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冬眠,地球人都知道!可是有些动物要在夏天睡大觉,这可就未必有多少人知道了。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8月,骄阳似火,暑热蒸人。当地人手摇着芭蕉扇,驱除暑热,降温防暑。咦!平时到处乱跑,喜欢吃蚯蚓的箭猪,怎么一只也看不见了?他们跑到哪里去了呢?让我们找找看。这是谁用树叶铺成了如此舒服的“卧室”?原来是箭猪,你看它躺在“卧室”中,正美美地大睡呢。箭猪啊箭猪,在这万物活动,热闹非凡的盛夏时节,你怎么还顾得上睡懒觉?这可就错怪了他们呦!原来,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箭猪专以蚯蚓为食,由于炎热的夏天,蚯蚓不能在较浅的地表层生活,纷纷躲进地下深层。箭猪们没有了食物,就不得不找个安全的地方睡上几个月。此刻,它身体冰凉,好像已经死去。但等到天气转凉时,它就会醒来,又四处觅食,活跃如常了。

凶猛的非洲鳄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猎食,它们常常浮在水面上,等待着机会捕捉猎物。夏季到了,炎热的天气加上连续几个月没有降雨,非洲的河流渐渐干涸了。这使得非洲鳄非常的不舒服,而且随着河流的感和,它们的食物也没有了。怎么办?不用担心,它自有办法。只见它钻啊钻,庞大的身躯钻进淤泥的下面,然后酣然入梦。这一觉,要一直睡到雨季来临。当大雨降落,河水上涨的时候,它就会醒来,又回到河水中翻波搅浪。像非洲鳄这样,在干旱的夏季把自己藏在泥里呼呼大睡的动物,还有攀鲈鱼、鲶鱼、乌鳢、舌头鱼等鱼类。

生活在海里的鱼是没有夏眠的。可是,生活在海底海藻丛中和岩石孔洞中的棘皮动物海参,由于惧怕酷暑,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夏眠。当水温超过20℃时,它就忍耐不住了,纷纷转移到浅海底的石床上,蜷缩在黑暗处,不吃也不动。一直要到水温降到20℃以下时,才苏醒过来。海参的夏眠期长达100多天呢!

海参还不是夏眠时间最长的呢!有一种非洲肺鱼,当雨水充沛的时候,它可以用鳃痛快地呼吸。等到了干旱季节,沼泽地带干涸了,非洲肺鱼便钻进烂泥堆里睡眠。由于天气炎热,外面的泥堆早已被烘干,无形中成了一个泥洞,非洲肺鱼用嘴打开一个“小天窗”,然后自己又从皮肤上渗出一种黏液,使泥洞的壁变硬。它通过洞口,用肺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它能在泥洞里不吃不喝地夏眠几个月,待到雨季来临,便又会重新回到水中生活。据说,肺鱼夏眠可达四个月之久,真是令人惊叹啊!要是有人把它从泥土中挖出来放进水中,它很快便会苏醒过来并且嬉戏起来。

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夏眠”呢?跟冬眠一样,这是它们在长期生存斗争中,为抵抗自然界的炎热、干旱、缺少食物等恶劣条件,顺应变化而保存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求生的一种特殊本领。

动物入睡(动物炎夏睡大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