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

昨天,小布发布了

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四区的

“十四五”规划亮点

今天就带大家看

白云、黄埔、花都、番禺

未来五年的“KPI”有哪些?

白云区

“十四五”规划提出,白云区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要建设成为广州最好、最强、最有活力的区之一。

八大重点任务

(滚动查看更多)

一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将“一园一城一示范区”等重大平台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示范园区,推动广州民营科技园建成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推动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打造全国一流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打造“菜篮子”保障集成区、都市休闲农业首选区和新兴业态集聚区。加快白云新城、广州设计之都、广州时尚之都、广州西岸等平台发展。发挥华为广州研发中心、中关村信息谷、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北大科技园、哈工大大数据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创新链上的牵引作用,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型头部企业。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

广州设计之都项目效果图

二是增强国际枢纽能级。

着力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广州白云站、广湛高铁等铁路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地铁网络体系,实现镇街地铁全覆盖。构建“十一高二快”对外交通主通道,健全“十一横九纵”区域协同骨架路网,建设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白云公共数字平台,打造空、铁、水、陆、信息国际综合枢纽,增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推进枢纽经济建设。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4)

广州白云站效果图

三是持续优化城乡环境。

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通过旧村改造盘活24平方公里以上存量土地,加快田心、小坪、陈田、大源旧村改造实施进度,推动黄边、棠涌、五龙岗、红星等旧村改造实现重大突破,谋划萧岗、三元里等54个重点区域、重点平台周边的旧村改造,拆除违法建设5000万平方米以上,全面提升城市面貌。高标准建设富有岭南风韵、白云特色的“万里碧道”,建成碧道总长达500公里以上。深入推动垃圾分类全覆盖,努力打造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区。巩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5)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国家民营经济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改革先行示范区和全国首个以民营科技为特点的综合展示服务平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将白云新城和广州白云火车站等商圈打造为一流商圈。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做大做强中欧班列。以“白云—南海”高质量发展融合平台为抓手落实广佛同城合作。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6)

五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构建“综治中心 网格化 信息化”体系,高标准建设“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白云模式”。深入推进“重点村”综合整治,将大源村打造成基层治理创新示范村。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努力将白云打造成为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中心城区之一。

六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实施红色革命遗址精品战略,推进三元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兵工厂红色教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进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创新发展。完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高水平建成白云新城现代化文化核心区。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旅游等融合发展,引进一批优质文化企业。

七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打造成展示全国、全省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打造钟落潭健康产业、太和山地休闲、江高岭南水乡、人和空港四张名片。推动钟落潭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

八是积极改善社会民生。

加快广东实验中学和培英中学白云新城校区等重点教育项目建设,打造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提质和布局优化,积极引进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推动省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卫生项目落地实施,扩建区中医医院。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增强“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7)

广东省人民医院白云院区效果图

重点项目规划

(滚动查看更多)

白云区规划构建“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实现区域错位发展、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五片协同”是指:

东西南北中,东部依托白云山、帽峰山优越生态环境和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健康科创门户;

西部以广州西岸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为引擎,打造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数字经济创新走廊;

南部以现代服务业构筑白云中轴线,点亮总部经济时尚之都;

北部依托白云国际机场,打造临空经济产业新城;

中部发挥几何中心优势,谋划建设集商务服务、行政公共服务、文旅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城市中心。“多核驱动”是指:举全区之力打造“一园一城一示范区”,发挥重大发展平台的带动作用,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镇街主战场作用,推进各级特色产业园区扩容提质、优化调整,实现“镇街 园区”联动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是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十四五”期间,按照“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的空间布局,我区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524项,计划投资超7600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1项,计划投资约3000亿元,涵盖国际航空枢纽、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以及对我区贯通区内交通、改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市政路桥建设工程,如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广州白云火车站、地铁18号线、22号线。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8)

白云区规划构建“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实现区域错位发展、融合发展、联动发展。“五片协同”是指:

东西南北中,东部依托白云山、帽峰山优越生态环境和位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健康科创门户;

西部以广州西岸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为引擎,打造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数字经济创新走廊;

南部以现代服务业构筑白云中轴线,点亮总部经济时尚之都;

北部依托白云国际机场,打造临空经济产业新城;

中部发挥几何中心优势,谋划建设集商务服务、行政公共服务、文旅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城市中心。“多核驱动”是指:举全区之力打造“一园一城一示范区”,发挥重大发展平台的带动作用,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镇街主战场作用,推进各级特色产业园区扩容提质、优化调整,实现“镇街 园区”联动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是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十四五”期间,按照“五片协同、多核驱动”的空间布局,我区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524项,计划投资超7600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其中,基础设施项目91项,计划投资约3000亿元,涵盖国际航空枢纽、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以及对我区贯通区内交通、改善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市政路桥建设工程,如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广州白云火车站、地铁18号线、22号线。

黄埔区

到2025年,黄埔

上市企业达100家

新登记市场主体10万户

高层次人才数达1700人

五年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6.5万个

医疗机构床位数达1万张

……

一组“关键词”带你火速了解

下个五年

黄埔发展目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9)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0)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1)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2)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3)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4)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5)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6)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7)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8)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19)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0)

繁荣之区

主要指标

2025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7%左右;

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左右;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左右;

上市企业达100家;

新登记市场主体10万户;

实际行动

(滚动查看更多)

打造四大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新型显示产业链、汽车产业链、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

构建先进制造业新支柱。优化产业格局,增强发展能级,促进关联协同,着力打造一个三千亿级、两个两千亿级、四个千亿级的“1 2 4”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发展新优势的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高标准建设现代金融“一核三区”,大力建设科学城金融核心功能区和科创金融集聚区。以鱼珠、科学城核心区、知识城环九龙湖为主体建设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高能级商业区。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1)

△科学城 李剑锋/摄

创新之区

主要指标

2025年,

国家和省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达5个;

新型研发机构数达40家;

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

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75件;

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000件;

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00亿元;

高层次人才数达1700人;

实际行动

(滚动查看更多)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黄埔军校”。着力打造以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各类高水平研究机构为协同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高水平建设“1 1 3 N”战略创新集群。

实现科技全链条融通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有机贯通创新全链条,推动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经费资助体系,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发挥中科院母基金等作用,引入社会资本,保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研究院等项目建设。

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引进以战略科学家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大力集聚“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骨干人才。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2)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贾自豪/摄

开放之区

主要指标

2025年,

进出口总值达到2900亿元;

年均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亿美元;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500件;

实际行动

(滚动查看更多)

打造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新标杆。全面实施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推动各项国家、省级、市级先行先试政策和改革试点优先在知识城开展。

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中欧中以合作,发挥中以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平台作用,办好中以生物科技之桥等产业对接活动,引进更多以色列优质创新成果落户。建立健全“一带一路”共建机制,鼓励优势企业开展全球创新网络布局。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接高标准开放规则体系,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争取国家支持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黄埔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提升广州黄埔综保区能级,深化监管体制创新,打造国际跨境电商中心、保税物流分拨中心、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研发设计中心,建设一批黄埔全球中心仓。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3)

幸福之区

主要指标

2025年,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3.8%;

医疗机构床位数达1万张;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

五年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6.5万个;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0㎡;

五年三旧改造安置房建成面积达500万㎡;

实际行动

(滚动查看更多)

打响黄埔教育品牌

“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多所,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6.5万个。

重点推进广州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南洋华中、开发区国际人才子女学校、国际人才幼儿园、夏园小学异地重建、深井小学异地重建、刘村新村幼儿园、刘村新村小学、黄埔军校中学等项目建设。推进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改扩建工程。依托广州市玉岩教育集团、广州市第86中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延伸。

打造高等教育提升工程。推进广州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生院和研究院、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黄埔大学等项目建设。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效果图

深入建设健康黄埔

打造医疗卫生旗舰项目

➢ 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包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知识城院区、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

➢ 知识城南方医院:占地8.5万㎡,建筑面积20.1万㎡,总投资约15.2亿元,规划床位1000张,定位为三甲综合医院。主要建设门诊急诊综合楼、住院楼、医技楼、科研行政综合楼等主体建筑,同时配套建设电、热、冷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站。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一期:位于长岭居,建筑面积6.6万㎡,一期设床位500张,定位为三甲专科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二期:位于开创大道,用地面积8.6万㎡,二期扩建建筑面积19.8万㎡,新增900张床位,定位为三甲综合医院。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传承创新工程:位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总建筑面积5.8万㎡,投资3.6亿元,新增500张床位,定位为三甲中医医院。

➢ 市十二人民医院易址新建:位于南岗街道,用地面积10.3万㎡,一期设置床位600张。按照三甲医院标准建设,定位为以职业病诊治为重点的综合医院。

布局多层次医疗卫生布局工程

➢ 黄埔区人民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建设项目:推进黄埔区人民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西区院区建设时统筹考虑区域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功能;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规划选址新建黄埔区人民医院(广州开发区医院)新院区。

➢ 黄埔区中医院升级改造项目:高标准建设500张床位的现代化区级中医医院。

➢ 知识城医院(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新龙镇中心卫生院)二期升级改造项目:新建精神科业务楼,精神科床位达到300张。结合知识城片区“三旧”改造项目,推进该院发展用地。

➢ 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新规划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5000㎡。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5)

促进城市交通均衡协调发展

实现组团间“30分钟”快连快通

加快建设开放大道、创新大道、开达路南延线、知识大道、永九快速路、东部快速路等项目,推进开创大道、科学大道、开泰大道、开发大道、黄埔大道等城市主干路快速化改造和改扩建,重点打通知识城与科学城之间交通大动脉,完善知识城、科学城、鱼珠片区、西区、生物岛等片区路网体系。

着力推进护林路四期、大沙东四期、香雪大道东延线、姬火路改造等工程建设,同步完善配套次、支路网,实现交通微循环,缓解骨架路网压力。

提高轨道交通便捷化水平

增加常规公交与地铁、有轨电车站点接驳,增开高峰快线、公交专线,设置13个路段公交专用道。完善公交站点设置,加快49个公交首末站建设,推动港湾式公交车站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建成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100%。

加快轨道交通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及黄埔有轨电车建设,推进地铁6号延长线、地铁23号线及白云机场联络线、广州东站联络线规划建设,提高知识城枢纽能力,加快形成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公共交通格局。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6)

△黄埔有轨电车

生态之区

主要指标

2025年,

累计建成碧道100公里;

森林覆盖率41.03%

实际行动

(滚动查看更多)

重点建设北部帽峰山区域绿地、南部“珠江-东江”河涌的“两核”。依托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和黄埔港,以“科城绿脉”“河谷香雪”“凤凰明珠”及“碧港古湾”为主题,推进“三脉一湾”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形成“多廊”。

配合推进广州东部森林公园、科学城苏元(暹岗大山)森林公园、天鹿湖森林公园及区内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创建更多城市绿地。推动知识城创建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7)

△天鹿湖森林公园

花都区

花都区“十四五”规划纲要

安排重大项目共188个,

涉及空铁融合、科技创新、现代产业、

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

社会事业等七大领域

实现“交通枢纽”向

“经济枢纽”转变

“十三五”期间,广州地铁九号线、广清城际一期、广州东环城际花都段、花都大道改扩建工程建成开通,广州北站东西广场改造、加速推进,空铁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见雏形。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8)

一是大力提升国际空铁枢纽能级

当前,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全速推进,为花都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十四五”,花都将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广州北站T4航站楼、广州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空侧专用轨道线、地铁18号线北延(广州东站至天贵路)城际、地铁22号线北延(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地铁24号线、广佛环城际(广州北-佛山西)、广清城际二期等建设,力争广州北站二期站房年内动工,推动接入广清永、广湛、广中珠澳、贵广等多条高铁线路,加快实现与广州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与大湾区主要城市“一小时直达”。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29)

二是大力推进经济枢纽建设提速

(滚动查看更多)

依托白云机场打造空港型国际物流枢纽。花都正大力推动

●京东亚洲一号广州花都项目(总投资15亿元)

●广州中远海运空运白云机场仓储项目(总投资4.85亿元)

●德邦快递华南总部及智慧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

●玉湖国际冷链产品交易中心中国总部(总投资30亿元)等物流项目集聚建设发展。

依托广州北站建设大湾区北部国际消费枢纽。广州北站东、西广场已完成土地出让19万平方米。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0)

广州北站东广场效果图

花都将加快广州北站商务组团开发建设,推动东广场北站免税商业综合体2022年4月前动工建设,西广场项目2022年7月前动工建设,打造免税之都。

依托空铁联运构建大湾区北部国际旅游枢纽。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优化整合广州北、清远南旅游资源,推动融创文旅城新业态加快建设,推动九龙湖“湾区·中旅世界”年底前动工,优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1)

三是大力推进枢纽周边城市更新

成片连片推动白云机场周边29条旧村改造,为临空经济发展腾挪空间,布局商务、医疗、教育等城市服务配套功能,改善机场周边环境面貌,展现广州国际航空都会新形象。

实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滚动查看更多)

一是做强做优花都汽车产业集群

花都是全市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20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668.21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三。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2)

花都将全面融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强化广州花都汽车产业基地、花都经济开发区等重大平台的引领作用,强化东风日产汽车产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形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打造2500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二是打造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

深化与省机场集团、广州空港委合作对接,依托机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广州飞机维修公司GAMECO、新科宇航等龙头项目,大力发展飞机维修、零部件制造、航材生产、高端会展、进口药物集散等产业,建设全球飞机维修和“客改货”基地,逐步形成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千亿临空产业集群。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3)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目前,在白云国际机场东北侧谋划建设2.6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数字物流等产业,集聚鸿利光电 LED 新型背光显示屏、风华高科、明纬电子等智能电子项目,形成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京东集团共筑 “三个千”目标( 合作开发面积不少于1000亩、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1000亿元、年营收不少于1000亿元),打造千亿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三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大力推动皮革皮具、音响、化妆品等传统产业向时尚创意产业升级转型,加快化妆品总部经济集聚区和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助力广州打造“全球定制之都”。加快中国电建、中建五局、中建四局、东方雨虹等绿色建筑龙头项目建设,强化绿色金融政策支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4)

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滚动查看更多)

2020年农业总产值增长19.5%,创26年来新高,全市第一。广州融创文旅城等一批城市地标建成运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等重大平台迈出新步伐。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5)

面向“十四五”,花都将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大改革试点为牵引,高标准推进广州空港花世界、现代渔业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集中连片打造“花、渔、养、蔬”四大特色精品现代农业,打造“花漾年华”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梯面镇埔岭村-西坑村的美丽廊道示范带以及“瑞岭-竹洞-蓝田”“港头-水口营”“塱头-藏书院”等六大精品村片区,打造梯面镇、赤坭镇2个全域乡村振兴示范镇。

实现城市功能和营商环境大幅提升

(滚动查看更多)

一是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十三五”时期,花都在全市首创印章“极速达”模式、首推“拍地即拿证”机制,13项工作获得广州市督查激励全市排名第二,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新落地16个项目,总投资195.38亿元,增长563.7%;新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567.86亿元,增长136.2%。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6)

花都将持续深化重点产业项目审批代办、项目首席、暖企专员等机制,更好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溢出、产业溢出,大力引进香港、澳门、深圳等地企业在花都投资落户,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二是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

“十三五”时期,花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省级考核断面稳定达标,黑臭河涌实现“长制久清”,率先完成市第10号河长令,白坭河一级支涌已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三位。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7)

以花都为核心的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各试验区中连续三次排名第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及总成交金额均排名全国第一。

“十四五”,花都将认真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快编制碳排放清单,建设碳达峰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中山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市第六中学、广雅中学花都校区高中部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推动新的青少宫、图书馆年底建成开放。

番禺区

到2025年,番禺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将番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和创新动力源、广佛同城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城区。围绕以上目标, 番禺将坚持“三个聚焦聚力”,着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新局面”。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8)

聚焦聚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开创“两轴三区多园”现代产业发展新局面

(滚动查看更多)

“两轴”是指围绕南大干线产业创新轴和番禺大道文商旅融合发展轴,形成番禺“黄金十字”的产业发展轴线。其中南大干线产业创新轴,主要串联广州南站地区、大石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园区、万博长隆片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莲花湾等重大发展平台,推动南大干线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番禺大道文商旅融合发展轴,将充分发挥沿线文商旅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优势,联动长隆旅游度假区等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旅游资源,加速推动区域成片连片发展,着力打造具有“中国范、岭南味、番禺韵”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典范区和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39)

所谓“三区”:

首批扩权县(这四个区官宣了)(40)

聚焦聚力推动空间品质综合提升

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180 公里

(滚动查看更多)

“十四五”时期,番禺区将高标准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高水平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功能定位、高起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高品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统筹16个镇街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加大“两新一重”建设投资,深化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行动,“十四五”期间计划推进“五大工程”,包括现代产业工程、基础建设提升工程、城市更新工程、文化强市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合计总投资4060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3047亿元。

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重点推进17条旧村改造,统筹实施一批旧街区、旧厂房和老旧小区改造,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铁路、8条地铁、30多个重点交通项目建设,优化与中心城区和对外交通枢纽衔接,全力构建起辐射大湾区乃至全国综合交通网络,预计到2025年,区内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180公里。同时,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城市美化绿化行动,推进广州大学城湿地公园升级改造、万博商务区公共绿地景观提升等工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城区。

聚焦聚力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22万个

(滚动查看更多)

“十四五”时期,番禺区将继续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将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多元互补、开放综合的新时代现代化“大教育”体系,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22万个。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实施“百名卫生人才提升工程”,全面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至2025年,预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113万人。进一步提升番禺特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建成番禺区图书馆新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推动岭南文化在番禺绽放时代光彩。同时,我们还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地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现代化城区。

其他各区的“十四五”规划

请持续关注小布

来源丨白云区政府、黄埔区政府、花都区政府、番禺区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