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近日,广州动物园举办专场活动,呼吁关注在野外已灭绝的华南虎。“没有老虎会怎么样?”解说员提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专家说,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将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老虎吗(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1)

广州动物园里的华南虎

保护老虎,仿佛与时间赛跑

早在2005年,年轻的冯利民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进入中俄边境及吉林、黑龙江温带针阔混交林区腹地,追寻东北虎。

在过去16年里,冯利民数千次走进林海雪原,沿着虎豹足迹前行,一天最远步行40公里,以致他有个特别称号——“野人教授”。如今他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野外工作负责人,并且在团队的努力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实时监测系统。

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老虎吗(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2)

冯利民讲述自己和老虎的故事(通讯员供图)

中国作为虎起源的中心,冯利民说:“历史上,中国曾分布有现代9个虎亚种中的5个。”其中包括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新疆虎5个亚种。目前在中国确认的野外繁殖种类仅剩东北虎,仅分布于中俄跨境区域,即现在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区域。

资料显示,在历史上,野生虎的命运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森林之王”种族由盛转衰就发生在近一两百年内,全世界的野生虎从极盛时期的大约10万只减少到现在的3000只到5000只左右。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老虎繁衍生息所需要的领地面积非常大,一只成年雌虎东北虎的活动区域能达到450平方公里。冯利民说:“要维持野生虎种群的长期生存,栖息地必须面积足够大且食物链健康完整。”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对东北虎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2017年8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和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形成跨境栖息地。在我国,虎豹公园的总面积达1.46万平方公里,保护着90%以上的东北虎豹栖息地。

冯利民带领研究团队从东北虎野生种群分布和栖息地调查开始,了解虎种群的迁移和扩散都是以雌性虎定居和繁殖为基础和主线的,而雌性虎豹在繁殖过程中,对生境质量相当挑剔,比如要有足够的猎物,繁殖、育养后代时的环境则要确保安全。

目前,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内,也有人工饲养的东北虎。但是由于人工养殖的个体存在着难以适应野外生存环境等因素,人工饲养的东北虎数量再多,也难以缓解东北虎“濒危”的状况。

“追虎”“护虎”已经用上了5G

让冯利民开心的是,试点前生态学家和巡护员日常工作写照是“通信靠吼,巡护靠走,识别靠瞅”,如今寻找“森林之王”的工作已有科技赋能。

冯利民所在的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在森林深处与林业局、森林公安、边防联合共建了观测站,10多米长的工作方舱里有5G信号。

2018年2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500平方公里开始了“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的初步试验,集合现代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对东北虎豹、野生动物以及人类活动信息和动态的实时监测。

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老虎吗(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3)

广州动物园通过各种活动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

如今,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范围内,已经安装了近3万台红外相机,覆盖面积1.2万平方公里。这套被称作“天地空”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和管理的系统,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够实现国家公园大面积全覆盖的实时监测系统,不仅可以联网实时传输视频到后台云服务器,还可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自动鉴定和分析图像信息,24小时不间断收集各种类型数据。

如果没有了老虎会怎么办?冯利民的答案是,“虎豹保护与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乃至中国人类发展都有关联。”他说,生物之间是关联的,没有了老虎,可能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态问题。“生存是动物的需求,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选择。”

因此,他主张对于虎豹保护要从科学研究走向科普,例如到各地动物园去演讲、举办座谈会,以及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7月29日全球老虎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和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年轻人们一起直播,让更多人关注到国家乃至全世界对于虎豹保护的现状与进程。

在林海雪原中追虎16年,他最大的遗憾是 “没有亲眼见过老虎”。他说:“实际上,在森林中与野生虎直面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即使是在虎活动频繁的区域。若非是通过捕捉,世界上野生虎分布国的大部分研究者、基层巡护员也终身无缘在森林中直接见到森林之王一面。”而令他最开心的是,见证了东北虎从濒临灭绝到虎啸山林,这对于保护中国生态的完整性来说,是最大的幸运。

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

相对于冯利民见证的东北虎命运,广州市动物园科普教育部部长黄志宏博士必须直面华南虎生存情况严峻的事实。

现存的华南虎,都是圈养种群,来自上世纪50到70年代从野外捕获的6只华南虎的后代,经过这么多年的保护和繁育,现存圈养的华南虎也仅有250只。

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老虎吗(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4)

广州动物园里的华南虎

“因为数量实在太少,近亲结婚很难避免。”黄志宏说。他介绍,这种繁殖模式会对物种的延续造成损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害有可能越来越大。他说,虽然体型不大是华南虎的特征,但未必不是这么多年圈养繁衍的后果之一。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气象学家们这么解释“蝴蝶效应”。在黄志宏看来“蝴蝶效应”在生物学上也是存在的。

他举了渡渡鸟灭绝的例子。当渡渡鸟因为人类的滥杀灭绝以后,毛里求斯特产的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

到了20世纪80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眼看也要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发现,大颅榄树的果实被渡渡鸟吃下去后,果实被消化掉了,种子外边的硬壳也被消化掉,这样种子随粪便排出体外才能够发芽。毛里求斯已采用科学方法磨薄颅榄树的果核,并成功地培育出大量树苗;或者让吐绶鸡来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以取代渡渡鸟,从此,这种树木终于绝处逢生。

如果没有老虎怎么样?

在黄志宏看来,还有一个更直观的结果。作为顶级掠食者的老虎如果不在,食物链下端的动物就会活跃起来。他解释,顶级掠食者繁衍需要一定的环境,数量不会太多,另一方面,它也会抑制下级食物链动物的数量,但顶级掠食者缺失的话,下级食物链动物数量就可能失控,导致和人类生存空间发生冲突。

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老虎吗(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5)

广州动物园里的华南虎

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空间重叠会发生什么事情?黄志宏说,也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有一种说法是,动物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可能更加容易感染人类。

黄志宏说,由于华南虎的数量太少,现在很多高科技的生殖技术未必适用于它们。对于他来说,华南虎的种群繁衍能够达到“放虎归山”的程度,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不是亲眼所见你能相信老虎吗(如果没有老虎世界会怎么样)(6)

1973年3月3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通过,该公约在确保物种生存免受国际贸易威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第68届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旨在提高人们对世界野生动植物的认识,今年是第9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关注旗舰物种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李雅琪 通讯员 王益

图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署名除外)

,