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爆料称,位于河北三河燕郊的华北科技学院内出现了“应急管理大学”的牌子,北青-北京头条记者5月30日前往现场探访了解到,爆料属实。另外,与华北科技学院一墙之隔的防灾科技学院内也有“应急管理大学”的字样。

三河应急管理大学筹建情况 壹现场应急管理大学(1)

30日下午,记者在燕郊华北科技学院内的博观楼下看到,应急管理大学的牌子在一个临时设置的简易花坛处显得非常醒目,牌子下方有一个“筹”字。类似校徽的两边分别写着“厚德启智,扶危安国”字样。在不远处的灯杆上,也挂上了应急管理大学的校风宣传条幅。

“几天前在校园内出现了这个牌子,可能我们学校距离改名不远了。”大一学生小毛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他来自广西,之前报考这一华北科技学院的时候,就从网上听说学校有可能会变成应急管理大学,在最终完成更名之前,这些消息都无法确定,不过对这一事件很是期待。

位于华北科技学院西侧,在一墙之隔的防灾科技学院也立着一个蓝底白字的应急管理大学牌子,上面写着书记“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讲话精神。

三河应急管理大学筹建情况 壹现场应急管理大学(2)

准备到学院大街上出去办事的防灾科技学院学生小张说,他今年已经大三,再有一年就要本科毕业,大家都在讨论可能会与华北科技学院合并的事情,“我期待早一点进行,那样等我毕业时,证书上可能就要加盖应急管理大学的印章了。”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查看两校官网上的校方简介了解到,两所学院的教学内容均与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相关。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

防灾科技学院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地震系统70%的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三河应急管理大学筹建情况 壹现场应急管理大学(3)

华北科技学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1955年划归煤炭部,更名为煤炭工业部干部学校;1982年升格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4年在燕郊兴建了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华北科技学院坚持立足应急、面向应急、服务应急,着力打造服务应急管理事业需要的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短期培训多层次、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全校占地面积800亩,全日制在校生约1.7万人。面向未来,华北科技学院全体师生正向着“把华北科技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大学”的目标而奋进。

据媒体此前报道,2021年2月19日上午,防灾科技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会上,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副书记石峰传达学习了应急管理部党委、中国地震局党组重要指示和相关会议精神,通报了筹建应急管理大学进展情况,分析了当前筹建工作形势;并且指出在工作中要明确“一个任务”,即筹建应急管理大学作为2021年度核心任务 。

应急管理大学占地2093亩,总投资约69亿元,拟设置本科专业数70个左右,新校区建成后,可满足入住学生规模15000人,主要承接应急管理类、应急技术类、安全工程类、化学工程类、防灾减灾类、地震地质类、安全监管类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功能,承接应急管理干部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功能,承接应急文化建设引领和应急管理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功能,将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高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白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