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玉雕师林少江二十年如一日诠释“工匠精神”——,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精雕细刻和千锤百炼?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精雕细刻和千锤百炼(巧夺天工琢玉成器)

精雕细刻和千锤百炼

揭阳玉雕师林少江二十年如一日诠释“工匠精神”——

语不出众、貌不惊人,他却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广东省首届玉石雕刻大师”等称号。

勤于求索、默默耕耘,他在玉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成果,他有一颗玲珑的匠人心。

□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摄影报道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玉,经过人工雕琢,才会赋予它更高的价值和魅力。在前不久举行的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揭阳玉雕师林少江凭借墨玉十二生肖兽首技惊四座,惟妙惟肖的造型、精湛的雕刻技艺让海内外观众纷纷点赞。

本以为林少江的玉雕艺术工作室是一个高大上的豪华所在,不曾想,它竟位于揭阳蓝城区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居民楼里。不过,走进去就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在开阔的空间中,专业灯光的映射下,墨玉十二生肖兽首整齐地摆放着,匠心独运,即便你不懂玉石,但只要认真品读这些宝贝,你也会爱上它。

林少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揭阳蓝城区玉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天天接触贵重的玉石料,却更喜接地气生活。“只有用心做出来的作品,才能赋予它生命和灵魂,我干玉雕这一行已20多年了。”年近不惑的林少江开口便是这样一句,匠人本色尽显。

林少江告诉记者,16岁那年,本计划学习电器维修的他在亲戚介绍下,走上了玉雕之路。在他看来,玉雕的传承,创意特别重要。经年浸淫,林少江在俏色雕刻艺术创作颇具独到之处,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使作品形成了简繁大对比,视觉冲击力极为强烈。

自幼喜爱国画的林少江将自身的爱好注入玉雕之中,使得玉料本身的文化气息和书画意境更为浓郁,并与之产生共鸣。在扎实的基础上取百家之长,林少江不断创新,玉雕作品中有相濡以沫的温情时刻,有懵懂少年的青涩,也有呆萌可爱之态等。细观其作品,便会发现其独特鲜明的玉雕风格,细、巧、俏兼备,同时又集形、神、艺于一休。他随物赋形,随形赋彩,充分利用和挖掘玉石的特质和优势,通过巧妙的设计与构思,使得每件雕刻作品栩栩如生。

这些年来,林少江的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国艺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等荣誉。“好的作品一定是倾注了情感的作品。虽然大家对我的作品非常肯定,但我自己却总觉得作品中还缺了些东西,我希望,作品的学术含量能更高一些。”目前,林少江重返校园,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行业创新经营与发展高级研修班”学习。林少江坦言,他很庆幸,生长在有着深厚的玉文化沉淀的揭阳。“学无止境,我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快乐耕耘,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林少江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