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特赦1959》,该剧讲述了华北功德林管理所改造战犯以及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特赦战犯的重大历史事件。题材少见,新鲜,翻出后很受欢迎。

据介绍,剧中的战犯绝大部分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只有四个个虚构的角色,而这四个也是糅合多个战犯的亲身经历和细节组成的。

其中由演员马仑饰演的主角之一蔡守元,就是一个虚构角色,他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他一方面偏执守旧,成天没事就算卦,非常迷信;一方面又十分配合改造,还帮助解放军劝降西南的国民党军队。但在改造过程中,又被同在功德林的原国民特务恫吓到生病甚至自杀……是全剧中比较有看头的角色之一。

特赦1959的真实性(特赦1959原型长得像蒋介石)(1)

马仑饰演的“蔡守元”

虽是虚构人物,但在真实历史中,也是可以找到原型的。“蔡守元”的原型之一,就是桂军名将张淦。

张淦(1897-1959),广西桂林人,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1923年在陆荣廷部队任少校副官,陆荣廷失败后,所率部众被李宗仁收编,任营长,1926年后历任第七军中校副官、上校副官长。1928年陆军大学毕业后,任第八军参谋长。1937年任第48军参谋长。1938年6月21日任第七军军长,并率部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39年11月13日任中将。1939年曾任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七绥靖区副司令官。1947年任第三纵队司令。1948年8月任第三兵团司令官,并率部参加长江防御战。1949年4月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啥事都要算卦的“罗盘将军”

张淦在国民党军中颇有些名气,不过出名不是因为打仗,而是因为两个“特点”:一是秃顶,很多人都说他像老蒋;二是算卦,他每天的衣食往行都要算卦,是国军中出了名的迷信将军,白崇禧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张罗盘”,也叫“罗盘将军”。

张淦不仅用罗盘算前程,连住在哪里都要算。1940年,已是第七军军长的他登上桂林附近的漓江鹭鸶洲,当时有传说鹭鸶洲闹鬼,很多要员都不敢住,张淦抱着罗盘算了一通,连算三卦,全是吉卦,得意地对人说:“周公都在保佑我,有鬼老子也不怕!”于是放着胆子住了进去。

这些都是生活上的细节,算卦也就算了,但是行军打仗的这样的大事,张淦也是照算不误,每一次作战前都要算上一卦,如果这一卦不吉,这仗他是不会打的,上峰问罪也不在乎。

在解放战争时,有一次,张淦率军与解放军作战,作战前,张淦又抱着罗盘开始算,算的是吉卦,于是立刻出战。但是,在作战过程中,张淦又算了一卦,不吉,他又立刻下令后退。

连参谋长都看不过去了,劝他说:“司令,咱能不能打完仗再算卦?”张淦瞪他一眼,说:“你懂个屁!老子不算出吉凶,怎么打仗?”

到了1949年11月底,我军进入广西追击桂军残部,时任第三兵团中将司令的张淦,带着两千名残部向广西博白撤退,准备去北部湾之滨的合浦,然后与白崇禧会合。

我军很快就把张淦包围了,喊话让张淦赶紧投降。都这个时候了,张淦还躲在屋里一通算,最后算得一个吉卦,兴奋地对部下说:“周公佑我!我们所处的位置风水非常好,弟兄们再坚守一会,定能逢凶化吉!”

但是,我军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了,张淦也很快就成了俘虏。据说,捉他的时候,他正躲在一张双人床的床底下,被战士们硬拖了出来。

张淦被俘后,罗盘被没收了,但他依然要算卦,不然吃不香睡不好。没罗盘怎么算?好办,张淦脱下鞋子,用鞋子代替罗盘。

有一次,管理所给张淦安排了新床位,张淦立刻脱鞋算卦,结果不吉,张淦说:“这床风水不好,会克我的,我不去。”管理所领导严肃批评了张淦,说:“现在都是新社会了,你还搞封建迷信?老蒋也迷信,被我们打跑了!”张淦还是不听,说:“周公岂会骗我?上天说什么都是对的。”

跟他一起被关的军统特工沈醉嘲笑他说:“你算的要是次次灵验,怎么会被关在这里当俘虏?”张淦被呛得回答不上来,好一会儿才说:“这是天意,非人力可以挽回。当年文王善卜,尚被囚百日,又何况我辈?”

不过,张淦最终也没能算出能让自己“逢凶化吉”的卦。1959年2月,张淦因病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病逝,而当年9月,新中国宣布了第一次特赦令,张淦遗憾地没有赶上。

特赦1959的真实性(特赦1959原型长得像蒋介石)(2)

张淦(左)


与毛主席的“缘份”

张淦与毛泽东的关系,始于迷信。

解放战争时,为了破坏解放军的“风水”,张淦曾派兵去湖南韶山挖了毛泽东的祖坟,可在湖南衡宝战役中,张淦精锐部队仍折兵近5万人。“张罗盘”没能算出自己将在博白走向覆灭。

1949年12月,张淦被俘关押于北京功德林战犯改造所。

在功德林战犯改造所接受改造时,张淦要求买本易经,并在不懂周易的管理人员面前款款而谈,说周易是千古奇书,神秘地告诉管理人员,这本书在当今中国只有两个奇人读过。管理员问哪两个人,张淦指着自己鼻子说:“我。”管理员问另外一个呢,张淦颇为得意地说:“毛泽东。”他说,毛泽东是读过易经的,否则,他就写不出《矛盾论》来。

公安部长罗瑞卿和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后说:“这位广西才子抬举我了。可以给张淦买本易经。不过这本书啊,历来版本较多,较杂,还多有谬误。请转告,毛泽东建议他,要买就买乾隆版本。”

有一次,毛泽东和周恩来、傅作义在黄河水利会议休息时聊天。毛泽东问:张淦的易经读得怎么样。傅作义接话说认得张淦,整天拿着罗盘,说起话来摇头摆尾。周恩来说,其他战犯在讨论时对张淦进行了批判。毛泽东说:改造是指思想立场,管人家的爱好干什么呀。易经没有没收吧。周恩来回答:书没有没收,但大家说他是谣言诡辩,并要处罚他。毛泽东当场说:胡来。周恩来接着说:罗瑞卿同志已经制止了。

张淦1959年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他的衣冠冢被子女们迁至桂林老家张家祖坟旁,而那坟地,也是张淦生前用罗盘选中的“风水宝地”。


活捉张淦的两个版本

版本一:

智取博白,活捉张淦

1949年11月30日黄昏,解放军第43军第128 师前卫第382 团进抵距博白县城20多公里的苏立圩。团长张实杰从由博白逃出的群众口中得知,敌第3 兵团司令官张淦中午尚在城内。部队很快就集合好了。张实杰作了简短的动员:“同志们,咱们一口气跋涉几千里,但没抓到像样的敌人。现在不同了,敌人的兵团司令部就在眼前哪!我命令你们,立即丢下所有的背包,两小时内杀到博白城。”

……部队在黑夜中疾速前进,由一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八路纵队,犹如马拉松比赛,一口气插进博白城。正是半夜时分,又恰逢弦月西坠,伸手不见五指。还在做着好梦的张淦兵团炮兵营竟把解放军当成“自己人”,大大咧咧地质问:“丢你妈,你们58军退到这里干什么?”

“奉上级命令,我们11兵团来协助你们到东边打共军。”副连长卢福山将计就计,又立即问:“弟兄们快告诉我,张司令官住哪?我有紧急情况要向他报告。”见敌人没人吭声,卢福山又说:“谁人带路,我赏他五块大洋。”

……在后院睡觉的张淦被吵醒了。他对身边的参谋说:“我们前边还有四个军守着,东北方向的共军还在180 里以外,怎么突然冒出了共军?”这时七连战士已冲到后院,扑到张淦的院子门外。张淦这才惊慌失措,急忙往床底下钻,敌警卫赶紧关上大门。解放军战士被挡在门外。

张实杰得知情况后,立即命令用火箭筒破门。卢福山冒着硝烟率队直闯院内,他第一个冲进张淦的房间,厉声喝道:“张淦快投降,解放军宽待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保证人身安全。”张淦在床底下吓得直哆嗦。

卢福山上前踢了踢他露在外面的双脚,将他拖出床底。张淦举起双手说:“兄弟投降,请解放军饶恕。”

……这时,第128 师政委宋维式走进屋来,严肃而又和蔼地对张淦说:“我军对放下武器的蒋军官兵历来给予宽待。你如果戴罪立功,我们将论功行赏,更加宽大处理。”

张淦听罢连连点头:“我立即命令我兵团所属各军迅速放下武器,向贵军投降。”他即刻拟就电文交给了张实杰团长。稍后,这份电文就传到了张淦所属各军的首脑机关。

……解放军围攻博白县城时,张淦急令其第7 、48、126 军向博白增援。12月1 日凌晨,其三个军先后回援博白,企图解张淦之围。但当张淦被捉后,第3 兵团失去指挥,顿时全线大乱。第43军立即配合第14、15军主力南北夹击,于12月1 日上午对被围在博白附近的第7 、48、126 军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5时,除第126 军一部西逃钦州、南宁和溃散附近山区以外,其余全部被歼。(来源:《风卷残云》 作者:姜铁军、王维广、覃艺)

特赦1959的真实性(特赦1959原型长得像蒋介石)(3)

被俘时的张淦(左)


版本二:

王子玉讲述奔袭博白活捉张淦

1949年11月30日早晨六点,我们一二八师三八二团奉命由北流附近的鹿潘村一带出发,连续行军80多里,第二天中午途经玉林时,接到师部指示:要我团到达苏立圩时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吃过饭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博白的敌人。大约十五时,我们进到了苏立圩,部队原地休息。指战员们经过近百里的急行军,非常疲劳。我们初到广西作战,没有军用地图,找来的地图又不准,因此常走错路,80多里路程,实际走了一百多里。

18时30分,我们进到分界埠,赶上了379团一营,他们还抓了不少俘虏。据侦察:敌第三兵团司令部及兵团司令就住在博白图书馆。这一情况说明,敌人还未发现我军的意图。敌大部队在短时间内还赶不到博白,今晚袭击博白是一个好时机。新的情况更加坚定了我们想定的目标,活抓张淦。

约20点,部队行进到城郊,隐隐约约看到博白城黑糊糊一大片。我让侦察排长在路边停下,并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部队由强行军转为静肃行进。八连尖刀排八班的战士,端着枪沿着路边悄悄地向城北门接近,到达北门时,敌哨兵发现人影走动,便问道:“干什么的?你是哪一个?”话音未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枪响,敌哨兵应声倒下。“八连冲呀!”随着枪声,八连如闪电般地冲进了城门,只见街道两旁摆满了大炮和炮车,那些刚从梦中惊醒的敌兵,在街上东窜西撞,被战士们枪膛里喷出的条条火舌所撂倒,八连很快全歼了敌第三兵团部所属的一个炮兵营。

七连冲入城后,直插图书馆敌兵团司令部,迅速将图书馆四面包围起来。图书馆内,敌警卫部队负隅顽抗。三营集中火箭筒和重机枪在东边掩护七连进攻。这时,379团一营的一个连队也在图书馆南边与敌人对峙。三营调整好部署后,开始火力攻击。一发发火箭弹连连击中图书馆小楼,一串串子弹射向敌人的火力点。敌人的枪哑了,七连在这一瞬间,冲进了图书馆,消灭了残存的警卫部队。

“缴枪不杀!快投降!”杀声如雷,震撼敌胆。在威武的战士面前,敌军官们个个举起了双手,张淦的人事处长(女婿)被火箭弹炸伤,作战处长也负了轻伤,在俘虏的人群中,唯独不见张淦。

战士们分头搜索,七连七班的一位战士和营部一名通信员,在来到图书馆大门左侧耳房时,看到一个人趴在床底浑身颤抖,便走过去一把将他拉出,此人看到黑洞洞的枪口正对准他,哆哆嗦嗦地说:“我是……张淦,我……投降,请你们不要开枪。”

我们把张淦带到团指挥所,张还支支吾吾地说:“我与周恩来先生熟悉,你们把我送到他那里去最好。”并说,“我一生的心血都装在一只小皮箱里,那是我的手稿,请你们不要弄丢了。”我们派人到图书馆把他的皮箱找来了。我们问张淦:“七军和一二六军现在在什么地方?”他说:“你们进攻图书馆时,我已下令他们增援博白了,他们很快就会到达。”我们又问:“图书馆被占领和你们被俘的事,七军和一二六军都知道了吗?”他说:“我不清楚。”他的作战处长说:“可能知道,因为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我想他们会判断出来的。”又问:“你可否约两个军长和各师长前来与你会面。”他说:“可以。”

特赦1959的真实性(特赦1959原型长得像蒋介石)(4)

(博白县政府大院内的原图书馆旧楼,现在叫“解放楼”,这就张淦被俘之处。)

张淦叫他的作战处长拟了一个约两个军长和各师长来城里与他会面的电文稿,我们带着敌机要处长到原敌司令部电台去发报(敌电台人员在我进攻图书馆时缴械投降,机器完好),后因电台与敌七军和一二六军联系不上作罢了。

我们审讯张淦时问:“你们原计划什么时候离开博白?要到什么地方去?”他说:“我们正准备船只,打算顺南流江到合浦,原定这两天离开博白,不料贵军行动神速,原以为贵军从北流到博白最快也要两天,没料到一夜就到了,若是七军在城北展开,贵军是无法攻进博白城的。”我们告诉张淦:“你们七军参谋长带的设营人员和侦察阵地的官员,刚才在分界埠被我军打乱了,一部分已当了我们的俘虏。”张说:“这个情况我还不知道昵,七军在湖南战役(衡宝战役)伤亡很大,到现在还未恢复,七军是我们的台柱子,他不行了,我们也就没办法了。”……

特赦1959的真实性(特赦1959原型长得像蒋介石)(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