。
影片用视听所意在呈现的,就是一种不可言明的回忆状态。
我们没头没尾的,就来到一场年轻父亲与青春期女孩的土耳其之旅。
一开始是磨损的DV机,卡顿花屏的马赛克,终于穿过了层层介质,才抵达回忆现场。
故事中大量的细节都被刻意省略。
比如父母的婚姻状况,旅行的安排,父亲的精神状况和个人信息,以及最关键的,父亲后来怎样了?
似乎在土耳其的暴晒后,人和情感都干脆地蒸发。
镜头制造了一种强烈的真空感和临场感。
摄影机就像使劲回忆的大脑,总是若有所思地偏离。
大量的近景仅取到局部,不断变化的构图,紧贴人物的无节制的特写。
把信息和情绪牢牢锁住,摒除了叙事所需要的背景,也把成串的经历冲得稀碎。
忘了具体的事,只记得空中遥远漂浮的滑翔伞,织物的肌理,地毯的纹理。
也只记得一种气味、皮肤的咸汗,达到某种浓度的小片蓝色天空,晾晒的黄色上衣和白色短袜。
就连声音也是忽大忽小,如在耳边。
伴随着blur的《Tender》,一切混杂、暧昧,犹如在晨光熹微的房间里摸索,身临其境。
通过这些吉光片羽的材料,镜头把知觉的团块外化而来。
所谓回忆,并非可供细究的事件本身,而是一种感受。
一种生成于那个假日,而后蛰伏数年,终于冲击当下的自己的一种“事实”。
在成年苏菲的这次回望中,她才意识到。
在那个假期里,“我”确实目击了父亲的感伤、游离、不适和强打精神。
否则,不会总是偷偷地凝视他。
不会问他那些奇怪的、略微咄咄逼人的问题。
但“我”又确实的回避了。
因为十一岁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是男女皮肤相接后擦出的火苗,是接吻的种类能分为几种。
只是没有父亲私人的抑郁。
如果说进入“父”的身份,就等于吸收了某种公共的性格。
那么,私人的部分则注定被挤压,收敛到月之暗面。
这是苏菲重回记忆现场的“重大发现”,也是她无可挽回的无力感。
片中出现了大量的介质。
有DV、拍立得、电视机屏幕、镜子、玻璃、水面等等,有时甚至是多个介质的叠加,才让人物覆盖其上。
它们就像是苏菲的某种努力,试图在这个记忆宫殿里跋涉,穿过层层介质打捞起当时的父亲。
带着这种目的,影片才呈现了如此动人的父女关系。
导演那宛如灵魂出窍的镜头,用“女性凝视”构建了另一种父亲形象。
他可以是一段易折的静流,纤细而柔韧,微妙地摇曳着男性的破碎感。
作为观众则会被勾起一种直接的感受。
在我们小的时候,所害怕的其实是父亲的害怕,恐惧的也是父亲的恐惧。
而他的丑陋、忧伤、自私和壮志则都被折叠。
“为人父”也仿佛一味“良药”。
叫你不再抑郁厌世、自我消沉,或磊落地做个废物。
片中,我们随着女儿苏菲的视线看到了很多信息,但父亲的目光落脚在何处?则少有展示。
独自在房中练太极的父亲,也仅仅只有一角入画。
这些都是成年的苏菲也难以揣测的部分。
现在看来,当时的父亲已经算是岌岌可危了。
过马路时无视疾驰的货车,张开手臂站在阳台边沿,一个人走入深夜的大海…
强烈的死亡本能在暴晒的假日里,透露着一个非常朴素也无力的事实——他不熟练,但他尽力了。
尽管面对着自己的各种问题,但在这段假期里,还要尽力做一个最好的爸爸。
我们也得以目击了一种最天然、原始的羁绊。
就像在这个画面中,一面墙把身处同一空间的他们一分为二。
苏菲在兴奋地说着什么,一墙之隔的父亲则在痛苦地剪着石膏。
11岁的夏天,父女都无暇顾及彼此,两人在各自的囹圄里还要努力相爱。
父亲也不会注意到女儿已经长大——
苏菲摸索着一种对性的好奇。
她稚嫩的肢体,在宾馆房间里下意识地叠衣服、照镜子、调整肩带。
已经在无人处流露出淡淡女性气质。
偶尔一丝忧伤的表情,则介于女孩和女人之间,也介于长大与成人之间。
当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隔阂也成为一种亲密关系的观察。
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一次理解,就需要付出如此繁重的精力去体察。
一个人对另一对象的深度介入,并不比攻破一次城池容易多少。
而一旦错过则再难补回。
影片也并未向我们明示父亲的结局。
苏菲隐晦地回忆,是一次小小的肝肠寸断,而人生的本质就是告别的开始。
在这个意义上,《晒后假日》把视听、情感、经验糅合,进入了一个时空之外的叙境。
它也许非亲情不可达成。
如果前文所言的种种介质是苏菲无法理解父亲的一种隐喻。
但那些录像、逐渐显影的照片、与父亲共同呼吸过的冷风、看过的山峦,又代替肉身帮助成年的苏菲重新“在场”。
让他们在颅内交汇,进而相互解放。
苏菲的确在怀念,但不愿把怀念宣之于口,因为说怀念太轻了,说想念又太浮躁。
不如说是一种关于回响的回响。
就连影像成形的这一刻,记忆也还在蔓延。
只要还在呼吸,爸爸就在“我”的身上生成。
他藏在长大后每一次相似的emo里,在一些不合时宜的笑话里,在偶尔的惊人之举里,在我敏感的同情心里。
就像在黄梓的《小伟》中,儿子来到一个老房子,看到的却是农妇打扮的母亲说着他听不懂的方言。
这便是父亲的显影,他带着其的儿时记忆,重现了父亲和奶奶的对话。
《小伟》
他们如此疏离,但又在另一个维度上重合在一起。
所谓音容笑貌也是如此。
在意识到父亲的“悲”后,一个整体的父亲,在独自长大了数年后,终于在苏菲身上降临。
叠化和摇镜甚至有了神性的忧伤,因为它纯粹、直白、真诚、关于一种异乎寻常的天然之爱。
在本片的结尾处,有一个360度的动人摇镜。
画面从11岁时挥手告别的苏菲身上摇走。
来到成年后有了孩子的苏菲,最后转了一圈回到记忆里举着DV迟迟不肯放下的爸爸。
这个缝合了时空的摇镜,以及水泥、墙皮这些琐碎死物的隽永感,都如此之宁静以至于想永远驻足。
它们是时空之外的地点,在试图努力延长着最后那一句:
“Bye-Bye 苏菲”
就是如此一部动人的新片,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