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结婚上头习俗(广府结婚习俗知多少)(1)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当北方人认为下午结婚是二婚时,广东基本每一个婚宴都是在晚上。但广府婚俗讲究口彩,规矩多多。今天,伍大师就与大家一起分享广府结婚的礼俗。

过大礼

结婚过大礼是订亲最隆重之仪式,约在婚礼前十五天到二十天前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传统的三书六礼多化繁为简。

广东人结婚上头习俗(广府结婚习俗知多少)(2)

男家礼单一般如下:精装龙凤礼饼两盒;寓意生生猛猛的双喜八样生果吉子篮;寓意有爷有子的椰子两对;寓意长长久久的特长精装龙凤烛两对;精装烫金男女家对联;装聘金用的双喜烫金大礼金封两个;寓意百年好合三牲封两个;装有核桃、有衣莲子、百合、红枣、有壳花生、荔枝干、龙眼干、红豆、绿豆、芝麻、茶叶等吉祥京果的双喜贴盒以及用于辟邪扁柏一包、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

女家回礼一般如下:寓意佳偶天成的金莲藕船;寓意多子多福石榴一对;寓意添丁发财添丁姜、连理芋头;趋吉避凶的芙蓉、扁柏;寓意大吉大利的桔子以及双喜烫金利市封两包、双喜贺围巾一对;大发松糕、金钱、龙利、煎堆、红包等大茶礼。

搬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栊,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嫁妆往男家送,除了抬妆的人外,女家会请几位亲友跟随照料,人数愈多代表女方家底愈厚。嫁妆抬到男家后,男家会请亲朋好友出来迎接,这叫迎妆。

嫁妆中,除了名贵的珠宝金饰外,还有许多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以痰孟作子孙桶,希望女儿开枝散叶,儿孙满堂。以红尺作子孙尺,有良田万顷之意;花瓶代表花开富贵;铜盘及鞋则寓意同偕到老;银包皮带有腰缠万贯之意;剪刀有指蝴蝶双飞;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祝福新人恩爱缠绵;片糖则比喻甜蜜幸福;龙凤碗筷作衣食碗筷有丰衣足食之意。

新娘嫁妆:一盘、一壶、四杯的百年好合茶具;碗、筷、碟、匙各一对作百年好合衣食碗,一对百年好合有盖杯;真丝刺绣同心筷子双人套、双喜全红子孙桶(痰孟);双喜鸳鸯面盘、安床京果盘。

安床

婚礼前的吉日吉时,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床后亲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孩子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

上阁是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礼节是上阁及上头。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由一班闺中姊妹、密友陪伴,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新娘会直至出嫁当日和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现代人也有类似上阁的活动,新娘于婚礼前的一晚邀请姊妹、密友在女家留宿整晚互诉心事,为明天踏上人生另一阶段作好准备。

上头

婚嫁礼俗中,迎亲之前男女两家都仍会分别进行上头的仪式。上头仪式于大婚前的一晚或正日举行。上头象征一对新人正式步入成人阶段。须择好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小时,男女双方需先沐浴,并由好命佬、好命婆以柚叶浇水洗身之后换上全新的内衣裤,靠一个可以看见月光的窗口而坐,由好命佬或好命婆替其梳头。新娘的头发会梳成发髻,以示嫁作人妇。

好命佬或好命婆要边说出押韵的吉祥语句,如“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祝新人能同偕白首。最后好命佬或好命婆需把扁柏及红头绳系在新郎或新娘的头上。女方吉祥上头套装包括梳、篦、针、线、龙凤烛、龙凤剪刀、镜、红头绳、子孙尺等。

广东人结婚上头习俗(广府结婚习俗知多少)(3)

男方上头前也应先用绿柚叶沐浴,之后要穿上全新的内衣裤有睡衣,取其新的开始之意,案前应准备汤圆三碗(每碗九粒)、镜、红头绳、尖梳、子孙尺、龙凤剪刀,到吉时由好命人上头(梳头),并诚心向天参拜,上头完毕后便可与家人及兄弟们同吃汤圆,分享结婚的喜悦。男方吉祥上头套装包括尖梳、镜、龙凤烛、子孙尺、红头绳、龙凤剪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