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的千年巨变使得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远古时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呢?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在地球内部竟然有着一个相当于北冰洋大小的水库,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海底至今还有27座城市有生命迹象(深埋在地下的超级大洋)(1)

2007年,美国科学家在东亚地下发现了巨大水库,这在科学界引起轰动。两名科学家耶西·劳伦斯和迈克尔·维瑟逊在对地球内部深处进行扫描时,竟意外地在东亚地下发现了一处含水量巨大的水库,该水库的含水量堪与北冰洋相比。更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含水量还极有可能超过北冰洋。这一巨大发现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地下是否存在大洋的激烈争论。

北京地下的异象

地下存在大洋的结论,是耶西·劳伦斯和迈克尔·维瑟逊通过分析六十多万份记录地震穿过地球时产生的地震波后得出的。他们在分析世界各地的地震波图片时发现,地震波在东亚地下出现了减弱的现象,而在北京地下尤为严重。因为水可以减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所以他们推断,东亚地下应该存在一个巨大的水域。然而,他们推断这个地下水域实际上是地表以下700~1400千米内的含水的岩石,岩石的含水量不到0.1%,并不是真正的大洋。即便如此,因其范围很广,所以这一区域的累积水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板块运动在作崇

对于地球深处为何会含有如此大量的水,地质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断:若地慢深处的岩石真的含有水,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板块运动造成的。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始终都处于相互运动的状态。在东亚一带,太平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运动过程中相互挤压,大陆板块很容易俯冲到海洋板块以下。这就使得大量的海水被带入地下,并逐渐渗入到地慢内。

无法解释的疑问

然而很多科学家对这一结论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地震波的衰减与多种因素有关,除水之外,不同性质的岩石、过渡层等都有可能引起地震波的衰减。而且,如果地壳某处产生裂隙,那么地慢上部的物质就会喷出地表,从而形成火山。假设地慢真的有大量含水的岩石,那么岩石中的水在地下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也一定会蒸发出来,形成间歇泉、温泉等,然而东亚地区并未出现这一现象。因此,对于东亚地区地慢层是否有水这一问题,仍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