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8月13日刊发。
本报记者张璇、高皓亮、李兴文
早上10点,正值业务总查房时间。人群中,带队的余健民不时停下脚步,俯下身子和蔼地宽慰眉头紧锁的患者,向一旁焦虑等候的家属交代注意事项,拉几句家常,并拣重要的记到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余健民俨然是行走的“病历本”。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患者来到医院,此时的他们心理很脆弱,医生一定要理解他们,有时即便是一两句简单问候、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对他们都是莫大的安慰。”余健民说。
↑余健民在为患者检查身体。本报记者张璇摄
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这个每到病房总会放缓脚步、耐心回答人们问题的医生,已83岁高龄。
退休前,余健民担任江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退休后,余健民作为一名普通医生依然在岗。近七年来,这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专家,以平均每年一本专著的速度,写下1300余万字《实用药物学》系列丛书。
“面对患者,再怎么耐心细致都不为过”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生、33岁的李星印象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贯雷厉风行的余健民,只要见到患者,脚步就会缓下来。
“面对患者,再怎么耐心细致都不为过。”从医六十余载,这是余健民始终不变的信条。
嘴上寒暄着,手上没停下,用手指触摸查看发病部位,提醒身旁的医护人员注意观察,临走还不忘窝一窝被角,余健民把这一过程,称为对患者的“心理建设”。他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医生,有时候慢工出细活”。
曾经,一位不明原因发热一年多的患者辗转多地,经过多次会诊,就是找不到原因。后来经人推荐,患者找到余健民。经过持续多日细致观察,余健民发现,患者只有在发热的短暂时间内,颈部淋巴结才会肿大凸显,一旦退烧则消退不见。抓住这短暂“窗口”,余健民给患者进行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治疗后退烧。
患者连连道谢,科室里新来的年轻医生连连称奇。余健民说,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秘诀,行医问诊,唯一个“细”字而已。
这份耐心和细致,不仅仅在病情诊断上。
采访中,记者翻开余健民随身携带的本子,除了病情,还密密麻麻写着很多看似和病情无关的话。其中一页上写着:潘某,45岁,江西广丰区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合并肝功能不全,先后在外省多地住院治疗。家里有孩子读书,家庭经济负担很重。
诊室里,余健民先是详细询问潘某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了解到这几年的治疗几近掏光了所有积蓄,便想方设法为他减少一些开销。
“没有余老,就没有今天的我,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潘某说。
经过手术治疗,潘某出院时,余健民为他写了一份详细的用药指导,推荐疗效好又价格适宜的药品。两人经常保持电话沟通,在余健民悉心指导下,潘某的身体逐渐康复。
从医至今,余健民的本子上,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对基层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使得余健民诊断开方时,总习惯性问问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再结合病情给出更加适宜的诊疗方案。
因为这份耐心和细致,有的患者一家两三代人都成为余健民的朋友。
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和敬畏
每当学术上遇到难题,科室里的年轻医生都喜欢找余健民。让他们由衷钦佩的是,尽管年岁已高,余健民引用的文献却往往是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发现。
在余健民看来,医生尤其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专业的不懈追求和敬畏,“吃上这碗饭,就一定要尽全力做好”。
盛夏的万安县赣江两岸,风光旖旎。20世纪50年代,这里是血吸虫病重灾区。当时,还在原江西医学院在读的余健民,暑期来到万安开展血吸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写下了自己第一篇医学论文。
为获取第一手材料,余健民与当地血防站工作人员一道走村串户,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深入一线采集样本。历经数月扎实调查走访,余健民撰写的论文《江西省万安县百加乡血吸虫病调查报告》,为当地消灭血吸虫病提供了数据支持,还被《江西医学院学报》全文刊载。
余健民始终瞄准前沿医学技术,为的是给患者带来更加精准的诊断、更好的治疗。
如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已成为呼吸内科领域常见的技术,但在20世纪70年代初,这在国内却是个新生事物。
传统的金属硬质气管镜,操作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纤维支气管镜具备的软性、可屈性等特征,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余健民便想尽一切办法,在科室率先开展这一技术,很多外省患者都前来检查。
六十余载笔耕不辍,余健民始终坚持教学、医疗、科研三者紧密结合,把写在病历本上的点点滴滴感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变成一篇篇论文、一本本书籍。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从医以来,余健民编写出版了《呼吸内科临床手册》(二版)《乡村医生手册》《新编实用医师手册》《肺心病家庭自疗》等专著20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他的5篇论文入选并在会议上宣读,引发与会者重点关注。
把名字改为“健民”
从小目睹基层缺医少药的困境,余健民上初中时把名字改为“健民”,并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在他看来,疾病和贫穷总是交织在一起,许多来自基层的患者,原本只需一些适宜的药物即可治愈,却因缺医少药,小病拖成大病。
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江西医学院毕业的余健民,正式成为一名医生。当时的大学生在单位是宝贝疙瘩,但每当省里选派赴基层医疗队,余健民总是率先报名。
1965年,由余健民担任队长的医疗队来到铜鼓县。当时,很多地方未通公路,只能走路前往。一天夜里,一位老人找到医疗队求助,他的老伴突发疾病,余健民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连夜走了15里山路,赶到位于山顶的老人家中。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突发急性左心衰,用药后病情逐渐得到缓解。因担心病情反复,余健民在老人家中守候至天亮。
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抚州市一些县丝虫病流行,这种疾病是因一种叫微丝蚴的生物进入人体血液,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进而导致患者双腿肿胀,俗称“象皮肿”或“冬瓜腿”。
人体内的微丝蚴一般在患者入睡后出现在血液中。余健民和医疗队员便手提马灯,趁着夜色走家串巷叫醒群众采血,连夜化验后,第二天一早再上门送药。就这样没日没夜、挨家挨户排查治疗,当地的丝虫病最终得到解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江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廊上,夹着“病历本”走过的余健民总是眼角带笑、步履平缓。“病历本”上一笔笔记录的,不仅是患者的病情,更是一份医者仁心。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